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電視指南 |  體育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國家地理 |  生活頻道 |  視聽在線

首頁     欄目介紹     主持人     編導手記     家政     旅遊線路     健康寶寶大賽         



《西遞村》


  原來聽説過這個地方,知道是安徽的一個民俗氣氛比較濃厚的一個地方,過來以後聞名不如見面了,那它裏面的這個磚雕、石雕、竹雕,裏面許許多多這種我們徽派建築這種特點非常的漂亮。我們喜歡這兒的風景還有山川,也喜歡這兒的老建築。

  西遞自古以來就有桃花源裏人家的美稱,那從西遞旅遊回來給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不僅僅是那兒山川秀美的自然風光,就好像陶淵明所描繪的桃花源一樣,而更加吸引我的是那兒從明清時候就保留到現在都非常完整的徽州的古村落。

  走在古老的青石板路上,兩旁是高高低低的馬頭墻,墻面全部都涂成了灰白的顏色,這裡您還可以看到一些非常清晰的花紋,雖然經歷了幾百年的日曬雨淋墻面上的白粉已經脫落下不少,但是就是這樣的斑斑駁駁的墻壁讓人産生非常強烈而厚重的歷史感。

  明清兩代是西遞村的鼎盛時期,那個時候村裏出現了很多大官和富商,他們在建造房屋的時候不惜工本而力求工藝上的精湛,這樣就把徽派建築推上了一個頂峰。

  當地居民中的陳設也是很有特色的,一位村民就給我講了其中的門道。

  村民:“過去徽州擺設它有很講究的,家家都要這種擺,東邊擺個瓶子,西邊擺個鏡子,中間擺個鐘子。有説法就是祝福,就是過去的男人在外面經商、做生意,就祝福遠方的男人在外面終身平靜,祝福家裏的老人一生都平安。”

  記者:“我拍的這個天井就相當於現在城市裏邊的窗戶,然後起到通風、採光的作用。而且他們徽商還有一個説法就是覺得下雨的時候四週的水就可以流到這個天井裏來,四水歸明堂現在的説法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這樣的一個意思。”

  經商的人總是怕財源外流,在建造天井的時候這種四水歸堂的設計理念正是體現著商人以積聚為本的思想。

  在徽派建築中有很多精美的雕刻作品,你像這些雕刻著松、竹、石、梅的圖案的露窗就可以看出主人的某種精神寄託和追求。

  西遞村是胡式宗族的聚居地,可是從村裏的族譜來看這裡的祖先是姓李而不是姓胡,這些都是我從村民的口中無意中聽到的。

  記者:“老闆這個是什麼呀?”

  老闆:“這就是百家姓的姓氏來源,裏邊寫的就是這個姓怎麼來的。我們這個村裏也姓胡,因為我們這個胡也是李改胡而來的,就像以前唐太宗李世民的後代,他衰敗了之後有一支後裔逃到江西婺源,江西婺源就有一個分支遷移到我們這個西遞來,所以我們這個胡是假胡真李,而且我們這裡有一個俗語叫胡李不通婚,為什麼呢?胡跟李本來就是一個家族的。”

  西遞人總是不能忘記自己的皇族血統,他們在家鄉一邊讀書一邊耕地,以農耕生活為本以讀書入仕為業,這樣就形成了很有特色的徽州的耕讀文化。明清時期徽商崛起,西遞人在其中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和財富鑄就了西遞昔日的輝煌。

  今天的西遞人又是怎麼生活的呢?除了仍然務農以外,許多人在家門口擺起了小攤,靠經營旅遊商品來改善自己的生活。

  記者:“那您沒出去打工啊?”

  被訪者:“就一個人一直在這兒做這個,看情況,能混得過去就不出去。我們這邊是年輕人出去,你看在這裡年輕人看到很少吧,到哪兒都有發展的機會,假如這裡行的話在這裡發展,外面有更好的空間當然出去了。”

  旅遊提示:六七月份是西遞的梅雨季節,建議您旅遊時一定要帶好雨具。

  西遞位於安徽省南部山區,距離黃山市區52公里,這裡風光秀麗土地肥沃,歷史上一直是中原士族躲避戰亂尋求寧靜生活的地方。西遞村在明清時就已經達到了鼎盛時期,據胡氏宗譜記載曾有過三千煙灶三千丁的繁榮景象,至今仍有保存完好的明清時期的古民居124幢。西遞于200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産名錄,到西遞遊覽可以先乘火車達到黃山市,然後在站前廣場乘中巴車達到西遞路口,再換成開往西遞的交通車即可到達。也可以從黃山市包車前往,包桑塔納的價格在一百元左右,包小麵包車的價格要低一些。西遞的住宿很方便,村中有許多家庭旅館,條件不錯,價格也不貴。

  旅遊方案:西遞既可以安排一日也可以小住幾天,感受西遞淳樸的民風。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