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本期內容     往期查詢         



首屆中國國際航海博覽會在青島舉行


  主持人: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中國報道》地球是蔚藍色的星球,71%的面積覆蓋著海洋。浩瀚的海洋不僅蘊藏著極其豐富的礦産資源、生物資源,還為港口貿易和航運物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開發前景。同時,各國的水上運動和海上休閒娛樂産業都方興未艾。7月15日到18日,首屆中國國際航海博覽會在海濱城市青島舉行。旨在全面展示當代國際航海、造船及海洋事業的最新成果。有關這方面的問題,我們在稍後的演播室中請來了兩位嘉賓。一位是交通部水運司司長蘇新剛先生。另一位是國家海洋局國際合作司司長李海清先生。首先請看記者從青島發回的報道。

  只要簡單地看一下世界地圖就會發現,當今世界上發達國家和地區都是世界上的沿海國家和地區,在中國,最發達的地方也是沿海開放城市。21世紀是海洋世紀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如何更好地開發利用海洋成為全人類共同面對的課題,科學家們在重視海洋的生物資源和礦産資源外,越來越關注海洋空間資源的開發。中國有18000公里長的海岸線,眾多的海港為航運通達世界各地提供了條件,尤其在旅行成為時尚的今天,中國沿海1500多個旅遊景點早已成為遊客們渡假的首選,正是綜合考慮了相關的因素,這次在青島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航海博覽會包含了更多與海洋相關的內容,也讓人們對2008年奧運會在這裡舉辦的海上賽事有了更多期待。

  青島市副市長 周嘉賓:今年的航海博覽會實際上我們要打造一種海洋的這樣一種印象,像大家對水上運動的熟悉程度並不是太高,對什麼叫帆船比賽就了解更少,所以航海博覽會本身就有這麼一個宣傳的義務、推介的義務,同時利用2008這樣一種聲譽和影響,把青島這種航海博覽會的名聲同樣得到提升,反過來通過航海博覽會把2008奧運的色彩更加濃重地宣傳一下,我想相互之間有一個互動的作用。

  為期三天的航海博覽會18日降下了帷幕,期間與奧運相關的話題最受關注,青島市已全面啟動了2008年奧運會水上項目籌備工作,規劃出以浮山灣為中心的46公頃比賽場地,根據水上賽場的要求對周邊海洋水文、水質、運動員訓練基地、比賽場地等方面進行多次論證,並徵求許多參加航海博覽會的專家意見,初步確立了賽場建設和環境整治方案,加強設施在奧運會後的轉換功能。

  記者:首屆中國國際航海博覽會是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後,由國家權威機構主辦的專業化的海事盛會,主題展覽包括兩部分,海洋科技成果展覽和水上運動休閒娛樂項目設備展覽,本屆展會突出了航運和物流的主題,世界知名廠商雲集成為展會的最大特色,包括丹麥的馬士基、英國的鐵行渣華、美國的總統輪船和聯邦快遞、日本三井和法國達飛等等,都在展場內佔據了重要位置,主辦者説,要不斷加強展會的權威性和觀賞性,把青島航海展可以辦成與珠海航空展相媲美的品牌。

  除了戶外的水上運動表演,會展中心內引人關注的就是這些國際航運巨子們的展位了。據了解,有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400余家航運企業和水上運動設備企業參展,博覽會的規模達2萬多平方米。人們知道,世界上最知名的航海展當數德國漢堡航海博覽會,它是以造船為主要特色。青島舉辦的航海博覽會以貿易為主題,既避免了與漢堡的重復,又突出了自己的發展方向,因此吸引了眾多海內外客商。

  川崎汽船(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 林康一:我們作為一個民間的企業,首先要考慮到我們公司的利益,同時也要考慮到大家的合作,我們才會取得發展,這次參加這樣一個盛大的博覽會是第一次,以前沒有參加過這種規模的博覽會,我們想對青島的航海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赫伯羅特(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 彭亨利:中國有一個快速增長的航運市場,我們在青島有一個分公司,我們在這裡有兩條航線,一條到美國,一條到歐洲,我們計劃在未來更深入地向美國和歐洲介紹我們的服務。

  航海博覽會期間,2002海洋科技與經濟發展國際論的舉行讓人們真正貪圖了腦庫間的對話,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瑞士聯邦研究院的恩斯特博士和香港航運委員會主席曹文錦先生以及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32位院士就海洋資源、生態環境與技術為主題,進行了廣泛探討,睿智的觀點和創新的提法在碰撞中交流,體現出權威人士對海洋發展的關切度和期望值。

