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欄目介紹     主持人     編導手記     家政     旅遊線路     健康寶寶大賽         



《在法院我遭遇毆打》


  輿論監督,是為了扶正祛邪,懲惡揚善,輿論報道在以法治國的進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這裡,我把我作為一名法制記者的經歷記錄下來,使讀者了解一下《律幫助熱線》節目背後的故事。

  2001年10月25日,我們乘車趕往江西省樂平市採訪一起法院不予立案的事件。事件的經過是:鄰里糾紛引發一方當事人突發腦出血死亡,死者丈夫陳圭水要求對方賠償,因數額沒有達成一致,調解無效,陳圭水到樂平市人民法院立案,想通過法律來解決糾紛。但令陳圭水沒想到的是,樂平市人民法院始終不予立案。至於不立案的原因,法院並沒有給陳圭水合理的答覆,陳圭水説這裡面有人情關係的緣故。

  到了樂平市,我們採訪了雙方當事人,了解了事情的經過後。隨行律師建議陳圭水再去樂平市人民法院試一試。但一會陳圭水從法院出來説法院還是不給他立案。我們的隨行律師説,樂平市法院不給立案是沒有法律依據的。於是我們決定與隨行律師一起進入法院進行採訪不予立案的原因。

  當我們到法院立案庭後,一位50歲左右的工作人員接待了我們(後來我們知道他是立案庭的庭長)。他在查看完律師的證件及記者的介紹信後稱,江西省高院有規定,陳圭水的案子應該到樂平鎮法庭立案,隨行律師請他出示,但這位庭長查找了半天始終沒有找到。這時,該法院一位姓張的院長氣勢洶洶地走進來,讓我們再次出示介紹信後,説懷疑我們的身份,不讓我們繼續採訪,並且讓我們交出已經錄製的錄像帶。我們嚴正地拒絕了張副院長的無理要求。憑著我們的經驗,我們知道這位院長是在阻撓我們的採訪,於是,我乘法院工作人員不注意,悄悄地將使用的錄像帶取出藏好,並重新放入一盤空白磁帶備用。張副院長又以請我們吃飯為由,不讓我們離開法院。我們撥通了節目製片人的電話,並轉給張副院長接聽,我們製片人與他交涉後,他極不情願地讓我們離開。可是當我們走出法院150米左右時,聽到後面有人大聲叫我們。我們回頭看,只見從法院中跑出來許多法警、保安還有法官,見此情景我迅速打開攝像機開關,將光圈放置自動調焦檔位,機器開始記錄這群“執法人員”的駭人行徑。

  他們先是讓我們回去,在我們不同意的情況下那位張副院長居然親自指揮20多名法警、保安、法官一擁而上,強行將我們一行三人綁架拉回法院。在掙扎中我一直護著機器,因此我受到的“特殊關照”也最多,他們就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對我追逐,掰手,推拉,甚至腳踢。為了拍攝到更直觀的畫面,我盡可能不讓法官、法警逼近我,可是被二十幾名法官和法警團團包圍,我無法正常運轉機器,於是我趁著縫隙衝出包圍圈,邊跑邊拍攝,終於記錄下了他們追逐、圍攻我們同行女記者和隨行律師的畫面,但很快,又有幾名法官向我撲過來,開始搶攝像機,他們像擒拿罪犯似地將我的手綁向背後。我大叫律師快打電話110報警,律師剛拿出手機,就被法警一把奪走。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我們提醒張副院長要對此事造成的後果負責,張副院長卻大叫“把假記者給我抓起來”。就這樣5個法警和法官,將我架起帶到法院保安值班室,在值班室對我輪番進行毆打,使我身上多處被打傷、抓傷。這一切,都被我們的攝像機默默地看在眼裏。當我被法官們從保安室值班室放出來時,我們在人民法院院內被整整關了5個小時。雖然事後江西省委宣傳部對此事非常重視,並責成上級主管解決此事,但是這觸目驚心一幕的卻給了我重傷難忘的經歷。其實對於法制記者,遭遇這種圍攻並不少見,但是我們在人民法院遇到毆打卻是極為少見的。當我們回來重新回味我紀錄的那一幕幕場景時,我們深深地為當地的百姓擔憂,也分外地感到我們法制記者的危險與艱辛。

  在我們回到北京後不久接到了陳圭水給我們打來的電話,説樂平市法院已答應給他立案。自始至終,我都感到陳圭水是勇敢的,也許他並不能勝訴,但是有了這份勇敢就讓我們看到了法治到來的希望。

  *相關案例見《吵架氣死人該不該承擔責任》

  (周國永)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