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電視指南 |  體育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國家地理 |  生活頻道 |  視聽在線

首頁     神奇北極     接近北極     圖片新聞     科考歷程     記者簡介         



網站專稿:北極回來話科考(一)


  (央視國際記者王卉11月4日北京報道)隨著五星紅旗在北極斯瓦爾巴群島首府朗伊爾城上空升起,歷時20天的中國伊力特沐林北極科學探險考察隊在北極的考察選址活動也結束了。記者在科考隊返京後的第一時間採訪了中央電視臺赴北極考察隨行記者陳傑。

  陳傑作為中央電視臺赴北極考察的領隊,他談了他的一些感受。這次的北極考察給他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北極的美麗。他説:“以前我們作過許多的科考報道,象三江源科考、古樓蘭科考,尋找野生雙峰駱駝等,這些科考報道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工作環境的艱苦,在新聞報道中我們也常談到的這些。但這次考察,也很辛苦,但我們卻只想説北極的美麗,它的寧靜和純潔,還有天邊升不起來的太陽,都讓我們充滿了渴望。”

  北極對普通人來説還是很遙遠的地方,是一個充滿神奇和美麗的地方,在普通人眼裏,北極可望而不可及。作為隨行記者,他們有幸到了北極,在那個冰天雪地裏,他們用攝像機拍攝到的只是他們工作的一部分,還有很多我們在電視上看不到的東西和故事……

  記者:從電視新聞中我們看到你們每天都有從北極傳回的新聞,在那種工作條件下,你們是怎樣拍攝完成如此多的新聞的?

  陳傑:北極的冰天雪地的確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不便。但我們身邊有許多的好榜樣,他們鼓舞著我們。象考察隊的高登義、劉嘉麒、鄒捍、陶寶祥這些既是科學家又是探險家的人,他們既有為科學獻身的嚴謹的工作作風,又有不怕犧牲的探險精神。在考察中,他們總是身先士卒,他們的工作態度也激勵著我們作好科考報道,真實的把他們的科考工作記錄下來。讓觀眾了解北極科考,這也是我們電視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記者:你們在北極的十多天裏,跑了北極的好幾個城鎮和多處冰川,在這種冰天雪地裏,你認為北極的交通是否方便?你們的考察活動都動用了一些什麼樣的交通工具?

  陳傑:中國人去北極要比去南極方便的多,飛機24小時之內就能到達北極圈內的北緯78度的朗伊爾賓。北極的交通在冬天是很方便的,因為他們的交通工具是雪撬,對北極人來説,雪撬就象中國的自行車一樣。象我們從朗伊爾賓到新奧爾森乘飛機要45分鐘,但是冬天駕駛雪撬也只要3個小時,雪撬是很方便的。這次考察活動的交通工具主要是汽車和飛機,在冰川考察中,我們使用過雪地履帶運輸車。

  記者:你們從北極發回的報道中説,你們為了拍到極光現象,輪流守夜,能談談你們當時的守夜情景嗎?

  陳傑:為了拍攝極光,我們堅守了六天,每天排兩班,第一班從晚上6:00到淩晨1:00,第二班從淩晨1:00到早上6:00。北極的夜晚非常寒冷,一般都在零下20多度,大家守得很辛苦,第二天的工作還不能耽誤。但我們一直堅持,希望能碰到好運氣。因為極光的出現是沒有規律的,我們請教過中國和挪威的研究極光的專家,他們説極光沒有任何的方向性和出現的時間規律,所以我們在守夜時,每個小時的都要到室外去全方位的觀測。其中有兩次記者感覺好象出現了極光,馬上請高登義來看,結果不是。在10月31號晚上8點多鐘,北極大學一位挪威博士生告訴我們説東南方向出現極光,我們趕緊跑去拍攝,但由於極光不典型,攝像機拍不下來,因此與之失之交臂。

  記者:從你們到達北極後,新聞30分就每天都有關於北極科考的報道,非常及時地向觀眾朋友介紹了北極科考的進程,反應很好。你們這次隨科考隊一共拍攝了多少條片子?在北極,傳送片子遇到過什麼困難嗎?如何解決的?

  陳傑:我們共拍了22條新聞,全部在“新聞30分”和“新聞聯播”、“現在播報”、“晚間新聞”、 “中國新聞”中播發了。我們還拍出了大量的北極素材,準備製作專題片播出,另外為明年的大規模北極科考和可能的北極科考現場直播積累了大量素材。在傳送方面,因為在北極圈內所有的衛星電話和B站都不能與天上的衛星對接,因此在斯爾巴德群島不能實現衛星傳送,所以每三天我們的工程師白皓就要淩晨1、2點乘飛機返回到通索的挪威電視臺分部進行衛星傳送,非常辛苦,但保證了我們的新聞播出有高質量的畫面。

  記者:經過近二十天的考察,中國科考隊選定了朗伊爾賓為中國北極科考隊的站址,在確定站址的大會上,升起了五星紅旗,此時,你們的感受是怎麼樣的?

  陳傑:當然是非常的激動。由於站址在海邊上,不具備升旗的條件,升旗的旗桿和底座都是我們電視臺幾個記者從不同的地方找來的材料自己親手製成的,記者陳雷的手和冰冷的鐵管凍得粘在了一起,掉了一層皮,可沒有一點怨言,大家齊心協力,讓五星紅旗第一次在斯瓦爾巴德群島升起,中國向全世界表明中華民族對北極的關注。

  記者:能談談此次科考你們最大的收穫是什麼?有什麼遺憾嗎?最讓你難忘的是什麼?最艱苦的拍攝是那次?最高興的事又是什麼?

  陳傑:最大的收穫應該是節目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一下飛機大家就津津樂道向我們談起可愛的北極狐,美麗的北極風光。最大的遺憾是沒有拍到極光,沒有拍到北極熊。最讓我難忘的是北極的寧靜和踩在雪地上的聲音。最艱苦的拍攝是在朗伊爾賓的一座冰川考察時,不到十公里的路程我們走了六個小時。最高興的就是中國的五星紅旗在斯瓦爾巴群島的朗伊爾賓上空升起。

  一望無際的雪原,堅冰覆蓋著的曲折蜿蜒的海岸線,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創作被保留的最原始的一塊地方。這就是北極,有著如此多不為人知的現象,等待著人們去探索…… 此次科考活動結束了,中國終於在北極有了自己的考察基地,我們期待著明年大規模的北極科考,但願中國的科學家在北極科考領域能取得更多的成就。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