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本週內容     欄目介紹     主創人員     創作隨筆     精彩回顧         



今説孔子(上)


  我們中國人,中國字,中國畫,中藥,中國樂器,東方文化,受東方思想所支配的儒道墨法,中世紀傳的佛教,後來的基督教,這一切的主要思想又是儒家思想,儒家的創始人的主要代表就是孔子。

  如果從世界文化發展來看,孔子可以算得上是對整個人類文化發展起到很大作用的一個偉人。對整個人類文化發展影響最大的可以説是四個思潮:一個是基督教,一個是佛教,一個是伊斯蘭教,還有一個就是孔子創立的儒學。儒學的影響從時間上來講比基督教、伊斯蘭教都要早,比釋迦牟尼略晚一點,從它影響的廣泛程度來講,在中國和東亞地區,還有全世界華人算起來是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還要多一點,所以説孔子可以説和基督,釋迦牟尼,穆罕默德並列的一個世界文化偉人。

  在先秦時代,是中國思想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也可以説是中國思想史一個黃金時代,孔子可以説是這個時代的集大成者,他是比較多方面地繼承了先秦中國諸子百家很多的思想,他是中國思想史黃金時期的代表,所以他的思想才能一直影響到現在,而且他還必然會影響到我們的今後。

  這是人們在曲阜看到的一些孔子像,説不上高大,也不雄偉,就像一個默默望著你的鄰家老人,平易、祥和。或許因為這個老人以後成為了一個民族的聖人,他的出生也就蒙上了傳奇色彩。

  孔子的父親叔梁紇生活于春秋時期,是魯國有名的武士。那是在魯襄公十年,一次諸侯會戰,魯國軍隊被困在一座城中,是叔梁紇用雙手托起關閉的懸門,救出了魯國軍隊。從此他以勇力聞名于諸侯。

  一代驍將,雖年過七十,卻盼望有個健壯的兒子,於是他娶了十七歲的姑娘顏徵在。相傳孔子的母親在由娘家回家途中臨産,曠野中找不到人家,便在這個山洞內生下了孔子。

  公元前五百五十一年九月,周朝的魯國陬邑(即曲阜),一聲嘹亮的啼哭打破了寂靜的山野。誰會想到呢,這個孩子,日後竟成為聖人。欣喜的父母因“禱于尼丘得孔子”,所以索性給孩子起名叫孔丘。曲阜尼山原名尼丘山,後人尊崇孔子,便改稱尼山,還把孔子出生的山洞尊稱為“夫子洞”。

  年老的父親不久便撒手人寰,家境一下子敗落了。“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貧寒的生活反而激發了孔子的上進心,他“十有五而志於學”。從此孔子在一生中都沒有停止過學習,全面掌握了禮節、音樂、射箭、駕車、書寫、計算這被世人稱之為“六藝”的知識。三十歲時的孔子,就以博學多才聞名於世,連魯昭公都尊敬地稱他為“夫子”、“聖人”。就這樣,“孔子”的名字開始傳遍,並傳出了魯國。

  雖然魯昭公尊孔子為“夫子”、“聖人”,但始終對他抱著一種若即若離、敬而遠之的態度。説起來,孔子一生中真正參與政治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四年,官至大司寇。這張畫像上的孔子,雙目圓睜,嫉惡如仇,似乎和人們想象中孔子溫文爾雅的樣子大相徑庭。其實它很形象,身為最高司法長官,孔子愛憎分明,政績卓著。但由於和魯君政見不和,五十五歲時,孔子乾脆挂官而去,開始了週游列國。

  倔強的孔子認為:一隻鳥能挑選一棵樹,而樹不能挑選過往的鳥。所以週游列國,想找一位能重用他的君主來實現他“仁者愛人”、“仁政”的社會理想。卻不料,樹也是能挑選鳥的,就是沒有一棵樹肯要他這只姓孔名丘的鳥。

  東奔西走十四年,這位精疲力竭的老人,吃盡苦頭,無果而終。返回魯國後,雖被尊稱為“國老”,卻依然不受重用。公元前四百七十九年,他懷著滿腔遺憾,離開了那個在他看來“禮崩樂壞“的世界。孔子走了,但他的思想卻成為人類思想史上最具有生命力的思想,影響著我們的過去、現在、甚至是將來。

  一個諾貝爾得獎者説過 :人類要想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 必須回到兩千五百多年前從孔子那裏吸取智慧 。

  孔子一生中最主要提倡的或者説他思想中最精華的部分: 一個字仁。

  這個“仁”一般的意義上説:人道主義, 愛人, 關心人, 尊重人,體貼人, 支持人。把它再提升一步是積極的,奮發的,忘我的精神,再把它提高到世界觀的水平,仁是個標準,殺身成仁,不能捨身害人,這是三層意義 。所有的人都抱著這樣的觀點,社會就比較和諧,大家會抱著一種善良的願望處世,社會變得很美好了。仁在政治上就表現在德,仁政德治、仁德治國。

