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講述《講述》的故事     欄目介紹     主創人員     訪問人檔案         



為了孩子 勇闖險關(2002年9月16日)


  

  今年6月中旬,特大暴雨突然襲擊陜西省南部。洪水肆虐造成陜西34個縣區的500多萬人受災。其中不少孩子在洪水中失去了親人。如何幫助這些孤兒,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為此,陜西《華商報》迅速發起了“一加一”幫助孤兒活動:就是把在洪災中失去雙親,或因為洪災而成為單親兒童的孩子們集結起來,在社會上幫他們找到好心人從而幫助他們完成學業。為了更確切的了解孤兒們的情況,《華商報》隨即派出了5路記者前往災區逐個探訪孤兒們的生活狀況。然而在大洪水中,記者們能夠順利找到這些已被洪水圍困的孩子們嗎?華商報33歲的攝影記者李傑,前往災區參加了這次“一加一”尋找孤兒活動。這短短十幾天的採訪生活,令他終生難忘。

  一、死神攆著他們身後追

  6月19日是李傑和另一位記者計劃驅車前往受災最嚴重的陜西寧陜縣的日子。他們這次尋訪的第一個目標——陜西寧陜縣的四畝地鎮,位於川陜交界處。這裡曾經是一個風景秀麗經濟發達的商貿小鎮。在遭到特大暴雨襲擊後,這個昔日富足美麗的小鎮又會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李傑和同事一到寧陜縣城,就馬上準備出發前往四畝地鎮。但當地宣傳部的負責人告訴他們,洪水已經把路都封死了,目前,沒有一條路可以將他們安全而順利地帶到四畝地鎮,如果他們硬要走那很可能造成人員傷亡。李傑聽了這話,心裏十分著急,他不想就這麼坐等洪水退去,握著手中的照相機,他越發覺得自己此行的任務十分重要,一刻也耽誤不得。所以,在徵求完同事的意見後,他們覺得有必要去各條道路親自看看,以決定下一步該怎麼辦。

  到了現場一看,李傑才明白宣傳部負責人告訴他的話並非危言聳聽。只見眼前的道路已經完全被洪水衝垮了,原來的陽關大道變成了一片汪洋,在水中還有陷入洪水的汽車,被衝垮的橋梁和被沖毀的房屋,甚至還有許多已經被泡糟的木頭。在這樣的道路上行走,隨時都會被洪水吞噬。

  李傑站在已經無法通行的道路旁,一籌莫展。面對著已經被洪水吞沒的道路,他原先的不借助於汽車而徒步走到四畝地鎮的計劃也泡湯了。沒有辦法,李傑和同伴只有再等機會了。

  可誰知就在這尋找孩子的第一天,大雨又開始瓢潑而至。李傑和同行的記者們被下了一夜的大雨困在了寧陜縣城。那裏的情況已經十分糟糕了,既斷了水又斷了電,甚至連通訊都被中斷了。通往四畝地鎮的道路的路況不但沒有改觀,反而更差了。尋訪孩子的行動似乎已經無法進行了。

  李傑在坐立不安之中覺得不能再等了,為了早點到達四畝地鎮,他和同事決定冒一次險,再一次決定步行去四畝地鎮。就在他們要出發的時候,指揮部卻帶來了壞消息,通往四畝地的道路發生了塌方!李傑這次沒有立刻放棄,儘管指揮部的工作人員再三阻攔,他和同事還是出發了。

  李傑和同伴從縣城裏出發,走了大約10公里。就遇到了嚴重的塌方,搶險部門為了不影響道路暢通,決定把道路炸開。看著堵在道中的幾十噸重的石頭,看著搶險隊組織的裝滿炸藥的卡車,李傑和同伴想趁著這個空隙,從石頭縫隙間鑽過去。可就在他們剛剛走過的時候,山體突然又發生塌方,許多碎石伴隨著一些巨石從山上往下落,李傑和同伴慌忙往回跑,石頭滾動的聲音在他們身後隆隆作響,當他們跑到安全地帶時,已被嚇出一身冷汗。

