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講述《講述》的故事     欄目介紹     主創人員     訪問人檔案         



片警鄭喜梅(2月26日)


  這天是小區裏的大齡男青年張聲報結婚大喜的日子,左鄰右舍一大早都出來了,盼著能早點看看這個窮小子的俊媳婦。沒想到新娘快到了,新郎張聲報卻不見了。這可急壞了大媽、大嫂們,更急壞了管區民警鄭喜梅。鄭喜梅是張聲報的什麼人?她為什麼著急?

  一、急救問題青年的姻緣

  今年52歲的鄭州市管城區二里崗派出所社區民警(人稱片警)鄭喜梅,與張聲報既不沾親又不帶故,鄭喜梅著急是因為張聲報的女朋友是她張羅著介紹的;而張聲報是她管段轄區裏的一個特殊的居民,幫張聲報結婚成家是她的一項特殊任務。

  張聲報是小區裏的老大難,從小沒了娘,父親重新組織了家庭後,對他又疏于管理,他經常跟社會上的閒雜人員混在一起,染上了一些毛病,被派出所處理過多次,一直到二十四、五歲也沒找到對象。

  為張聲報娶媳婦的事鄭喜梅沒少操心。當初鄭喜梅找張聲報的樓長説:張大娘,咱們要幫張聲報解決點實際困難。能不能給他介紹一個對象,穩住他的心。張大娘説:難呵,像他這樣的誰要呢?鄭喜梅和張大娘商量後,就各自四處尋找合適的對象。後來根據一個鄰居提供的情況,按照他給的地址,鄭喜梅騎自行車載著張大娘,跑了30多裏路到鄭州三十里鋪的一個村子裏,費了好大的勁找到那戶人家談了個把小時,鄭喜梅對那姑娘的長相等各方面都覺得滿意,她向姑娘介紹了張聲報的情況後,當即就帶著姑娘一塊乘公共汽車到張大娘家裏,把張聲報叫來與姑娘見面。經鄭喜梅牽線搭橋,兩人很快定了婚。

  可誰也沒想到在這準備舉行婚禮的節骨眼上,卻四處找不到張聲報的人。眼看時間快要到了,急得鄭喜梅到鄭州市各個公安分局和派出所去打聽詢問。一查,張聲報進了看守所。他是舊病復發,在鄭州市38路汽車上想掏人家的包,被逮住當時就直接給關起來了。

  張聲報進了看守所,眼看這門婚事就要泡湯,鄭喜梅心急火燎地馬上趕到幾十里外的看守所,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原來是張聲報跟他媽説結婚的事時,他媽説:現在還不具備給你結婚的條件,別説是傢具,就連被子我都套不起。沒辦法,後來把他窗戶上的一塊五尺長的花布窗簾給他做了個被面。僅有一床被面結婚是遠不夠的,於是張聲報為了籌備結婚物品,鋌而走險進了看守所。

  了解了情況後,鄭喜梅一面讓人按計劃去迎接新娘,一面向所長彙報。根據鄭喜梅的請求,派出所領導對張聲報予以特別處理。鄭喜梅把張聲報帶回了家,又到商店買了一床被子送到張聲報家,算是幫張聲報把婚事辦了。

  張聲報的婚是結了,但鄭喜梅擔心張聲報沒有穩定的收入,還有可能重蹈覆轍。鄭喜梅對張聲報説:你放心,不管好賴,我一定想辦法幫你找個工作。

  話是這麼説,可找工作非常困難。社會上很多有技術、品質好的下崗職工都找不到工作,何況張聲報還是個問題青年。鄭喜梅三番五次地到火車東站找服務公司的王應離經理,請他一定幫忙給張聲報提供一個工作崗位。沒多久,張聲報就成為東站服務公司的職工了。

  張聲報結了婚有了工作,雖然工資不高,維持生活卻沒問題。從此張聲報徹底改掉了原來的毛病,社區裏的治安工作多了一個安定的因素。

  二、丟車大案引發的思考

  鄭喜梅是個熱心人,像張聲報這樣本不歸她管的事,她知道了就主動找上門去管。鄭喜梅所管的小區位於鄭州東部的城鄉結合部,人口3000多人。由於她辛勤、出色的工作,小區裏的治安情況良好。

  可23年前,鄭喜梅剛到小區當民警時,小區裏不但治安情況混亂,群眾還不配合她的工作。為此,她沒少掉眼淚。有一次,她的管轄區的一個大院裏,在一個夜晚就有36輛自行車、兩輛摩托車被盜。第二天她到群眾中去了解情況時,人們的七嘴八舌簡直讓她無地自容——

  “警察都是幹啥吃的?白吃飯不管事!”

