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五環夜話     五環在線         



為了足球的明天(全文)


  首播時間:2002年12月17日

  主持人:張虹

  嘉賓:劉英(中國女足前任隊長)、劉景濤(甲B門將,在讀研究生)、宋剛(人大附中學生)、葉鶴榮(人大附中學生)

  節目簡介:

  中國國家足球隊在世界盃上不盡如人意的表現,引發了人們關於青少年培養方式的思考。如今已走過10個年頭的人大附中三高足球俱樂部,培養了像劉英、高雷雷等20多名走進職業俱樂部和國家隊的運動員,河南建業足球隊的門將劉景濤是唯一一名在職業隊效力的人大在讀碩士,而人大三高就是他的母校,同時它還培養出數名畢業于名校的博士、碩士,就讀于三高的學生成才率達100%,該俱樂部的足球隊在國內外的比賽中屢獲殊榮,目前,三高投資3000萬元建成佔地12萬平方米的訓練基地,並組建了人大附中國際象棋隊。“三高”秉承的是“道德素質高、文化素質高、運動技能高”的理念,人大三高的組織形式能否為青少年培養提供一種模式?和少年體校的培養模式是否存在衝突?本期《五環夜話》中,《中國體育報》副總編張小鸰、人民大學社會學教授鄭也夫、北京足協副秘書長劉敏新,以及三高俱樂部的隊員、家長,將一同探討普通中學能否培養出高素質體育人才及足球青少年培養的發展方向的話題。

  
節目內容:


  
主持人:
觀眾朋友,歡迎收看《五環夜話》節目。我們今天的話題是談論北京的一所初中--人大附中,他們組建了一支人大三高足球隊,也有相應的三高足球俱樂部。這個俱樂部培養出很多人才,幾年來有很多的話題,現在馬上就到了這個俱樂部十週年慶祝的時候了,那麼借這個機會我們請來了幾位人大附中俱樂部的隊員,很多著名的球星。

  劉英,真不知道你有人大附中這麼一段兒,能跟我們講講怎麼上的人大附中嗎?

  
劉英:
小學的時候在少年宮踢了一段,當時好像是海淀體校招生,然後把海淀體校的女足放在人大附中,當時是海淀體校的教練和人大附中的老師一塊兒去北京市少年宮招的人。

  
主持人:
剛到人大附中的時候自己當時是什麼水平?

  
劉英:
不怎麼太會踢球。

  
主持人:
那怎麼會把你選上的?

  
劉英:
那就是老師的遠見了。

  
主持人:
當時不知道劉景濤被選的時候也是因為老師有遠見嗎?

  
劉景濤:
我當時也是在北京少年宮踢球,我們當初有一個體校網,小學的時候我大概踢了三年,從小學三年級開始踢球,後來李老師就把我招到人大附中了。

  
主持人:
那麼説起在人大附中上學,不知道那個時候是怎麼一個課程?跟你平時在體校裏不一樣嗎?天天也要上課、背書、考試是這麼一種體制嗎?

  
劉英:
跟人大附中的普通學生是一樣的,跟他們學的是一樣的。那麼只是放學了以後,我們再練習,平時也跟他們上初中的普通學生一樣,比如學解析幾何、代數。

  
主持人:
考試成績怎麼樣?

  
劉英:
還行。那麼也可能是踢球的原因,踢球的隊員應該比別的學生稍微要差一點。

  
劉景濤:
我跟劉英差不多吧,也是在班級裏處於一種中游的水平。

  
主持人:
我不知道人大三高俱樂部的秘書長李老師,説李老師當時特有遠見,儘管劉英當時球還不會踢就給招到人大附中去了,當時是怎麼一個情況?怎麼選中這些球員去的?

  
李老師:
劉英的情況是這樣的,當時我們覺得她是很突出的,我覺得在同年齡的孩子裏面,她當時給人感覺有點像男孩兒,氣質、身體素質各方面都是比較突出的。剛進人大附中的時候,我們打了一個北京市的比賽,好像是人大附中還是代表他們原來的小學,我們人大附中打的是沒踢過的那幾個小學,我們還應該是比他們起步稍微晚了一點。

  
主持人:
當時那種狀況怎麼樣?是不是還存在一種比如成績不好就要受罰這樣的情況?