  這裡是孔子設教講學的地方,那麼孔子當年是如何教學授徒的呢?《莊子》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孔子遊乎淄幃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回想起來,該是一幅很生動活潑的畫面,書聲、歌聲溢滿街坊。遠不像以後他的徒子徒孫們,搖頭擺尾、煞有其事,滿嘴“子曰詩云”、“之乎者也”,一付古板迂腐的樣子。孔子在傳授詩書禮樂的同時,也非常重視教導弟子,學習射禦術數等實用技能。政治上的失意,使孔子轉而教育年輕一代,為他們未來治國平天下作準備。從此“萬世師表”伴隨著孔子的名字,歷經千載,聖德猶馨。

  公元前五百二十三年,這一年,孔子進入了 “三十而立”的年齡,魯昭公也准許了他辦私學的請求。當時的教育,完全由官方壟斷,只有貴族子弟才能接受教育。孔子開辦了私學,興辦平民教育,打破了“學在官府”的舊傳統。孔子做事,向來都是從關注人、從仁愛的角度出發。兩千五百年前,在週游列國的途中,一次,陳國國君派兵圍困孔子師徒。絕糧斷水整整五天,企圖用這種方法脅迫孔子。孔子和往常一樣,為弟子們傳詩授禮,撫琴高歌。他説:蘭草的芳香不因處深山不為人知而減弱,什麼時候都要堅持信仰!

  堅持培養君子,是孔子至死不渝的目標。在當時,“君子”一詞原意指貴族子弟,但孔子認為做人有仁義就是君子,經過努力人人都能達到。謙恭有禮、品格高尚的顏回,比孔子小三十歲。他家境貧寒卻最好學。每天,家住陋巷的顏回只不過吃一竹籃子飯、喝一瓢清湯,換了別人,恐怕早就憂愁的不得了,然而顏回卻不改變他求學的快樂,安貧樂道。孔子不止一次地讚譽:賢哉,回也!在他看來,好學不只是唸書或博聞強記,還要和道德實踐相結合,這才是真正的君子。孔子吸引了數千弟子聞風影從、心悅誠服。他們或出仕從政,或收徒教學,繼續傳播孔子思想,不僅對儒家學派的形成與發展、對孔子思想的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對以後的中國教育産生了巨大的影響。

  他的弟子問他,老師你為什麼不去從政呢,孔子説:我把這些道德、孝、悌傳授給大家。就會影響到從政的人,施于有政,這個就是為政。他是最早辦私學的。但是這個思想影響遠遠超過了私學,變成了歷代王朝都很重視教育,把它變成一個政府的行為。

  這座古柏高聳、深幽雅靜的院落佔地面積近兩萬平方米,它舊名曰“講堂”,因“泗水經其北,洙水帶其南”,所以後人另起名叫洙泗書院。今天,我們來到這裡,在空曠和安靜中,一種巨大的寂寥瀰漫在書院的每一個角落。遙想當年週游列國、無功而返的孔子,來到這裡後,又該是怎樣的一種心境?魯哀公召見了回國的孔子,虛情假意地問政于他。在這位老人坦陳為君之道的時候,絲毫沒有發現國君的臉色越來越難看。最後,魯哀公對孔子説,國家急需有仁德的年輕人,希望夫子多薦賢人。這聽上去合情合理的話,一下子潑滅了孔子為國效力的熱情。即使這樣,我們從“自衛返魯,於此刪詩、序書、定禮樂、係周易”的歷史記載中,看到的還是一個堅韌不拔的老年孔子。他不會被失意擊垮,他要把他的思想光芒射向更遠的地方。走進書院,迎面而來、前後三間單檐灰瓦懸山頂的房屋就是真正意義上的講堂了。我們面前的這個講堂,大概也是中國歷史上使用率最低的講堂了。兩千五百年前,也就是在以後被尊為聖人的孔子講學之後,就再也沒人敢在這裡開講了。這恐怕也不符合孔子倡導的“有教無類”、開放辦教育的初衷。如今看上去寂寥的講堂怕是不會記得歷史,可歷史斷然忘不了它,忘不了它給歷史帶來的震撼。孔子的教育思想,讓後來者茅塞頓開,從此中國古代文化書院教育就延綿不絕了。