  中國工程院院長 徐匡迪:現在我們是一個海洋大國,但還不是一個海洋強國,我們的運輸量很大,但是我們運輸的産品還比較初級,我們對深海的技術運用還是屬於初步的階段,特別是在海上能源、海上生物資源的開發方面我們落後比較多,所以説這樣的會我們可以得到很多的信息,各國家之間交流以後對於我們國家海洋經濟的開發和海洋工程的建設可以起很大促進作用。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魯志強:一個高效的物流實際上它是一個高效的組織,高效的管理手段,高效的信息交流為基礎的,而不僅僅説是你車多、車好、船多、船好,它是有一個管理手段在裏頭的,所以隨著我們國家科學技術發展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體制的改革,應該講物流是我們國家今後可能是發展最快的一個行當。

  現代物流業是一個對産品生産、運輸、裝卸等流通環節進行科學管理的新興産業,以訂單信息流為中心,帶動全球的供應配送網絡。航運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記者在青島港了解到,由於實施了港口發展、航運、貿易中心、船舶和集裝箱業以及金融配套服務的系統工程,青島港貨物吞吐量已突破一億噸,核心競爭力大大增強,也為海爾、海信、澳柯瑪、青島啤酒等中國百姓耳熟能詳的名牌産品加大出口創造了條件,航運步入發展的快車道。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青島市分會會長 張輝:進出口貿易的推廣推進主要靠物流的增長,物流和港口要找一個平臺來把物流和港口推出去,物流的發展預示著進出口貿易的發展,所以這樣通過舉辦這次航海博覽會,給港口和物流搭一個平臺,推向世界,推出去,同時帶動進出口貿易的發展。

  中國國際航海博覽會將眾多的海內外嘉賓吸引到碧海藍天的青島,據組委會最新公佈的消息,明年夏天將舉辦第二屆航海博覽會,從那以後,博覽會每兩年舉辦一屆,形成固定的時間表,利於海內外客商屆時參展。而隨著藍色經濟的興起,觀察人士認為,航海領域必將為更多新興産業的崛起創造機會,也將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記者:近年來,隨著會展業的發展,中國各地在舉辦名目不同、形式多樣的博覽會,只有那些特色鮮明、專業性強的展會才會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首屆中國國際航海博覽會就是強烈地突出了海洋特色,目的是發揮中國海洋大國、航運大國、造船大國的優勢,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展現海洋領域的最新成果,將中國的航運水平推向更高的發展層次。《中國報道》記者索鏈在青島報道。

  主持人:觀眾朋友,歡迎繼續收看《中國報道》。就中國海洋事業發展的有關問題,我們現在開始採訪中國交通部水運司司長蘇新剛先生,司長您好,歡迎您來到我們的演播室。在這次青島的航海展上,我們看到了國際航運界頂級的企業和産品,中國在世界航運界處於一種什麼樣的位置?

  蘇:中國是世界航運的大國,在國際航運領域佔有重要的作用,在國際海運界具有廣泛的影響。我想從三個方面來説明中國航運在世界航運領域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中國擁有龐大的海運商船隊和龐大的港口體系,世界上有75000噸的國際海運商船隊,中國現在擁有3700萬載運噸的海運商船隊,大約佔國際海運商船隊的5%左右,中國海運商船隊的規模列希臘、日本、挪威和美國之後,列世界第五位,中國還有龐大的港口體系,中國有1460多個港口,有3.3萬個泊位,中國有130多個對外開放的港口,中國港口每年能夠處理24億噸的貨物,應該説這樣一個規模與世界航運發達國家,像日本、像美國,與他們這樣的規模大體相當,因此無論是從中國海運商船隊的規模,還是從為航運發展服務的港口規模,都應該堪稱為世界海運大國。第二中國的海運界與世界海運界具有廣泛的聯絡,首先中國已經第六次當選為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的A類理事國,在這個組織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第二中國與世界上60多個海運國家簽定了政府間的雙邊海運協定,廣泛在海運領域實行了海運承諾,第三是中國的五星??的船舶,航行於世界五大洲、四大洋100多個國家的600多個港口,與各國、各地區和各地港口當局以及廣大的世界上的一些貨主,都建立了廣泛的商業聯絡,因此中國在國際海運中應當説具有廣泛影響。第三中國不但是一個航運大國,也是一個貿易大國,中國每年進出口貿易的貨運量現在已經達到了6億噸以上,佔全世界國際海運貨運量大約10%以上,中國龐大的市場運輸需求和潛在的巨大的航運市場,吸引了國際航運界普遍的關注,應該説從這三個方面來説,中國是一個世界上的航運大國,在世界航運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主持人:中國有廣闊的海域,而且有內陸航道,堪稱是航運大國,那它是不是稱得上航運強國呢?它和日本、美國的規模是相當的,是這樣吧?

  蘇:我想中國是一個航運大國,但是目前還不能夠稱之為是一個航運強國。

  主持人:為什麼呢?那它離航運強國距離還有多遠?