  眼看臨時搶修的便道也已經被沖毀,搶修隊也不許他們再次冒險前進,李傑他們只好暫時退回寧陜縣城。兩次出發兩次受阻,李傑探訪孤兒的行動前景迷茫。

  二 、天大的危險就在腳下

  李傑和同伴返回寧陜縣城後,只得先去文教局了解孤兒們的情況。在洪水發生後,文教局進行過一次調查,掌握了一些資料。所以,李傑和同伴來到文教局準備把能夠蒐集到的情況,都蒐集起來。但是由於通訊不暢,一些在文教局名單上的孤兒他們仍是聯絡不上。李傑雖然擁有了一張孤兒的名單,但是名單上的孤兒的具體情況卻並不清楚。

  李傑覺得自己必須親自到四畝地鎮去一趟,才能把“一加一”幫助孤兒的活動落到實處。可當晚又下了整整一夜的瓢潑大雨,交通已經完全癱瘓。李傑和同事又開始了漫長的等待。可是第二天大雨仍然沒有停的意思,災情變得更加嚴峻:一些地方山體已經開始滑坡,大量的泥石流傾瀉而下。這樣的災情使李傑出發去四畝的計劃幾乎沒有實現的可能。兩天時間已經過去了,李傑和同伴卻連一個孩子都沒有見到,尋訪活動一時間變得更加困難重重。

  李傑和同事們越等越心焦,最後,他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從還沒有完全癱瘓的210國道走,這樣雖然慢一點,但是畢竟有了到達四畝地鎮的希望。從210國道出發的時候,雨仍然下得非常大。210國道建在秦嶺上,從秦嶺穿越過去是非常艱難的。所以這條路也並不好走。

  車子在大山峽谷裏面顛顛簸簸的行進著,由於雨下得太大,汽車前面的擋風玻璃變得十分模糊,擋住了司機的視線,使汽車每行進一米都變得異常危險。但就是這樣,李傑他們的車子還是前進了10多公里。

  汽車繼續開著,前面的路變得越來越難走,甚至整個道路都被洪水衝塌了,連路基也未能倖免。搶修的便道上方的山上正在發洪水,水嘩嘩地從山上衝下來,轉眼之間,李傑乘坐的汽車已經有三分之一被淹沒在洪水中了。汽車在水中堅持走了5、6公里,就在這時,他們又遇到了泥石流。

  由於車子已經很難再往前走了,李傑準備下車探路。可就在這時,危險發生了。李傑以為腳下奔流而過夾代著泥沙和巨石的泥石流並不深。他想趁勢跨過去,但是腳下的泥石流一下子把李傑卷了進去。眼看李傑的身體逐漸被泥石流吞沒,同行的人連忙奮力將他拽住。幾分鐘之間,李傑已經在生死之間走了一遭。

  李傑被幸運地救起後,首先關心的卻是自己的照相機。他拿起已被泥石流泡過的照相機,仔仔細細的擦著,在攝影記者的眼中,照相機就像眼睛一樣寶貴。但直到李傑來到住地時,他才發現自己的胳膊受傷了,腿上還有一條又長又深的口子,血已經把衣服和皮膚粘在了一起。雖然如此,但此時李傑的心情卻是幾天以來最好的,因為經過鍥而不捨的努力以及10多小時的跋涉,他和夥伴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四畝地鎮。

  三、孩子的舉動讓他心酸

  到達四畝地後,李傑將傷口簡單地處理了一下,然後就立刻開始了採訪工作。他們一行人首先來到了四畝地小學。只見小學的籃球場已經完全被洪水淹沒了,在一片泥沙之中,還依稀可見被洪水衝斷的籃球架。

  李傑迅速了解到,在整個陜南災區共有2萬多平方米校舍被沖毀。有七八萬孩子沒有學上。四畝地小學因為地勢比較高,有幸被保存了下來。由於附近幾個鄉鎮的學校都已經被沖毀,目前200多名孩子都集中到了四畝地小學上課。洪水把道路都衝壞了,使許多孩子望著近在咫尺的家卻回不去。唯一可用的交通工具就是用廢舊輪胎做成的小筏子。在四畝地小學,每個老師都要負責幾十個學生的安全,為回不去家的孩子們提供食宿。可老師們自己的食宿問題都還沒有解決,他們幫助孩子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

