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電視指南 |  體育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國家地理 |  生活頻道 |  視聽在線

首頁     欄目介紹     主持人     編導手記     家政     旅遊線路     健康寶寶大賽         



《殘疾人優惠和扶持政策》


  記者:“《法律幫助熱線》的特別節目此次是討論的話題是國家對於保護殘疾人自謀職業的優惠政策和扶持政策,請來的兩位嘉賓一個是中國聯合會維權部的主任相自成,一位是中國稅務報的記者李濤。”

  嘉賓:“大家好!”

  記者:“我想現在所有的人都會比較關心對於保護殘疾人自謀職業國家都有哪些優惠政策和扶持政策,您能不能大概給我們説一下。”

  嘉賓:“從國家優惠政策來講,總的來講國家制定的有殘疾人的保障法,各個省、市 、自治區制定有保障法的實施辦法,那麼國務院有關部門還制定有部門的規章,地方政府還制定有一些扶持殘疾人就業的地方性的規定。應該從我們國家來講一個以殘疾人保障法為核心,相應的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為補充的殘疾人就業的法規體系,應該講還是比較完善的。”

  記者:“那麼對於殘疾朋友來説我想大家可能更關心的就是説有沒有那些特別實惠的一些做法?”

  嘉賓:“提到自謀職業我覺得必然是一種勞動和經營行為,因為他要靠自己的勞動勤勞所得嘛來維持自己的生活,那麼涉及到經營行為我想必然要涉及到稅收,那麼國家肯定要在這個上面做一些自己的體現國家意志的東西。比如説我在你某種行為下我要對你進行優惠,某些行為有可能減免,它會分稅種的來作一些規定。”

  記者:“那麼我們最近接到這麼一位觀眾的來電,他是黑龍江省伊春市的,他説他是一位殘疾人,他自謀生路之後呢他就沒有享受到相應的優惠政策,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來看一下記者發回地報道。”

  這是伊春市一個普通的早晨,李波和妻子關小冬同往常一樣一大早便起來收拾店面,今天天氣好李波在店門外又搭起了一個水果攤,收拾完店面已是早晨八點多了,這時李波和妻子迎來了今天的第一批客人,所不同的是他們不是顧客而是稅收徵管員。

  李波:“我這個沒去交呢。”

  稅收徵管員:“上次給你下了催繳稅款的通知單你為啥這麼長時間還不辦理稅務登記呢?”

  李波:“這個,我不是這些日子有事麼。”

  稅收徵管員:“你工商局的執照是2002年1月8號辦的,按照國家稅收徵管法第60條規定自你辦理營業執照30日之內必須到主管稅務部門辦理稅務登記。30日之內啊,同時你從去年9月份到現在已經九個月了,按照每月核定的銷售額120元總共現在來講是1080元 。同時你對面現在又開了一個水果店總共是1200元,限你今天當日內交完稅。”

  李波:“我這個不免稅嗎?”

  稅收徵管員:“你這個不免稅。你這個屬於商業的商品零售行業,因為你跟個體的殘疾人修理修配不同。”

  此時面對稅收徵管員的李波心裏感到很委屈,因為作為殘疾人他認為他應該享受免稅的待遇。李波的殘疾緣于十八年前的一次工傷事故,那年二十一歲的他失去了右臂,此後一家三口每月僅靠單位發的四十五元傷殘補助金生活,為了維持生計兩年前他和妻子租下了這個門面開了這間水果店。

  記者:“你這水果店的生意怎麼樣啊?”

  李波:“現在不好説。”

  記者:“現在一天能賣多少錢啊?”

  李波:“昨天就賣了一百多塊錢。一天有個二百多吧,好點三百多塊錢。”

  別看小店的門面小可生意還不錯,一個月下來李波能賣五、六千塊錢。這些錢除去房租和本錢外,按照規定他還應該向工商局和稅務局交納五十元的工商行政管理費和一百二十元的增值稅。可是自從小店開業後李波別的費用都交就是不交增值稅。

  李波:“都説我這樣是免費,殘廢人不免稅嗎?”

  記者:“你聽誰説的?”

  李波:“這個我那個殘疾人保障法上也這麼説過。”

  其實,李波不光是從書上得知這個規定,他還通過了解發現在他家水果店的對面有一家專營照相機維修的修理店店主也是一位殘疾人,倆人一來二去成了朋友,店主告訴李波他的維修店從不交稅是享受免稅政策的。聽了店主的話,李波認為都是殘疾人給他免稅也應該給自己免稅,可是李波並沒有得到減免的優惠。

  記者:“像李波反映的這些問題以前我們《法律幫助熱線》曾經接待過好多殘疾人朋友的電話,他們好像都是提過類似的事情就是説《殘疾人保障法》已經明文規定了説可以享受稅收的免徵的這種政策,為什麼得不到這種政策的優惠呢?

  嘉賓:“《殘疾人保障法》裏面對殘疾人的優惠政策是原則的規定,那麼是不是在某些稅上或者稅種上減免與否這要由具體的政策法規來規定。”

  記者:“現在我看完這個片子以後我也有這麼一個疑問,同樣是殘疾人為什麼李波他就沒有享受到國家的政策,而他對面的那個鄰居也是一位殘疾人朋友,他就可以呢?”