  “夜裏沒警察值班嗎?三、四十輛車要開輛汽車來才運得走哇!警察一點都沒覺察嗎?”

  “一晚上就丟了這麼多車,往後恐怕連生命也沒保證了。”

  ……亂糟糟的一片埋怨聲。

  鄭喜梅耐著性子在這些閒言碎語中進行仔細調查。有群眾反映:石化路家屬院的張某某,每天夜裏都回家很晚,不知他能否提供一點線索。

  於是鄭喜梅去張某某家了解情況,敲了半天,小張才開門,沒頭沒腦地説了句:“問啥事呀?找別人問去!”“咣當”一聲關了門。鄭喜梅吃了個閉門羹,為了解情況把案子破了,鄭喜梅仍耐著性子繼續敲門。小張又把門打開了,一臉的不耐煩:“問啥問啥?我就是知道也不跟你們説!走吧走吧!”嘭!門又關上了。

  小張不願提供情況,鄭喜梅也不能勉強他。這頭行不通換一頭吧,她毫不泄氣地仍早出晚歸地尋找其他線索。

  經過鄭喜梅和她的戰友們沒日沒夜地奔波忙碌,第七天,這個盜竊自行車、摩托車的案子破了。車是咋從院子裏被偷出去的呢?原來這是個盜竊團夥分工作案。兩人翻墻進院,用繩子拴上自行車、摩托車,兩人站在墻頭上拉著繩子往上提,拴繩子的兩人還在底下幫忙往上托,墻外還有人負責接應……就這樣,一個家屬大院一晚上丟了36輛自行車、兩輛摩托車。這麼大的動作,不可能沒人看到,但居民們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事發時視而不見;事後又不願提供線索,不然案子早破了。

  通過這個案子,鄭喜梅感到轄區治安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依靠群眾的支持。

  從那以後,只要居民群眾找鄭喜梅辦事,或是她知道群眾有什麼困難,有什麼事需要幫助的時候,她都熱情接待、熱心辦理,並不是因為自己是戶籍警就只管戶口問題。

  三、真情正改變著這裡

  鄭喜梅不僅把保證社區治安,使社區裏有一個良好的環境,當作是自己的份內工作,就連婆媳不合、夫妻關係不好、個別居民不交水費、有些刺兒頭不服從居委會的管理等等,在別人看來都是與警察無關的一些瑣事,她都管。

  有一次,鄭喜梅到一個叫沈菊妞老太太家核對戶口。老太太家窄小昏暗、臟亂不堪,一進屋裏,一股嗆人的味道撲鼻而來,熏得人簡直難以透氣。沈老太像是慌了手腳似的茫然無措:哎呀,閨女,瞧我這屋裏亂的,連個坐的地方也沒有,凳子也沒有一張。老太太從枕頭下拿出一個床單墊在床邊,讓鄭喜梅坐。鄭喜梅與沈老太嘮著家常,得知老太無兒無女,整天推著手推車靠拾廢品維持生活,每天只吃兩頓飯,她心裏非常難過。從這以後,鄭喜梅經常去看望沈老太,順便帶些新鮮蔬菜和餃子給沈老太吃;看到沈老太連雞蛋都吃不上,又不時地給沈老太送三、五斤雞蛋去。有時鄭喜梅還為沈老太洗衣,收拾房間。

  還有社區裏的沈慧蘭、周美雲老人,以及雙目失明的殘疾人王金鈴等,鄭喜梅都是用這種關心、照料她們生活的方式去幫助她們。

  原來的小區四通八達,不便於管理,經常發生被盜案件。鄭喜梅自己出錢修補了小區的院墻,實現了全封閉管理;還發動居民成立了義務巡邏隊,專門負責維護本社區的治安,極大地改善了社區的治安環境,受到了社區群眾的一致讚賞。

  人都是有感情的。你對別人奉獻出真心,別人也對你回報以真情。鄭喜梅真心實意地對待社區群眾,居民們也都理解了鄭喜梅,從自己內心裏對鄭喜梅予以回報。這種回報不是一分,而是加倍甚至是更多。只要鄭喜梅到社區裏把有關工作佈置下去,社區的居民群眾都非常配合地跟著她幹。

  有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鄭喜梅的工作就好做多了。就在小區的環境和治安悄悄發生變化時,鄭喜梅的家庭也發生了變化。