  
李老師:
當時我們學校在接這個隊的時候,還是考慮到他們應該完成基本的學業,比如説那個時候如果要是學習成績不及格的話,可能個別隊員會要停訓補課,這帶有一點強制性,希望他能夠處理好學習和訓練的關係。一般就是階段性的,你比如説,初一的情況比較少,一般到初二的時候比較多,是相對的。在這個時候科目加多了,學生有時候産生一種想當運動員就放棄學習的念頭,這個時候我們主要進行思想性的教育,讓他知道不能光踢球,還得要訓練,還得要學習。

  
主持人:
剛到那兒的時候,好像咱們人大剛剛組建這個隊也並不是一帆風順,一開始也輸過球,而且輸得挺慘的,曾經是以0:11輸過球?

  
李老師:
因為過去有一個45中,45中長期辦女足,我們就跟體委第一次合辦了女足比賽,從6年級下半學期開始,利用星期六、星期天,把她們召過來訓練,訓兩次,然後就逐漸地選才,初一第一年我們跟45中比賽,她們比我們大,第一次比賽輸了一個11:0,第二年我們就跟它很接近了。

  
主持人:
當時劉英有什麼淘氣的事嗎?

  
李老師:
我們的初中樓是個馬蹄形樓,中間底下是乒乓球案子,有一次我到班裏看她們做值日,她就一手扒著窗戶,站在那個窗臺上,一手拿一根棍子,在跟底下的人説話,就站到窗戶外面去了。一般的女孩子不可能幹這種事兒。

  
劉英:
那個時候還是比較調皮的,不過我覺得如果説從我那時一直到國家隊這個層次,現在回憶起自己的成長,我覺得人大附中這一段是我一個最好的啟蒙。我現在覺得,你這個運動員之所以能夠到達一個最高的頂點,或者説到達一個很高的高度,那麼你在青少年這個階段,你的技術和意識的教練的這種啟蒙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再有一點就是説,在一個好的、重點中學上學,我覺得不光是學習了文化知識,最主要的是讓我學到做人的品質,我覺得這個也是很關鍵的。我覺得走出那個校門以後,到了二隊,到了一個更高層次的足球環境裏面,我覺得自己不光是足球方面,從另外一個方面學習,還有品質,我覺得跟她們相比我還是突出的,所以我覺得人大附中這一段對我是非常重要的。

  
劉景濤:
我在人大附中呆的時間比較長,從初一到高三,我的教練也是李興國老師。我覺得從在人大附中的學習和踢球兩個角度來講,對我到現在這樣奠定了一個特別重要的基礎,包括學習方面,就像剛剛劉英説的,人大附中是全國重點,在學習上面抓得比較緊,所以説,包括我後來上大學,現在上研究生,基礎教育肯定是不可忽視的東西。從足球上來講,我那時候初中、高中參加一些中學生的比賽,慢慢地我們的實力在漸漸增強,然後跟專業隊能夠進行一些對抗,到現在給我在足球上也是帶來很多東西的。

  
主持人:
景濤你當時上學的時候一邊要做功課 ,還要踢球,平時顧得上嗎?比如怕功課不及格?

  
劉景濤:
我們當時大家都是這樣過,所有的課跟普通的孩子是一樣的,從早晨到下午放學 ,我們就是用下午放學那段時間,還有平時的週末休息的時間,最主要還有寒暑假進行訓練。我覺得對於我們來講應該算是一種很正規的訓練吧。

  
主持人:
是不是你從附中考到高中的時候享受一點優惠政策?

  
劉景濤:
我們當時也不是所有的隊員都能上高中的,也是需要考試。我那個時候是屬於一種全國特招吧。考研究生我是01級的研究生,學校基本屬於保送,但是我們那一期的時候按照全國統一要求)英語要考試過關,必須把英語考過了以後你才能上研究生。

  
主持人:
你還是被人大保留學籍的研究生,就是説即使現在還有研究生的身份,但是還可以去職業隊,去踢甲B比賽,這也是咱們一個特殊政策是吧?

