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電視指南 |  體育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國家地理 |  生活頻道 |  視聽在線

首頁     接近北極     圖片新聞     科考歷程     記者簡介     神奇北極         



北極在哪?


  北極在哪呢?記得上小學時,地理課老師教我們如何看地圖,諄諄教導了許多,最終我只牢牢記住一句:“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長大後參加南極考察,人家問我南極究竟在什麼地方,我説一直向南,很遠很遠,一直走到世界的盡頭。

  然而地球是圓的,對於地球這樣一個球體來説,哪算是盡頭呢?於是苦思良久,終於大悟:原來竟如此簡單,南極就在前後左右都是朝北的地方。現在推而論之,如果要問北極在哪兒,那就是前後左右都朝南的地方。當然,這僅僅指的是地理極點而已,也就是地球自轉軸與固體地球麥麵的交點。當你站在極點上,只需原地轉一圈,便可自豪地宣稱“已經環球一週”。

  除了可以很方便地“環球一週”以外,到達極點的人們也有另一個傷腦筋的問題,就是如何確定時間。大家知道,人類把地球按照經度線分成了不同的時區,每15o一個時區,全球共24個時區,每個時區相差1小時。根據約定,從位於180o經線的國際日期變更線的零時起,世界第一個時區就算開始了新的一天。世界各國一般按照各自首都所在時區規定本國的地方時間。例如,北京9月1早晨8點開始上班上課時,巴黎卻剛進入9月1日,恰好是淩晨1點,夜色正濃;而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人們則剛結束8月31日的工作,回到家裏用晚餐,並在餐桌旁議論著孩子們是否做好了明天開學的一切準備。這就是所説的“時差”。

  而對於極點來説,地球所有經線都收攏到了一點,無所謂時區的劃分,也就失去了時間的標準,這的確是一件相當麻煩的事情。由於缺乏共同標準,在極地工作的各國考察隊員只好保留各自國家的地方時間。因此,當我們在南極考察遇到外國人時,一般不問“現在幾點啦”,因為他們的回答往往使人感到莫名其妙。一位美國考察隊員曾這樣描述他們在南極點舉行壘球比賽的情形:“那只小小的壘球一會兒從今天飛到了昨天,一會兒又從昨天飛回今天。”

  其實,人們通常所説的北極並不僅僅限于北極點,而是指北緯66o33′(北極圈)以北的廣大區域,也叫做北極地區。北極地區包括極區北冰洋、邊緣陸地海岸帶及島嶼、北極苔原和最外側的泰加林帶。如果以北極圈作為北極的邊界,北極地區的總面積是21.00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部分佔800萬平方公里。也有一些科學家從物候學角度出發,以7月份平均10℃等溫線(海洋以5℃等溫線)作為北極地區的南界,這樣,北極地區的總面積就擴大為2700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約1200萬平方公里。而如果以植物種類的分佈來劃定北極把全部泰加林帶歸入北極範圍,北極地區的面積就將超過4000萬平方公里。北極地區究竟以何為界,環北極國家的標準也不統一,不過一般人習慣於從地理學角度出發,將北極圈作為北極地區的界線。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