  嘉賓:“這個是國家有專門的規定,國務院關於《營業稅的條例》還有《增值稅的條例》 裏面都明確規定個體從商的這一塊應該照章納稅,那麼從事修理業、服務業就是從事勞務的條例裏面明確規定在營業稅、增值稅上予以減免。”

  服務提示:《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殘疾人員個人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來料加工、復出口的貨物,可享受一定的免稅待遇。

  嘉賓:“這裡涉及到一個增值稅的問題。可以簡單地説一下,增值稅是對這個商品增值的部分交稅。舉個例子比如説一根鉛筆那麼它進的時候是木頭,那麼我做成筆以後這個筆比木頭就增值了。那麼我們在徵稅的時候涉及的是對它增加的部分就是二百減一百的部分徵稅,它在真正銷售的時候這個稅收是含在這個價格裏的,換句話説最終的承擔者還是消費者。這個李波他可能覺得不平衡的是什麼呢,就是我的收入他剛才説月收入比如五千塊錢,那麼稅收是從五千塊錢裏往外拿錢,他覺得怎麼我掙地錢你還要拿走,那麼就像我剛才説的這裡的錢有很大一部分是消費者替你負擔的稅收,換句話説這五千塊錢並不都是你的收入,這個增值稅屬於流轉稅,屬於國稅的。國稅只能是國務院來制定減免的辦法,地方政府就沒權來規定這個減免的辦法。那像李波他對面的那個鄰居當然也是一位殘疾人朋友,他所從事的這種小修配的工作它不涉及到增值稅的問題,這個修理修配比如説修鐘錶、修照相機,像剛才小片裏的可能利潤確實比較低,商業流轉環節的利潤跟它相比要遠遠高於它,所以國家明令規定對從事修理業、加工業的這一塊增值稅可以減免。”

  得不到稅收的減免,李波拒不執行稅務局的規定,他既不做稅務登記也不交稅,當地稅務局在下了幾次催繳通知單後終於發出了最後通牒。

  稅務局:“你今天能不能交稅款吧?”

  李波:“你一個月給我定一百二十塊錢和正常人一樣交,我們根本就不能交。”

  稅務局:“如果你接受不了,按照我們《稅收徵管法》的規定強制執行了!”

  李波:“行!強制執行吧!那你強制吧!”

  李波堅決的態度使雙方對此事的處理陷入了僵局,其實在李波夫婦的心裏計較的倒不是那點稅錢,而是他們享受優惠政策的權利沒有得到維護。

  李波:“不免我稅,我就心裏特不平衡。因為我沒有向國家要錢,我沒給國家造成負擔,我自己能維持我自己我這就算滿不錯了,反過來他們還來給我增加負擔,那他管我要稅必給我增加負擔,因為我現在掙不來這個稅錢。”

  記者:“現在李波對於是不是應該納稅好像還在矛盾還在猶豫著,實際上他和稅務部門已經是僵持起來了,如果説李波再不交稅的話很有可能稅務機關就會按照規定把他這個水果店給封了。我們的記者在採訪當中也了解到這麼一個情況,其實李波倒不是在到底交多少錢稅上在計較,他其實心裏上有一種不平衡,就是説他是八三年因工致殘的而且他現在沒有依靠國家是自謀生路,那麼這麼一種狀況他為什麼不能夠得到國家相應政策的一些傾斜呢?”

  嘉賓:“這裡面講的他是因工致殘和他目前從事的零售小商業這是兩個問題。那麼因工致殘國家制定有專門的辦法,就是你因工致殘以後你原來是企業的應該負擔你一部分費用,這個是有明文規定的,包括他李波目前也是享受這種待遇的。那麼雖然這個零售小商業方面在增值稅和營業稅方面國家目前還沒有出臺對殘疾人個體戶、個體從業的減免的規定,但是九九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工商總局、還有中國殘聯四個部門發佈了一個通知就是關於扶持殘疾人個體就業的一個規定,這個規定裏面就提到了除了增值稅、營業稅以外工商部門在徵收所有的工商登記費方面可以減免,勞動部門把個體從業的這個個體戶要納入社會保險這個範圍。另外在他起步時期,比如説他要開辦一個商店如果資金有困難的話可以從資金上扶持。”

  記者:“我想李波在生活上或者經營上確實有困難的話,他能不能向有關的稅務部門提出申請要求減免稅?具體怎麼去做呢?”

  嘉賓:“有一個前提條件,應該先辦稅務登記你的合法權益,要用合法的手段來解決。去按照法律的規定作工商登記、作稅務登記,那麼可能還要出具一些民政部門的證明,這個經營情況的一些證明等等。那麼稅務機關相信會考慮他的問題,但是還是剛才説的那個前提一定要依法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也就是説納稅是我們公民必須要履行的一個義務,而且在納稅面前人人是平等的。這人人平等其中就包括殘疾人朋友,我相信李波他會解決這個問題。然後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依法納稅,而且我們也相信他的水果攤會經營的越來越紅火。”

  (編導 王軼)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