  李傑和同事的採訪還在繼續,李傑筆記本上的孤兒名單也越來越多。這也令他心裏越來越沉重,僅在四畝地小學,他們就發現了20多個失去父母的孤兒。孩子們的家以及親人都已經被洪水沖走。但是這些孩子仍然還在堅持上學。每次給這些孩子們拍照,李傑的心裏都是酸酸的。他儘量控制著自己有些顫抖的手,把孩子們純真的大眼睛和渴望讀書的殷切表情都記錄在了一張張相紙上。

  學校騰出一間教室給回不去家的女孩子們住,所有的孩子都擠在另一間大教室上課。男孩子們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他們的宿舍就是上課的教室,白天上課,鋪蓋就放在教室的最後一排,晚上,孩子們就把被子鋪在桌子上,大家睡在一起。

  在這些孩子中間,有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叫張志遠。他的舉動給李傑留下了深刻印象。李傑親眼看到張志遠和其它幾個孩子,蹲在地上把那些已經被泥漿浸泡過的圖書撿拾起來,並根據損壞的程度不同,分別加以歸類。再想辦法進行修整。張志遠還告訴李傑,他們當時有幾萬冊圖書都被沖走了,他們要把剩下的圖書保護好,還要想辦法把被洪水沖走的書都找回來。

  看到孩子如此憐惜著這些書,李傑感到一陣心痛,剎那間鼻子發酸了。他更加覺得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

  四、為了她 父女倆有個約定

  為了對“一加一”活動負責,對孩子們負責。每一個孤兒的姓名,年齡和家庭住址都要一一核對無誤。一連幾天,李傑他們都是翻山越嶺地做著這些事。就在採訪進行到第8天的時候,一個特殊孩子的不幸遭遇,引起了李傑的注意。

  這個孩子名叫薛小琴,今年上三年級。在她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因為出了意外而離開了她。後來,她就跟他的伯父生活在一塊兒,相依為命。但是不幸的是這次發洪水她伯父也在洪水中被沖走了。薛小琴又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她只能寄宿在親戚家。李傑在得知薛小琴的遭遇後,決定第二天一早就來學校把她拍下來,讓更多的人來幫助她。

  但不巧的是,訪問薛小琴的前一天晚上洪水又開始氾濫了。晚上12:50,李傑聽見山洪嘩嘩響起來了。到了1:10,河水已經漲得快越過安全線了。李傑用手電照著還在不斷上漲的洪水,心裏只能默默地祈禱。

  在一片漆黑中,李傑心裏還在一直惦念著那個才9歲的名叫薛小琴的女孩。

  第二天,李傑如約來到學校要給薛小琴照相。但是老師告訴他,薛小琴上學的必經之路已經被昨晚的洪水衝垮了。在道路沒有修好之前,這個孩子不可能來上課。而李傑和同伴們也不可能跨過洪水去採訪薛小琴。李傑臉色頓時陰沉起來,他帶著無盡的遺憾,把名單再一次核對清楚才離開。離開的路上,李傑的腦子裏一直翻騰著薛小琴這個名字。

  被李傑一直惦念的薛小琴後來被帶到了西安。還被安排到永紅小學上課,並參加了陜西省電視臺組織的賑災義演活動。她代表所有得到救助的災區的孩子們莊嚴宣誓:我們災區的孩子們,決不辜負你們的希望。我們會用最優秀的成績來報答你們……

  由於李傑近期報道任務繁重,一直未來得及與薛小琴見面,但他始終沒有放棄要見小琴的念頭,他把小琴的遭遇講給自己9歲的女兒聽,女兒聽後淚水漣漣,他們父女倆打算約定一個時間一起去看望小琴。

  華商報派出的5路記者,把5個受災最嚴重的地方都跑遍了。從佛坪到寧陜再到鎮安,一共有153個孩子得到了捐助。從6月19日到29日,李傑在陜西南部受災最嚴重的地方採訪了10天,發回的照片有150多幅,落實到的孤兒有28個。其中許多照片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反響,他用照片講述的孤兒的故事讓許多人伸出了援助之手。

  在遭受到特大洪水的襲擊,校舍幾乎蕩然無存的時候。正安縣永紅小學的學生和老師還堅持在廢墟裏面升國旗上課。在長安縣的一個小學得知永紅小學的情況後,表示願意接收這邊的孩子,讓他們來自己的校舍上課。就是這種血濃于水的精神,才讓孩子們在遭受洪災後依然有書讀,有學上。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