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電視指南 |  體育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國家地理 |  生活頻道 |  視聽在線

首頁     群眾獎評選     評選參考名冊     體育獎介紹     評選標準     專業獎評選流程         



帖亞娜採訪札記


  2001年11月16 日 星期五 晴

  在中國乒乓球隊採訪了大半天,回家準備準備,我和攝像就登上了去上海的飛機,到華東理工大學採訪大運會乒乓球女單冠軍帖亞娜。這個名字我在大運會召開的時候倒聽説過,只知道有個大學生拿了女單金牌,沒想到幾個月後我領到了她的選題。

  飛機晚點再加上出租車不認識路,等我們到了華東理工大學,已經是當天晚上11點多了,帖亞娜的教練臧玉英在賓館裏足足等了一個多小時。安頓好之後,臧教練堅持要帶我們去訓練場看看。

  深夜裏的華東理工大學乒乓館,人朦朧、月朦朧、館朦朧,因此我印象朦朧,只覺得這個館的規模雖然不及國家隊訓練館,但它的各項設施已經相當的完備了。

  2001年11月17日 星期六 晴

  剛一進入訓練館,我就震驚于眼前的訓練場面:從七八歲的孩子到二十多歲的青年,正在二三十張乒乓球臺上捉對廝殺,在初冬的上海我腦子裏竟然冒出了“熱火朝天”這個俗詞。這和國家隊的訓練肯定沒法比,但這裡的場面卻更有生氣、更有激情。

  臧玉英教練走過來,指了指場中的一位紅衣女孩,囑咐了一句:“你們別影響她訓練。”這時候我才總算是見到了帖亞娜本人,可惜還不能接近,只好讓攝像先拍些訓練空鏡。

  中午,我才有機會和帖亞娜聊了幾句,約好晚上訓練結束後採訪。

  對帖亞娜的最初了解,大多是靠這一天觀察她的訓練得來的。作為外行,我看不出她的訓練與別人有什麼本質不同,只覺得她的狀態比較放鬆;另外帖亞娜在訓練場上與教練、與隊友都相處得很自然、很和諧,絲毫看不出榮譽給她帶來什麼變化。於是我和攝像商量著設計了一組鏡頭,當天晚上十點把帖亞娜約進了訓練館……

  在後期編輯的時候,我特意強化了這一組鏡頭的效果:環境被弱化,在黑色的背景下,一身紅色運動裝的帖亞娜獨自一人發球、推擋、扣殺。我特別想通過這組鏡頭來表現帖亞娜的與眾不同,畢竟在獲得提名的幾十運動員當中,只有她沒有國家隊的背景。

  2001年11月18日 星期日 晴

  這天除了幫同事代拍了兩個採訪,剩下的時間就是在乒乓館裏幹些諸如拍獎狀之類的外圍工作,因為頭天臧教練就打了招呼:“你們今天拍得不少了,週一還有一天哪,明天就歇歇吧。”我知道臧教練是想讓帖亞娜能夠安心地訓練,因為在大學裏只有週六週日可以全天訓練。

  其實,這一次上海之行,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帖亞娜,反倒是這位臧玉英教練。臧教練是華東理工大學體育係的副教授,隊員們都不叫她教練或指導,而是按學校的規矩叫她臧老師。臧老師個頭不高、齊耳短髮,整天都是一身運動服,腳踩球鞋、身背雙肩包。這身裝束非常適合臧老師的生活節奏,她每天從早忙到晚,從隊員的生活學習、球隊的訓練比賽、場館的保養維護到拉贊助,她都事必躬親。象帖亞娜這幾個運動員的訓練她還要親自抓……就因為工作忙,本來早就有資格申報教授職稱的臧老師,到現在還沒有晉級。

  我想,帖亞娜的成功不僅是對她本人,也是對臧老師多年努力的一種肯定,這種肯定可能比職稱獎金更讓人珍視。

  2001年11月19日 星期一 晴

  最後一天採訪,我們拍攝了帖亞娜在校園裏的學習和生活。就是在這個校園裏,帖亞娜從一個鄭州隊的選手成長為大學生運動會的世界冠軍。我至今還記得那天帖亞娜的班主任説的一句話:她奪冠證明體育與高校結合是一條非常好的路子。我無法判斷這句話的是與非,但是每當想起這句話,我腦海裏都會浮現出華東理工大學乒乓館裏那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訓練場面。

  2002年2月17日 星期日 晴

  本來,我拍攝這個片子的時候,帖亞娜是年度最佳新人獎的候選人;當片子編輯的時候,組委會經過核實,把帖亞娜重新劃定為年度最佳女運動員的候選人,和王楠、大楊揚等人競爭,這一變化讓我心裏實在沒底,就忙著打電話到上海解釋。臧教練的一席話讓我一下釋然,她説:“提名對我們本身就是一種肯定,對帖亞娜就是一種榮譽。”(曹踶)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