  
劉景濤:
今年年初的時候,我決定去河南建業隊了,而且那邊決定要我以後,我就回學校了,也應該算是學校領導,還有導師,包括體育組的教練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我走的時候説先辦一年,然後到年底的時候,可能還要再看看明年的情況,留在專業隊還是回來繼續讀書。

  
主持人:
我們還請來大家非常熟悉的人民大學教授鄭也夫老師,鄭老師對這方面的問題有很多研究,我不知道您怎麼看這件事兒?

  
鄭也夫:
一個是少體校的模式,一個在普教系統中搞足球的模式,但是顯然是更看中後一種模式。我為什麼覺得像附中這樣的搞足球的模式更有潛力呢?首先當然附中的成績是不錯的了,但是我看中的絕對不僅僅是這個,我覺得真正能夠代表中國少年足球的這種模式一定是可以複製的。少體校的話,你説中國能辦起10萬個少體校嗎?不可能,沒有這麼大財力。但是在普教裏搞少年足球的話,就有可能辦起10萬個,20萬個,30萬個,所以首先要有可複製性,它有巨大的可複製性就好辦了。像這兩位都踢出來了,當時你們就是在很普通的普教系統中開始你們的少年足球訓練的。我自己非常的不主張從很早起就開始分工了,説你就別學別的了,你就專門幹足球,專門下棋這不成的,所以我覺得一個孩子成長不光是某項技藝,比如説球技好,還有一個性格發育。富強粉這種東西再好,咱們不能天天光吃它,要吃五穀雜糧,你在人大唸書,沒有要求你念的時候念成最好的學生,其實及格是一個最重要的標準,但是你在學校呆著,可跟在少體校呆著不一樣,你見了各科目的老師,你見了各色學生,你認識了一個學習好的人,雖然他不踢球,但是他可能是你的朋友。你受很多刺激,今天告訴你説什麼什麼事兒,明天告訴你什麼什麼事兒,對你的性格、對你的整個知識結構都有一種良性刺激,這是一種五穀雜糧的滋養,太單一了不行。所以我主張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只有普教系統才能複製,另一方面普教系統對於孩子成長太有益了,歲數比較大的時候才可以專業化、分工化。

  
主持人:
今天我們非常高興請來人大附中的校長劉校長。劉校長,您能不能講講説起學校辦職業足球少年隊,大家可能會覺得只有人大附中這樣的名校才有資本辦,才有這種財力,物力在背後的支持,如果人大附中是個普通學校,您會這樣辦嗎?

  
劉校長:
如果説人大附中是一所普通學校,同樣是可以辦的。因為作為我們學校,我們的辦學理念是尊重個性挖掘潛力,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一切為了祖國的騰飛。所以這些孩子在很小的時候,他除了全面發展,他可能有各種特長,你比如有的孩子可能在兩三歲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他對數字特別有興趣,那家長髮現了或者是將來進行一些培訓,在這方面他的潛力就比較大。那麼現在足球也是他從小就愛動、愛踢,發現他這種興趣,到了中學以後,我們給他開闢一個空間,給他搭一個平臺,除了要全面發展,還要發展他的特長,所以人大附中的辦學目標是全面發展加突出特長,加創新精神加高尚品德,所以這些學生我覺得他不管在哪個學校,如果他們有足球特長都是可以培養,但具體是不是辦俱樂部或者什麼形式,那可能根據各個學校領導他們自己來決定。我們“三高”定的是思想品德素質,文化素質和運動水平素質,這三方面的素質都得要高。這和我們的培養目標也是相吻合的,全面發展、突出特長,創新精神和高尚品德。

  
主持人:
我聽説咱們人大附中特有財力,特能掙錢,有一年曾經組織咱們人大附中的中學隊伍到墨西哥進行高原訓練,能不能給我們講講能夠到國外去集練作為一個中學生的足球隊來説,好像是不可想象的。

  
劉校長:
現在我們國家有一些名校好像看著都挺有錢的,實際上經費來源是一些無形資産,我們要挖掘各方面的這種無形資産,我們到墨西哥去培訓,當時是電視臺在墨西哥搞了一個合作項目,所以搭的我們這麼一個培訓任務,我們一個足球隊到那兒去培訓,半訓半讀。江澤民總書記去墨西哥,當時接見了我們在墨西哥訓練的足球隊,那應該是1997年12月,當時我和李連江也都去了,江總書記接見我們足球隊,對我們足球隊很有興趣,當時説你們怎麼跑到這兒來訓練?在這兒海拔這麼高,2000多米,那你們在這兒要訓練完了以後,回到咱們國家踢起球你還不飛起來,另外囑咐我們的學生,讓他們好好學習,珍惜這個機會。當時江總書記接見了我們,而且還分別和我們握手,還和我們的隊長握了手。

