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電視指南 |  體育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國家地理 |  生活頻道 |  視聽在線

首頁         



北京小劇場:中國戲劇的“夢工廠”


  如果以1981年的林兆華導演的《絕對信號》為小劇場戲劇在中國當代發起的"信號",1989年牟森導演的《大神布朗》(或1987年牟森的《犀牛》、1990年電影學院小劇場林兆華的《哈姆雷特》)為日漸繁榮標誌的話,屈指算來,小劇場話劇在中國已經有了20年的發展史。回首這20年小劇場話劇的如煙往事,其發展成長的血脈清晰可見。

  小劇場話劇是在80年代末戲劇界高呼"戲劇危機"的大背景之下以一種探索者的姿態出現的,萌生伊始,便因其與傳統風格的"人藝大戲"迥異的選材和表現形式而被帖上了"探索戲劇"、"先鋒戲劇"的識別標誌。

  從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在北京小劇場話劇發祥地--中央實驗話劇院小劇場和中戲的"黑匣子",《陽臺》《思凡》《留守女士》《屋頂》《情癡》等一部又一部具有試驗和先鋒氣質的戲劇作品出現在觀眾的視野之中,掀起了北京小劇場話劇的最初一輪熱潮。

  隨即而來的小劇場戲劇作品越來越注意它的觀眾和商業性,《故意傷害》《和單身女人共度除夕》《四季愛情》等劇目進行了小劇場戲劇商業運作的一系列嘗試,觀眾群體也因此逐漸擴大,藝術圈人士不再是小劇場戲劇觀眾的單一來源,小劇場也因而具有了開放性。

  在1995年底北京人藝小劇場建成開放後,許多年輕富有朝氣的創作者陸續演出了自己的作品,得到了觀眾和市場最初的檢閱,《愛情螞蟻》《雨過天晴》《驛站桃花》等作品使孟京輝、李六乙、田沁鑫等人得到了更多觀眾的認識和肯定,此時,小劇場戲劇的演出其實還在低迷之中,創作和市場運作都在摸索時期。不可否認的是,進入90年代後期,經過大浪淘沙的挑選,堅持下來了今天仍活躍在創作、製作一線的戲劇工作者。

  和任何新生事物萌生、發展的規律一樣,小劇場話劇的探索階段很快便告結束,在今天看來,1999年的《戀愛的犀牛》和2000年的《切格瓦拉》幾乎是以一種"終結者"的姿態宣告了小劇場話劇"試驗""先鋒"階段的終結,前者堪稱迄今為止中國小劇場話劇史上運作最為成功的一部商業劇,後者則使一部戲劇上升為"一次社會事件",把戲劇作為文藝社會論壇的功能放大到極致,孟京輝、張廣天、黃紀蘇等成為小劇場創作的代表性人物,袁鴻、傅維伯、戈大力、趙海等成為小劇場製作、運作推廣的代表性人物。

  2000年期間的《盜版浮士德》《非常麻將》《切格瓦拉》《欽差大臣》《故事新編》等劇目使小劇場話劇巨大熱量不可阻擋的釋放,劇目的多元化讓觀眾有了更多的選擇和比較,國家院團和民間劇組的演出構成了小劇場戲劇的豐富性,觀眾對戲劇參與的熱情超出了創作者的想象,而觀眾層次的豐富也大大地促進了創作演出者的進步,戲劇的時代精神開始在演出中産生,沒有人敢於漠視觀眾的感受。

  在2000年12月廣州小劇場話劇國際展演中,關注社會生活的戲劇受到人們的歡迎,而那些沒有跳出老模子的情感戲卻得不到觀眾的真正喝彩,小劇場的演出特色在吸引觀眾的同時,促使戲劇工作者們撇開藝術家的幌子融入社會生活,那些形式大於內容的作品開始為觀眾所厭煩,經過了短暫熱鬧之後,人們期待小劇場話劇新的熱潮。

  進入21世紀之後的中國小劇場話劇,已經發展成為一種較為成熟的演出模式和小型的"新興文化産業",其藝術效應和社會效應都得到了相當程度的關注。

  今年春天北京人藝演出了根據同名網絡小説改編的小劇場話劇《第一次的親密接觸》,時尚的題材吸引了眾多年輕觀眾,輕鬆的網絡小説在小劇場裏被人們再次消費,近50萬元的票房使得人們不得不重新思索戲劇的發展方向,娛樂消費和藝術創作是否矛盾?北京人藝傳統風格的轉變,使許多人難以接受,也使一些人看到了新的希望。

  北京人藝今年8月新推出的小劇場作品《無常。女吊》改編自魯迅小説,首演後就引起爭議,這部北京人藝用了近一半外援創演人員的戲連續演出40余場,雖然票房不及《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卻為北京人藝又嘗試了一次新的創作模式,關注北京人藝的觀眾從小劇場裏領會到傳統戲劇必須改進的信息,有人失望有人歡喜。

  而在今年更讓人喜憂摻半的許多小劇場新人新作品的涌現,北京人藝小劇場4-8月演出的《囊中之物》《沙漠中的西蒙》《底片》開始的新一輪探索讓人看到新穎演出形式的同時,也看到了劇作接受群體的單一,同時期中央戲劇學院和北京電影學院演出的教學實習小劇場新作品亦同樣缺少可取之處。

  與職業戲劇學生無趣的演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7月在北京人藝小劇場舉辦的大學生戲劇展演,涌現出了《春暖花開》《我弱智,我無罪》(中國人民大學)《沃依採克》(北京理工大學)等原創或改編的優秀劇目,大學生業餘的創作演出安慰了眾多關心小劇場戲劇發展的熱心人士,也許,正在的希望可能就在那些沒有功利目的的真正戲劇熱愛者身上。大學生對戲劇活動的參與,如果能觸動職業戲劇人的心胸,補充小劇場戲劇演出的空白,對廣大觀眾來説應是一件幸事。

  由於受眾的關注度不斷升溫,越來越多的演創人員參與到小劇場戲劇演出這一行業中來,演齣劇目日漸繁多,市場規模也不斷擴大。正在舉行的中國第七屆戲劇節小劇場演出季是中國戲劇節第一次設立小劇場劇目的演出季,11個劇目中,也只有少數作品吸引觀眾,多少還代表不了小劇場話劇近年的創作水平,雖然有不少熱心人士和觀眾參與,但此次活動的倉促不免讓人遺憾,走向多元化的小劇場戲劇在今天不能停下它探索的腳步,在增強各地戲劇交流活動的同時,小劇場戲劇工作者的素質必須不斷提高,僅有熱情和抱怨是不夠的。

  在結束小劇場演出季後,北京人藝小劇場即將上演由張廣天導演楊婷主演的《紅星美女》,這多少讓即將結束的2001年戲劇市場有了新的期待。(方小黑)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