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電視指南 |  體育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國家地理 |  生活頻道 |  視聽在線

首頁         



融合多種藝術元素——藝術何須“純粹”



  近日,先看了《魯迅先生》,説是清唱史詩劇,但有一些搖滾、有一些爵士、有一些曲藝、有一些民謠、有一些朗誦,還有一些口號,加上管弦樂隊、合唱隊、電影資料片以及FLASH動畫,很難説它是個什麼劇。

  後來看了《大紅燈籠高高挂》,説是芭蕾舞劇,但還有一些現代舞、有一些民族舞、有一些京劇,還有一些現代音樂,又很難説是純粹的芭蕾舞劇。無所適從似乎是正常反應,但這讓我想起一個朋友的話,他不久前説,劇種藝術的時代就要一去不復返了。

  説劇種將要消失,可能還有點懸,但一些藝術家對藝術形式的改造創新和融合確實在進行。比如不少所謂的先鋒戲劇融合了現代舞、裝置、影像、木偶、戲曲、現代音樂等藝術元素,有過很成功的經驗。當然,也有其他藝術形式融合其他藝術元素的作品,但像《魯迅先生》和《大紅燈籠高高挂》這樣如此眾目睽睽之下,如此鮮明大膽地進行藝術形式的創新,實在是非常鮮見,非常令人吃驚。一個史詩劇怎麼可以沒有臺詞和表演呢?一個芭蕾舞劇怎麼可以有京劇和那麼多的現代舞呢?《魯迅先生》的導演張廣天説:這個戲什麼都是也什麼都不是,你不能用現有的藝術形式來套它。張藝謀説:我們可以動用任何藝術手段來表達我們想要表達的東西。

  其實,解釋總是徒勞的,對於任何藝術形式的評判,首先應該尊重我們自己的感受。在《魯迅先生》中,你是否感到了革命的激情、理想的熱烈和純粹?在《大紅燈籠高高挂》中,你是否看到了人性的掙扎和愛情的淒美?無論如何你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能感受到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那麼這種藝術形式應該就是成功的。

  當然你也可以説《魯迅先生》的音樂太單調了、《大紅燈籠高高挂》的編舞太沒有新意了,甚至你還可以不同意創作者的觀念。但這並不重要,創新比墨守成規循規蹈矩死皮賴臉抱著舊劇目強上一百倍。而且藝術上的創新,無論成功與失敗,總是需要寬容和鼓勵,因為這之中哪怕有小小的成功,創作者、觀眾以及這篇文章就都不叫浪費時間。(北京青年報 二毛)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