  
主持人:
今天非常的高興請來了兩位三高俱樂部在一線的教練員,于鳳剛于指導。于老師,您在一線執教這些隊伍,您執教的應該是咱們的三高俱樂部年齡最大的那一級的隊伍,北京理工大學這支隊伍。您覺得帶這麼一群學生跟平時帶職業隊有什麼不一樣呢?

  
于指導:
反正我有這麼一點感觸,到了三高以後,我感覺三高本身就是一個開拓,探索中國足球發展之路,從廣大青少年著手,三高從中學,現在又到了大學,是不是可以培養一批高水平的運動員?我認為應該説是可以的。

  
主持人:
去年我們在昆明和甲A一塊兒訓練,在和甲A交往的過程當中,比賽過程當中互有勝負,你和甲A隊伍同場比賽的話,是怎麼一個比分?

  
于指導:
我們和甲A打起來,我們和上海申花打過,和八一 ,和深圳平安,和四川大河,和青島,就是這次拿足協盃冠軍的隊嘛,在交往過程中,我們和青島,我們以2:0 還贏它,把足協盃冠軍都贏了。所以,在與甲A的交往當中影響還是比較好,所以,各個隊的教練和運動員都認為,這支隊不是大學生隊,我説這絕對是純大學生,一點不帶摻假的大學生,所以説我們這個大學生隊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這一條龍,能夠培養出來優秀隊員。現在我們有好多隊員,甲A 甲B都看上了,現在正在做工作,想挖我們這些隊員去,比方説像王強這位同學就有好多隊找他,但是他想還是上完大學,因為咱們中國運動員和國外運動員比較起來,文化素質説實在的是差一點,文化素質低在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各個方面相對來講,有一定的差距。

  
王強:
有些甲A 甲B的俱樂部,還有一些經紀人,他們説看中了,正好我們去荷蘭回來,正好那時候社會報道比較多,他想借這個機會把大學生推到職業賽場,就想通過這麼一個機會,看我還行,準備讓我去試試。

  
主持人:
我們知道咱們三高俱樂部的北京理工大學隊,是三高俱樂部的大學隊伍,並且獲得了飛利浦大學生聯賽的冠軍,這些小夥子將來恐怕也都會慢慢被大家熟悉的,那麼包括劉英、劉景濤這樣的算是球星一樣的人物了,不知道景濤在甲B能踢到什麼水平?對自己有過追求沒有?

  
劉景濤:
我覺得從今年一年來講,可能在我的守門員這一塊,我覺得今年還沒有我想象中的達到我的一定的目標吧。因為今年畢竟在河南建業隊還沒有打到主力這個位置,而且還處於一種替補的位置,但是我覺得足球是我一直追求的東西,我還是想一直努力下去吧。我剛才説過了我在守門上很有自信,但是我也希望一旦有機會的時候,再加上一些運氣,我想可以在足球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主持人:
如果有一天非讓你在民商法和守門員之間作一個選擇的話,你會怎麼選擇?

  劉景濤:我覺得學習是我以後可能是一輩子專業的東西,我想我不會放棄的,但是足球,我不可能去踢一輩子,假如説有一天我踢不了球的時候,我可能還會去學習。

  主持人:那麼我不知道劉英怎麼想?大家都知道亞運會沒有出來,前一段時間因為自己受傷,現在等於是重新站在球場上了,球迷很關心你下一步會怎麼樣?

  
劉英:
我想還是因為現在女足的任務擺在這兒,一個世界盃,還有奧運會,應該説還是儘量承擔國家隊為國爭光的這個任務。如果不踢球的話,我想我也不離開足球這一行,因為我覺得這麼多年,我在足球方面積累很多的經驗,這不是每一個運動員可以擁有的。

  
主持人:
我們也希望能夠看到我們人大附中培養出來的這些運動員們,在世界盃包括在職業賽場上有好的表現。

  我們提到人大附中能夠培養出球星一樣的高水平足球運動員,那麼在足球隊當中也會出現一些讀書尖子,我們今天請來的二位,他們二位應該算是代表了這樣一些人,坐在這邊是宋剛,咱們人民大學經貿係的博士,現在已經是在經貿部政策研究室裏主持工作,那麼宋剛足球踢得怎麼樣?