  蘇:比如説構成航運的三個要素,港口、航道和船舶,與世界先進航海發達國家應該説有一定差距,比如説港口,我們雖然有龐大的港口體系,也有部分現代化的大型港口,但是我們的港口佈局、港口的裝備水平,特別是內河港口的裝卸工藝,都與世界上先進國家港口的先進管理水平還有差距,再比如説我們的船舶,中國有龐大的海運商船隊,但是中國的船舶技術水平、中國船舶的平均噸位、中國船舶的種類,都與世界發達海運國家有差距,再比如説中國的內河航道,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長的內河通航里程,目前中國有11萬公里的內河航道,比俄羅斯7萬多公里的航道要多得多,比內河航運發達所美國,它只有4萬公里的內河航道,我們也比它多很多,但是我們的航道等級比較低,千噸級的航道只佔全國11萬公里航道的6%到7%,大部分航道都是只能航行小型船舶的這樣一些航道,當然航道等級低就會增加航運成本,降低服務水平,因此無論從港口、航道,還是從船舶,我們中國雖然有龐大的海運運輸系統,但是與國際先進的國家相比還有差距。

  主持人:蘇司長,中國要從航運大國成為航運強國,中國的航運業應該做些什麼呢?

  蘇:首先要大力加強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快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使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在遠東能夠具備很強的競爭能力。

  主持人:為什麼是先加強上海航運?

  蘇:因為上海是我們國家對外開放的一個核心地帶,上海港的發展,把上海建成國際航運中心,可以帶動長江三角洲以至整個長江流域的發展,長江流域的起飛能夠促進我們國家整個經濟的發展。第二沿海港口的建設重點是要建設大型的集裝箱、煤炭、石油、礦石這樣能夠適應10萬噸級以上大型船舶這樣港口的需要,我們按照這個規劃,“十五”期間要集中精力去建設100多個大型深水泊位,使中國的港口業能夠基本適應國民經濟和對外貿易發展的需要。第二是我們要加快內河航道的建設,重點建設我國的兩橫一縱兩網的內河航道,兩橫是指長江的幹線和西江的幹線,兩網是指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水網航道,一縱是指京杭大運河。第三我們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進一步推進航運的結構調整,在航運結構調整方面,大體上有三個層次,在沿海我們要提高船舶的平均噸位,降低沿海的運輸成本,使沿海運輸能夠成為我們國家綜合運輸體系中的重要大通道。內河航運我們要按照標準化和系列化的規範和要求,來促進整個內河航運技術水平的提高。第二個方面我們要推進企業改革,要鼓勵和引導一大批像中國遠洋運輸集團、中國海運集團和中國外運集團這樣世界級的大型航運企業加快發展,使他們做大做強,同時我們還要引導和支持一批中小航運企業,使他們各具特色,能夠在國際海運多層次的競爭中有立足之地。第三個方面我們要改進和調整我們的運輸組織結構,要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大力發展集裝箱運輸,大力發展旅遊運輸,大力發展液化氣等等特種運輸,來滿足國民經濟多層次對交通運輸發展的需要,同時我們要適應現代物流發展的需要。

  主持人:您認為中國的航運業在港口和物流發展方面,應該怎麼樣來加強對外的交流和合作呢?

  蘇:比如説採取一些措施,建立港口物流園區,加快港口的裝卸、儲存、加工等功能,採取一些措施來促進港口功能的多樣化,為貨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使港口能夠成為整個物流體系中的中心環節和主要節點,因此加快港口物流功能的發展,對於推動物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們也鼓勵大型航運企業、運輸企業去改善他們的服務,擴展他們的功能,向物流企業的方向發展,我們要積極鼓勵多式聯運的發展,要積極鼓勵船舶代理企業發展第三方物流,要積極鼓勵航運企業來發展配送服務,總之,我們要採取一些措施,支持鼓勵港航企業去發展物流業,更好地為經濟服務。

  主持人:蘇司長,我們今天圍繞中國海洋事業發展的問題就談到這,感謝您來到我們的演播室接受採訪,謝謝你。觀眾朋友,圍繞中國海洋事業發展的有關問題,剛才我們採訪了國家交通部水運司司長蘇新剛先生,在稍後的時間裏我們還將繼續採訪國家海洋局國際合作司司長李海清先生,稍後見。

  主持人:觀眾朋友,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我們繼續就中國海洋事業發展的有關問題採訪國家海洋局國際合作司司長李海清先生,李先生您好,歡迎您來到我們的演播室。在青島舉行的中國首屆國際航海博覽會引起了人們對海洋的關注,去年聯合國又提出了21世紀是海洋世紀,為什麼要這樣提呢?提出這個是基於什麼樣的考慮呢?