  四、活地圖上快速找案犯

  一天深夜,鄭喜梅的丈夫向剛剛回家的鄭喜梅大發雷霆,夫妻間第一次動了手。丈夫對鄭喜梅抱怨説:“你沒日沒夜的工作我理解,可你也不能不顧家庭,家裏沒有女人的日子我已經過夠了,咱倆還是離婚吧?”鄭喜梅説:“我做錯了什麼嗎?”“你沒做錯什麼,你這個人也不錯,但我們再也不能這樣過下去了……”

  鄭喜梅的丈夫是鄭州火車東站職工,當年兩人戀愛6年才結婚。自從鄭喜梅當了管區民警後,帶孩子、做家務就由丈夫一人包了。不但丈夫對鄭喜梅有意見,女兒對媽媽也有意見。

  女兒小時,每每看到別的女孩子頭上編著辮子或扎著綢子,就羨慕得向媽媽訴説。鄭喜梅每次聽了都安慰女兒説:好好,明天我給你梳辮子扎綢子。然而鄭喜梅忙得根本沒時間為女兒做這些,第二天早上女兒醒來時,她已出門去工作了。女兒的頭一直都是爸爸給梳的。

  鄭喜梅的丈夫那時只會用梳子隨便給女兒梳幾下,再用根橡皮筋把頭髮一扎,像個“炮捻子”似的朝天直豎著。女兒一照鏡子:醜死了!一把將皮筋拽了下來。現在想來,女兒説:我那時要求並不高,沒像別的小朋友那樣,希望爸爸媽媽帶著到什麼好玩的地方去玩,只是想讓媽媽給我梳個好看一點的頭。這種想法在女兒的心裏存留了很長一段時間。就連女兒這麼個小小的要求,鄭喜梅都不能擠出一點時間來滿足她。鄭喜梅含著淚對記者説:我並不是沒有感情,也不是鐵石心腸,我知道家人對我好、對我的工作予以大力支持,這些我都記在心裏,想在退休後給家人進行補償:做最拿手的飯菜,端到他們面前讓他們吃。

  本來鄭喜梅和丈夫的感情挺好的,雖説因為工作經常吵嘴,不過,出了家門一幹工作,鄭喜梅就把家裏的不快拋到了腦後。

  為了便於管理,她把小區裏每家的電話號碼、各人的面貌特徵,甚至綽號都登記在冊,製成了一本本“活地圖”;小區裏的一草一木盡在她的掌握之中。每天傍晚,她都會拿起喇叭在小區裏巡迴廣播。聽到鄭喜梅的喇叭一響,居民們就會三五成群地加入到巡邏隊伍中,幫助維持小區裏的治安秩序。由於大家的支持,現在小區裏很少發案,即便有案子發生,也會在群眾的協助下短時間內偵破。

  2000年夏天的一個早晨,六點多鐘就到了派出所的鄭喜梅接到一個報案:鐵路新村社區發生一起入室搶劫案,搶走現金萬餘元。鄭喜梅和一個社區警務組的民警迅速趕到案發現場。受害人母女倆被搶劫驚嚇得吞吞吐吐、斷斷續續地話也説不利索了。好不容易鄭喜梅才了解了大概情況:早上四點多鐘,正在熟睡中的母女倆,被私闖民宅的不速之客弄醒,威逼著搶走了萬餘元錢。問她們作案者的面貌特徵、口音、當時有關情況等,她們都説不出,只説就著窗戶的微光,看到其中一歹徒約身高一米七,另一個好像喊了聲“仨兒,快走!”再也提供不出其它什麼線索了。

  鄭喜梅回所後顧不上吃飯,拿出她的“活地圖”一家一戶地對照查找。在她的印象中,小名叫“仨兒”的人很多,她先從有劣跡的“仨兒”中挑出十人,框定其中一個嫌疑最大的,一邊立即安排治保主任和治保積極分子予以監視,一邊向所長彙報了情況。當她帶幹警趕去時,嫌疑人家的樓下已被小區居民團團圍住,嫌疑人在家中束手就擒。由於警民合力,密切協作,一起入室搶劫案從報案到偵破,僅用了40分鐘。

  當片警20多年,鄭喜梅5次榮立3等功。她所管轄的小區治安非常穩定,成為鄭州市的模範小區。鄭喜梅的工作,改變了小區的落後面貌,也改變了丈夫和女兒的態度:丈夫與她和好了;女兒梅瑩在媽媽的影響下,也成了一名與鄭喜梅一樣的基層民警。

  有關詳情請看今日央視10套21:20《講述》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