  
宋剛:
比劉英差一點。

  
主持人:
但是言外之意大家都聽明白了。這邊是葉鶴榮,清華大學的碩士,一個博士,一個碩士,學歷都比我高。葉鶴榮當時在學校裏踢球,踢什麼位置?

  
葉鶴榮:
我踢前衛。那當時是我剛剛入學,上清華大學,宋剛那時候是上博士了,快畢業了,我們倆還聊過一天,他就跟我説,你是清華的,我是清華的殺手。然後,馬上我一腳球就踢橫樑上了,可能大家都覺得作為碩士和博士,同時又是從小在足球隊裏面練球,還考上碩士博士,首先大家很自然就會想到是真考上去的嗎?

  
宋剛:
我所有的分數,從初中開始,就是上初中開始一直到博士,之後都有保送,就像李老師那個時候,我覺得他是一個改革者、一個創新者,當時幾個校領導也是以很大的勇氣,把一幫很調皮的孩子給湊在一塊兒,當時也看不出能夠踢好球,但是李老師就説,他有一個思路,他就想把這個東西結合起來,就是把足球和學習結合起來,校領導又給他創造了很好的條件。當我上的時候,那時候李老師給我們創造條件,我們這些隊員都可以在附中裏,因為附中分一部二部都可以直接上,上大學的時候李老師就沒日沒夜跟學校談,説足球這個發展可不可以整體輸送,就是輸送到人大,當時我們還有輸送到北大和清華的,那都是在考之前,大家都知道,我自己已經定了可以上了,但是即使是這樣,我的每一個成績都是夠分的,就是已經上了線的。

  
主持人:
葉鶴榮,當時你考清華碩士的時候怎麼考上的 ?

  
葉鶴榮:
我從小到大在人大附中學習,其實一路都是足球特長生,但是那時候自己對學習一直沒有放棄過。然後,初中考高中,我記得當時滿分是630分,我考了600分。這個成績考上人大附中是沒問題的,然後高中考大學的時候,由於當時自己學習有一定的下降,當時,李老師給我推薦清華大學,然後去清華大學測試,它有一個冬令營的體育測試,在測試過程中,我也被我們的教練員孫葆傑老師看中,當時清華大學招生要求很嚴格的,對學生的文化成績,當時認定説,你必須要考到500以上才能上清華大學,當時我記得我高考考了521分,然後就進清華學習了。當然上研究生這一段,可能我在學校表現得非常好,所以我覺得足球幫了我很大的忙,其實不光是足球鍛鍊了我的身體,在我學業上確實幫了我很大忙。我在足球上表現比較好,老師們都對我很認可,老師説可以直接保送到清華讀研究生。

  
主持人:
我們平時可能都會覺得踢足球的孩子淘氣,坐不住,可能家長管孩子都會這麼説,我不知道兩位怎麼處理這學習和訓練之間的矛盾?

  
葉鶴榮:
我覺得在附中六年,大概我們在足球上花的時間是這樣的,我們六點鐘起床,當時孫教練帶著我們早操,“突突”開著摩托就來了,5點50他的摩托準響,一響,嚇得大家趕緊穿衣服,要不然他就踹門了。然後,6點鐘正式開始訓練,訓練到7點20左右開始吃早飯,7點40開始上早自習,早上有一個多小時,下午是3點40到6點半,一天大概是四個多小時。三年下來,到了放假可能比這時間還要多一些,因為放假的時候,特別是有比賽的時候,是上下午練,一年下來大概是五六千個小時吧。後來我在想如果這五六千小時拿給我們放在學習上,不用説都放上去,放一半 能有三千多個小時在學習上,那麼你每一科成績會成什麼樣子。

