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人物期刊(2002下半年)     臺前幕後     經典回訪     人物檢索     主持人專欄         



蔡鍔:今生貢獻社會


  1951年,梅蘭芳劇團到瀋陽演出時,收到一封來信,發信人署名:“張洗非”,要求與梅蘭芳會見。不久梅蘭芳見到了張洗非,他們談話的內容正是有關蔡鍔的。實際上張洗非就是筱鳳仙。十五歲時她遇到了蔡鍔。這個獨特的男性極大的影響了她的人生歷程。他們之間的情感歷程成為整個中國傳頌的故事,故事的主題就是青樓女子筱鳳仙與蔡鍔執著的愛情。

  然而蔡鍔真正執著的並非兒女私情,在他短暫的生命中最關注的是國家利益,蔡鍔的一生幾乎全部圍繞著一個非凡的目標,那就是推翻封建政府,建立共和國。

  他一生短短的34年中,完成了一件大事,也就是在他33歲的時候,發動了護國戰爭,逼袁世凱下臺。在當時老百姓的眼裏,蔡鍔是一個光芒萬丈的名字,人們很難想象一位傑出的軍事家的理性邏輯和他的本能與情感會相互和諧,在國家利益面前,他曾説,今生貢獻社會,要比自我輝煌更重要。而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表現出一種非凡的人格和才能。

  少年時期的蔡鍔很有文采,在他十三歲時,就應“院試”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中了“秀才”。他是家鄉邵陽保青府有名的神童。

  1915年是蔡鍔的很短的生命歷程中最重要的一年。這時候中華民國剛剛成立了四年。蔡鍔33歲。兩年前他從雲南來到北京。

  此時,中華民國的大總統是袁世凱,他所領導的北洋軍已經擊敗了發動二次革命的南方革命黨人的軍隊,革命領袖孫中山和黃興被迫流亡海外。整個中國幾乎都被袁世凱控制著。

  袁世凱把掌握雲南軍政大權的蔡鍔調入北京,此前蔡鍔留學日本,曾經是士官學校的高材生,早在1906年秋天袁世凱第一次見到他時,24歲的蔡鍔已經是清政府軍隊中最年輕的軍事演習中央評判官。5年以後蔡鍔光復雲南,並被推舉為雲南都督。蔡鍔進京後袁世凱授予他各種頭銜,而蔡鍔也在很多公開場合發表了自己對袁世凱的看法,他認為袁世凱有能力整頓軍政、振興國家。他希望輔佐這位看起來很有手段的第二任民國總統。

  1915年初的北京,人們在傳説日本要中國接受一些不合理的條約。當時的報紙紛紛刊載了這些消息。聽到消息以後,蔡鍔制定了對日作戰計劃。作為留學日本士官學校最傑出的學生,他曾經被媒體稱為“中國士官三傑”之一。他曾説為求中國獨立自由,必須至少戰勝一個帝國主義國家。他把作戰計劃交給了袁世凱。

  此時在太平洋的另一端,美國政府為了慶祝巴拿馬運河的竣工,舉辦了規模盛大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將近有1900萬人云集在地震後重建的舊金山,目睹了盛大的博覽會,在博覽會上,中國參展團獲得各類獎章1200多枚,其中金牌258枚,這次的獲獎一度刺激了中國的實業發展,在國內,許多行業都呈現出新的氣象,很多跡象表明中國似乎要進入一個百廢將興的時代。

  但是事情並沒有向人們預期的方向發展。時隔不久,日本的駐華公使日置益代表日本政府向袁世凱當面遞交了一份照會,照會提出了合辦警察、兵工廠等二十一項無理要求,而且這份文件被書寫在印有日本武士刀和機關槍圖案的水印紙上。這份照會被後來的人們稱為《二十一條》。這件事情很快被作為頭條新聞在全國傳播開來,各地迅速掀起了反日浪潮。1915年五月七號,日本人向袁世凱政府發出了最後通牒,公然以武力相威脅。五月八日,袁世凱決定接受日本提出的要求,五月二十五日陸振祥在條約上正式簽字。事後,袁世凱在公開場合表現出悲痛的狀態,表示要臥薪嘗膽。同時他還宣稱這是一次成功的外交行動……

  請收看6月18日 22:50 CCTV 科教頻道《人物》欄目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