  李:首先這有個概念的問題,什麼概念,就是資源開發的空間概念,國際上現在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説法,就是在地球上海洋是一塊最後沒有充分開發的領地了,這裡蘊藏著許多資源,地球的開發總的來講在過去這麼多年裏,主要是針對陸地的,海洋上有,但是沒有得到充分開發,所以開發海洋是一種必然。第二條我想就是人口和資源壓力的産物,隨著人口逐漸增多,資源的壓力越來越大,陸地資源日趨貧乏,這樣我們只能把眼睛轉向海洋,海洋當中有非常多的各種各樣的資源,它可以提供食品、能源、礦産資源等等,這裡有幾個數字我想簡單説一下,一個就是海洋生態系統能夠提供的經濟價值能夠達到21億美元,而陸地的生態系統能夠提供的經濟價值才有12億美元,所以你可以看到海洋的經濟價值是很大的,另外大家都知道現在有天然氣水合物,這是一種新的能源,有人管它叫可燃冰,這個天然氣水合物它的總量相當於目前煤炭、石油、天然氣總量的兩倍,所以它是一個非常巨大的21世紀的替代能源,這是一部分,第三個原因我想就是從經濟的角度上講,海洋經濟在過去的30年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或者説驚人的發展,這裡也有幾個數字,在70年的時候,世界海洋經濟總量差不多也就是1100億美元,到了1999年聯合國的數字統計説已經到了1萬億美元,當時1999年世界總的經濟總量差不多是23萬億,它佔到了差不多4%的樣子,從70年代到90年代,每年平均的增長率超過10%,所以這個發展是非常驚人的。

  主持人:説到海洋的利用就必然要説到它的發展,發展可以説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課題,也是重要問題,海洋怎麼來進行可持續發展呢?

  李:如果談到海洋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就必須首先知道海洋的資源在哪,我們知道海洋資源在哪,我們才會知道人類的開發活動在哪,因為人類的活動主要是跟著資源來開發這樣走的,那麼海洋的資源在什麼地方呢?應該説海洋的資源在這麼幾個地方,一個就是海岸帶,沿岸地區,這個地區資源非常豐富,有空間資源,有礦産資源、能源等等,另外就是在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大家知道專屬經濟區它是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劃定的,專屬經濟區可以達到200海裏,在這個地區裏頭漁業資源是非常豐富的,首先從漁業資源來講,90%以上的漁業資源都在專屬經濟區這個地方,另外我們談到油氣資源,特別是海上油氣資源以及剛才所談到的天然氣水合物資源,絕大部分也是在大陸架上,如何平衡海洋的開發,特別是海洋資源的開發與環境保護之間這樣一個平衡,達到這樣的平衡,才能夠達到可持續性、永久性的開發。

  主持人:有什麼更好的方法來使得海洋經濟可以持續地發展呢?

  李:我們現在已經找到了一個可以實現海洋可持續發展的這樣一種方法,它就叫作海洋與海岸帶綜合管理,也有人叫作海洋綜合管理,具體地説,比如説你碰到了一個問題,是一個漁業性的問題,漁業資源枯竭,它所引起的一些其他問題是什麼呢?或者説什麼其他的問題能夠使得漁業資源枯竭呢?這裡可能有許多(問題),一個可能是過度捕撈,是不是僅僅是過度捕撈呢?不是的,可能還有污染的問題,有自然現象的問題等等,或者是航運對漁業的影響問題,都可能包括,也就是説第一點就是在考慮一個海洋問題的時候,你必須要考慮的問題盡可能多,把相關的問題都考慮進來,第二就是對政府來干預這件事情的時候,來管理的時候,也有幾個重要工作要做,第一條就是部門間的協調,比如説在渤海,渤海既是一個很好的漁場,又是一個重要的交通通道,又是潛在的非常巨大的一個油氣資源的開發地,又是海洋傾廢的一個場所,如果每一個單位都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推行自己所要想做的事情,你想這個地方就沒法做了,所以必須要相互地協調。還有一條就是國家與國家之間要加強協調,另外要考慮到資源的開發與環境保護相互之間的協調,沒有這樣的協調是不行的,另外還要考慮到管理部門的人員和科學家之間的協調,如果沒有這個也是不行的,所以海洋綜合管理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它不是説今天開始了明天就可以結束了,它是貫穿在始終的這麼一種思維方法、工作方法,如果我們用這種工作方法或者思維方法來對待海洋的話,海洋的可持續性發展是應該有保障的。

  主持人:李司長,咱們今天圍繞中國海洋事業發展的有關問題就談到這,感謝您來到我們的演播室接受採訪,謝謝。觀眾朋友,也感謝您收看本期的《中國報道》,明天同一時間再見。

  主持人:趙俐婷 責任編輯:索鏈 導播:滕雙雙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