  
宋剛:
我是這麼想的它肯定是有矛盾,但是反過來講呢,其實又是相互促進,我覺得足球帶給我的東西真是挺多挺多的,首先就是有一個強壯的身體,我覺得身體是自己的,這是最關鍵的。因為你像錢,地位這些東西都有可能瞬間失去,更重要的是你跟別人競爭的過程中,身體是本錢,這個優勢是非常突出的。到我們最後考試的時候,好多女生到最後高考的時候,學習成績特別好的,而且肯定是能上清華的,就是因為身體撐不住了,因為,壓力太大,人的免疫系統就要出問題,最後她就那幾天感冒,沒有辦法,而且這個例子是屢見不鮮。所以,我想足球首先給了我一個健康的身體,再一個,給了我一個樂觀向上的態度、精神狀態,因為,在足球場上鍛鍊得你必須樂觀,你總是這種很消沉的的人、很鬱悶的人,你球不會踢得好,教練也不會喜歡你,最後你這個人可能就要很沉重。足球場上鍛鍊的每一個孩子都很開朗,你像景濤、劉英,包括小葉每個人都很活潑,這種態度其實在現在社會中是很重要的一種能力。因為現在社會競爭很激烈,而且在學習上大家也都是競爭很激烈,現在社會機會稍縱即逝,如果你受了一個打擊,你還沉淪好半天,調整好半天,而另外一個人也同樣受到打擊,他很快調整過來,他可能再走兩步就走到你前面去了,所以對你個人的發展來講,是很有好處的,第三個,就是堅韌不拔,我覺得足球場上,鍛鍊你這個人的這種意志品質特別關鍵,真能把一個人意志品質鍛鍊得特別好,像我們那時候大冬天,上初三的時候,李老師讓我們在雪地裏頭跑25圈,他對你的鍛鍊直接體現在肉體上,你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你肯定堅持不了。但是這種堅強意志一旦培養起來以後,再培養你的樂觀向上的這種態度,因為光有樂觀向上的態度你可能是阿Q,很可能就是經常受打擊,也經常反應過來,又經常受打擊,但你有這堅強的意志,你調整過來以後,你可能一件事能堅持住,一旦成功了,你可能就走在最前面。

  
葉鶴榮:
原來李老師在場下跟我説,足球是一項男子漢的運動,我覺得這一句話特別對,其實並不是光反映在你的體能,你忍受肉體的痛苦上,很多時候是在你經歷失敗,經歷挫折的時候對你的考驗。你這個人能不能站起來,其實你的意志力非常要緊。

  
鄭也夫:
而體育運動也是最有助於增強意志力的,比如舉一個大人物的例子來説説吧,當代中外政治家裏,其實我個人最欽佩普京。大家都知道普京在當代政治家裏是身板最棒的,練柔道的,年輕的時候是練柔道的達到專業水平。如果我們好多好多人都能踢上球,即使我們國家足球沒衝出亞洲,沒拿一個好的世界名次,大家都能玩足球,都鍛鍊了一把,我覺得是一件非常痛快的事情。

  
李老師:
我們學校是培養多種人才的,而它把足球也作為培養人才閃光點的一方面。三高俱樂部有一個大的體育觀,這個體育觀不是就體育來談體育,把培養足球人才這個體育觀,作為一個我們人才的教育過程,反過來是作為這個觀點來看待,那麼這種觀點正符合我們現在教育發展的一個潮流和趨勢。

  
主持人:
我們今天也請來了北京足協副秘書長劉敏新,劉指導也是大家熟悉的當年曾經執教過甲A八一隊的劉指導。劉指導,作為足協的官方看,作為一個民辦的學校來培養出的足球運動員,能不能容納到,比如説現在足協的,這一套主流當中,這個方面是不是存在著一個銜接的困難?

  
劉敏新:
今天你説“三高”,説人大附中,實際上,根子我不用解釋,鄭老師説得很清楚,如果這種學校更多一些,那麼我們足球水平將來肯定會更高。體育和別的一樣,不是要想富先修路嘛,現在我們這個路修了十幾年,還沒修太通。從小修到中學,中學修到人大,修到清華,也出了競技型運動員,也出來這麼多好各類人才,如果修路,小學修得多一些,中學修得多一些,大學修得更多一些,我們的足球人才不會比韓國、日本差。但是這條路需要更多的人來修,所以他們這一條路我覺得非常好,我們足協也一直在關注,在努力做這些事情。從初中到高中到大學這套體制,和咱們業餘體校、少體校、國家青年隊這套體制有沒有相互矛盾的地方,這是咱們國家發展特殊情況造成的。培養競技體育人才是在體委系統和教委系統是不一樣的,目標不一樣,所以體委系統自己就承擔了,叫三級訓練網,由自己來培養這一體系,這是我們國家特殊情況。實際上,在國際上培養特長人才,剛才像校長講的,我們現在已經開始培養各種特長人才是教委、是校長的分內責任。