  在走出洙泗書院的時候,很容易,我們就聯想起有“瀟湘洙泗”美譽的岳麓書院。從岳麓書院這個“千年學府”的興盛,映照出了洙泗遺風的發揚光大。

  當時的書院真是盛極一時,竟出現了“座不能容”、“飲馬池水立涸”的盛況。連當時最大的學者朱熹也兩度在這裡講學。孔子積極入世的思想在這裡演化成了“經世致用”、“兼收並蓄”的學風,許許多多仁人志士從岳麓書院走了出來。翻翻近代史,就能在這裡看到魏源、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黃興等人的身影。在他們身上,孔子及歷代儒家傑出人物所倡導、追求的對國家和社會的高度責任感、使命感和凝聚力得到了充分的印證。

  曲阜書院很多,曲阜市旁邊最近的一個鄉叫書院鄉,現在叫書院鎮。為什麼叫書院鎮。因為它有洙泗書院,洙泗書院所在的地方叫書院鎮。曲阜古代過去四大書院,除洙泗書院以外,孔子誕生的地方尼山,有尼山書院。就在尼山孔廟後面,孔子做春秋的地方,叫春秋書院;孔子當年曾經演易的地方,曲阜城北,有個石門書院,現在是國家森林公園,正在開發。

  説起四書五經來,五經是詩、禮、易、春秋、尚書,四書就是四大聖人的主要著作。論語、大學、中庸、孟子這四書,自從朱熹編輯以後,從南宋以後元、明、清,一直成為歷代王朝官定的、法定的必讀物。

  今天,人們把《論語》裏代表孔子重要思想的“仁”、“德”鐫刻成倣古銅鼎,古樸厚重、意味深長。

  讓我們的思緒再回到兩千五百年前:深受諸侯戰亂之苦,魯國大片田地荒蕪。此情此景,孔子和弟子們心潮難平。好武的子路説:我要率領軍隊,殺死敵人。好辯的子貢説:我要陣前遊説,使敵人退兵。好學的顏回説:我希望輔佐賢明的國君,讓國家富強,永無戰爭,人民平安。孔子聽呆了,説顏回才真正理解我,他有多麼崇高的道德理想啊!穿過了千年,我們從孔子師生的對話中,開始理解了孔子仁政的真諦。在曲阜市中心,有一個《論語》碑苑,每年都有許多人品評這些由精工良匠、漢字名家創作的碑刻。出於尊敬,觀瞻的人們都屏聲靜氣。在這裡我們讀到了一則《論語》中的故事:子貢曾問孔子,我自己是怎樣的人?孔子説你好比是廟宇裏盛糧食的器皿瑚璉,很尊貴。子貢喜形於色。孔子説:君子不器!人不要象器皿那樣,只有一樣用途。孔子的這種教育理念,不就是我們今天大學教育注重培養“複合型”人才的歷史淵源嗎?

  絡繹不絕的旅遊者,來自四面八方,不計年齡、不計國籍,一樣的興致勃勃。對他們而言,參拜孔子的故鄉已是求知之旅。我們看到這些黃頭髮、藍眼睛的異域客人,他們為什麼身著這樣的服裝?原來出於對孔子的敬意,他們特地換上了古代學生服,恭恭敬敬在杏壇前拜師求教。倘若孔子目睹此情此景,會有何感慨呢?

  《論語》大概最早傳到就是朝鮮半島。當時,從朝鮮半島傳到日本,傳到日本大概是在公元二百八十三年,傳過去以後,很快就變成了它們一種政治的主導思想. 在近代,日本走向近代工業化的道路。澀澤榮一被日本認為是近代企業家之父,他經營得非常有成就。而他自己總結,取得成就得益於遵守孔子的教導。他專門寫了一本書叫做《論語和算盤》。西方傳過去比較晚一點。大概在十六世紀傳過去的。論語主要是對當時西方的啟蒙學者發生了比較大的影響,他們從孔子的思想,從中國的傳統思想,吸取了很重要的東西,來構造他們的啟蒙思想,當時像伏爾泰,他就很推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正如中國傳統文化,有精華有糟粕一樣。儒家思想同樣也有精華部分,糟粕部分。吸取其民族性的精華,剔除其封建的糟粕,這是我們的任務。封建糟粕,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現在不能用的,堅決不要。那種閃耀著人的智慧光輝的,像學而時習之,知之為知之,可以不用改造就可以用。我們現在看孔子思想和儒家思想,要看它兩重性,一方面我們要看到它有時代性,但是又要看到它有普遍性這一面。然後把它時代性的東西擯棄掉,給它賦予現代的時代精神。舉個例子,比如司馬遷有一句話很有名,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是一個普遍的道理。毛澤東在下面加一句,為人民而死就重於泰山,替剝削人民,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輕於鴻毛。就賦予了一種新的時代的含義。

  這就是推陳出新。就是把普遍意義的精神,精華提煉出來,然後用在現代,賦予它現代精神,這就是我們對待孔子思想也好,對傳統思想也好,一個基本的態度,一個基本的做法。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