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電視指南 |  體育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國家地理 |  生活頻道 |  視聽在線

內容介紹     精彩劇照         



天下糧倉:細節放光芒


  《天下糧倉》自播出以來的收視率可謂一波三折:一個較好的開局,首播當天在北京地區的收視率達到7.7%;播了五六天后,受到《黑洞》的衝擊一度下降到5%左右;如今,收視率明顯上升,達到九點多個百分點。看過《天下糧倉》的觀眾,儘管會有種種不同的看法,比如覺得開篇有些過於鮮血淋漓、人物關係複雜、頭緒多等,但可能都會記住這樣的幾個細節:筷子浮起,人頭落地;米河對著自己的影子自言自語;被劉統勳錯殺的沈石咬下了自己手上的肉給親娘吃等等。

  浙江廣播電視局是該劇的製作單位之一,副局長程蔚東認為,電視連續劇的片段效應比整體效果更為重要。《天下糧倉》中的不少片段都可以取名,像“粥棚錯殺”、“士餓三日”、“閣樓對影”、“沙填倉鼠”、“火龍燒倉”、“陰兵借糧”等等。當然,強調良好的片段效應是為了突出整體效應,這一點應當不會引起歧義。

  編劇高鋒曾經説:我太看重細節了,有時會為一個精彩的細節設計一場戲,甚至延續成一集戲。像“筷子浮起,人頭落地”一節就是最好的詮釋。細節,細節,最後還是細節。這就是《天下糧倉》在這方面進行的探索。

  將細節的重要性上升到如此高度是否值得呢?北京廣播學院文藝係的張鳳鑄教授認為很有道理。他説,故事好編、細節難求,細節是串聯情節的珍珠。至於為什麼要將故事設計得如此複雜,他認為主要有三種原因,一是出於懸念的要求,受話本和章回小説的影響,我國有講故事的傳統;其次是審美的要求,不設置懸念,觀眾就不愛看;第三,故事複雜、線索交叉,電視劇的集數也就多了,這對於廣告投入和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方面都較有好處。

  清華大學傳播係的霍志靜先生説,《天下糧倉》雖然劇情表現的只是一件看來很平常的歷史事件,無非是朝廷官員在辦運官糧時的營私舞弊之事,31集電視劇中也沒有太多時間的跨度,但正因為它的切入點很小,才有可能把權力較量和爭鬥的微妙細節原原本本地展示出來,而在這些細節背後,在支撐它們的,是那些性格、品質和性情殊異的人物:生命的存在正是在這些細緻入微的刻畫中被我們真實地體察到的。 (北京青年報 劉江華)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