  
鄭也夫:
附中足球搞到這個程度,是應該引起社會方方面面議論的,當然很多人看好,支持了,我也是這其中的一員,但是,另外不同意見其實也應該多談一談,比如我自己也有一點小的看法。我始終是覺得足球搞好了以後,把它搬出去,離開校園,成立一個基地,其實我覺得這裡有一點小的遺憾,像附中這個模式,如果要大規模複製的話,可能在普教系統裏搞足球,還是比較易行的話,應該在郊區的中學展開。

  
張小鸰:
我理解鄭老師的話,他可能是怕用這種大的訓練營的模式,某種意義上又回到一個甲A俱樂部的訓練營,或者説是再往前走一步,就是一個少體校了,而少體校是我本人最不贊成的,我批判指向就是指向那種方式。

  
劉校長:
我們現在這個學校是人大附中的一部分,學校的一些大的活動,這些學生都要參加,另外,我們這個學校裏的本部的學生也要經常到這個學校來活動。剛才專家、教授提的,是一個很好的思路和他的一些看法,但是創新體制是要從各個方面去思考,這也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我們會向更好的方向去發展。

  
鄭也夫:
在青少年教育,足球訓練的體系裏面應有三種形式,第一種形式是職業俱樂部下面的青少年隊,比如説北京國安下面有二線、三線,甚至於四線隊,那麼這是一個職業系列的梯隊建設,這是中國足協規定的,必須搞,你不搞,你這俱樂部不能註冊。第二種,就是剛才大家講的,業餘體校體制也可以説是純計劃經濟的體制是過去帶過來的,一直延續到現在,市場經濟以後這種體制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很多業餘體校現在改名了叫俱樂部叫足校,改了一些名字。第三種形式,是學校辦高水平運動隊,也就是學校辦的試點校,像北京有16所試點校。那麼,三種形式比較起來看,説難聽點兒的沒廢人的地方就是人大附中這個模式。因為人大附中,臺上坐著兩位,其實不只他們兩位,他們代表了人大附中,從1985年入學的學生,一直到今年2002年的畢業生,高中生從來沒有一個學生沒上大學,剩下的學生都進職業隊了。從1985年招生到現在一共畢業了140多名,有106名進入了大學,有28個人像劉英他們進專業隊,你們是七個人進了女足,如果這麼説的話,進入職業隊的,進入這個系列的是28個人,就這個比例來講,可能100多個人裏面有20多個進入了專業隊,這個比例可能和業餘體校,和職業俱樂部的那個系列裏面比,我們在足球人才上屬於稍微的少一點,足球人才的成才率稍微少一點。但是像臺上兩位以及他們那些同學,像他們這樣比例的人才就稍微多一點。

  
主持人:
我有一個問題,就是説這種模式在某種意義上,能取代咱們業餘體校這條路嗎?您覺得這樣在中國現實嗎 ?

  
鄭也夫:
這個足球搞法,這個人才培養的搞法跟咱們搞經濟一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應該多幾種形式培養人才。我覺得普教系統,普通中學、小學,培養專業人才無所不能。我給你講一個國外的例子,不是足球,但是跟咱們關係很近,英國有一所非常著名的學校叫做憶頓公學,從這個學校裏出來的大文豪、詩人、首相,數量是非常之大的。但是大家可能有一個事不太清楚,今年暑假的時候,憶頓公學的男生合唱團到北京音樂廳演出,我去看了,他們合唱團的水平在全英國,在全世界都是最高的這些合唱隊裏面的人,最優秀的人可能以後成了音樂專家,成了音樂明星,還也一些人特別熱愛音樂,畢業以後什麼都不幹,因為沒有做出這麼大名堂,但是仍然幹音樂,做一個普通音樂工作者。除此之外,這個樂隊裏面的很多人以後可能不幹音樂了,做了首相,做了文豪,多種走向,但是這個樂隊對他們的哺育終身難忘。我還要告訴大家一個數字,連江這兒就不簡單了,一個中學的各級教練有十幾個,但是英國的憶頓公學人家絕對沒有説專幹音樂,忘了別的,人家還學別的呢,但是你知道憶頓公學裏這個學校一個中學裏面,有多少個音樂教師嗎?有70多名音樂教師,它肯定不缺物理教師,不缺英文教師,有70多個音樂教師,它這個音樂到什麼水準,有一個人在臺上唱男高音,我在這兒聽,反正就是我見識短,我這輩子沒聽過唱得這麼好的。一打聽美國奧運會的時候,那個主題歌的領唱就是這位,你就知道音樂到什麼水準了,但是人家不要忘了,在普教系統裏就已經搞出這個東西了,所以普教系統其實無所不能,其實根本就不需要搞什麼少體校,把人家分出去,普教系統完全可以承擔體育教育、音樂教育。

  
主持人:
非常高興請來了梁棟博士,而且他的論文就是三高俱樂部管理的題目,您從這層角度給我們講講。

  
梁棟:
我定的題目就是我國轉型期,社會轉型期足球後備人才培養可持續發展,副標題就是北京三高俱樂部的剖析,我覺得三高俱樂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實際上兩個理論基石就是一個轉型期,我國現在是從過去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化,剛才諸位專家都談到了體制上的問題,原來培養模式的問題都出現了一種變化,現在我們有一種觀點,最後的論文研究現階段培養模式有這麼三種。就現狀來説是三種並存,我不太同意鄭老師説的取締業餘體校,因為畢竟2000年悉尼奧運會,28塊金牌是舉國體制的産物,我覺得不應該這樣蓋棺定論,但是三高所走的路與其説它是走一條立足學校、立足教育系統,培養足球後備人才的探索之路,或者説給大家提出一種思考,我覺得不如説它指明一個方向,它只是方向,而且不是説完全取代。我也希望我們三高基地將來成為中國足球人才的搖籃,從這裡走出更多的博士生,走出更多的國腳,為國爭光。

  
主持人:
説到人大附中很多話題,那麼觀眾朋友可以通過發送短信息留言到968866和我們一起來交流,那麼現在有一位觀眾朋友手機尾號是4757的觀眾朋友們,想問問在座的二位,他們二位恐怕也是活生生的例子,觀眾想問,人大附中足球隊當中有多少小球員能夠走上職業足球這條路?其實我們剛才提到的劉英和劉景濤在職業隊當中、國家隊當中都有一席之地,但是,你們二位選擇了另外一條道路,並沒有走職業足球這樣一條路,你們二位怎麼想的?

  
宋剛:
我覺得剛才王強説的很有道理,他們走的路對於他們來講,可能更能發揮他們的個人價值,對於我們來講,可能我們這麼走更能發揮我們自己這種價值,並不是説誰走的路是對的,是錯的,可能對於劉英來講,那麼選擇就是對的,你要把我放在那兒,可能就是不對的。就是要依據大家本身的素質,你本身的潛質和你將來的發展能夠成就事業可能是不一樣的,所以像王強這樣的,他就覺得自己可能應該再去讀書,讀完書以後,可能更適合發展,自己都會對自己有一個判斷。我想這種判斷大部分在家長、在老師的指導下,一般不會走偏的。

  
葉鶴榮:
原來李老師老跟我們講,一個是,做一個好人,然後是做一名好學生,最後做一名好運動員,這是“三高”。我覺得做一個好人這是必須要達到的,然後做一名好學生,這也是我們三高俱樂部一個重點的培養方面,如果你最後不能到職業隊去踢球,你還能夠用自己學習的知識為社會做貢獻,自己也能夠很好地生活,我覺得俱樂部“三高”的方向是必須要堅持下去的。

  
主持人:
確實我們説起的話題是非常深的一個話題,也許涉及方方面面非常廣,也許光人大附中一個學校回答不了這樣一個問題,但是我覺得給我們一個中心啟發,就是説人大附中三高俱樂部提出了“三高”,其實就是希望將來能夠看到更多的更高的這樣的學校,我們也希望將來在中國的體壇上,能夠看到更多的博士球星和球星博士。那麼也感謝觀眾朋友收看今天的《五環夜話》節目,下周同一時間再見!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