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電視指南 |  體育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國家地理 |  生活頻道 |  視聽在線

首頁     接近北極     圖片新聞     科考歷程     記者簡介     神奇北極         



北極和中國息息相關——中國科學家談北極科考


  中國科學家今天從北京啟程飛赴挪威屬斯瓦爾巴德群島建設中國第一座北極科學探險考察站,並開始對北極地區進行為期3年的多學科綜合科學考察,這將是中國對北極持續時間最久的一次科學考察活動。就這次建設科學考察站的意義,新華社記者在行前採訪了有關科學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地質學家劉東生説,北極地區對於中國人來説是個遙遠寒冷的世界,但北極作為距離中國最近的極地,其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經濟資源使北極地區和中國的今天和未來息息相關。劉東生説,國際學術界已經公認對北極的研究是一門“未來的科學”,它對於人們了解地球、走出地球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這位已經84歲高齡的科學家5年前曾赴斯瓦爾巴德群島進行考察,他前不久和一位研究火星地質狀況的美國同行進行學術交流時發現,衛星照片上的火星竟有和北極地區的永凍土地極其相似的地區,火星上下雪的情形和北極地區降雪的景象也非常接近,“可以説對北極地區的研究也關係到科學家對其他星球的探索”。劉東生説,這次中國科學家對北極地區進行大規模、連續的科學考察,對北極地區的氣候、環境、資源狀況都將得到一個比較綜合的理解,通過建設科考站使得中國人對北極進行較長時間的科學研究和監測成為可能,同時也有助於積累中國人在北極地區進行科學活動的經驗,為未來中國在該地區建設永久性科學考察站奠定基礎。

  中國科學院院士、大氣科學家葉篤正在談到這次北極科學考察時顯得非常興奮。他指出,目前中國在南極建有長城站、中山站,在青藏高原的考察也非常之多,惟獨對於地球三極之一的北極的考察,無論從數量還是從規模和深度上來講,都顯得很不足。他説,相對於南極來講,北極的氣候和環境變化和中國更為密切相關,如北極極渦的變化發展直接影響中國北部冬季的天氣氣候,北極臭氧層虧損直接影響中國的氣候環境。

  組織這次考察的科學探險隊隊長、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學家高登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北極地區是影響全球,尤其是中國氣候環境變化的關鍵區和敏感區之一。高登義説,1925年中國國民政府加入了有關中國在北極利益的《斯瓦爾巴德條約》,但是從來沒有利用該條約進行過任何北極地區的科學研究和資源開發。1949年以後,中國科學家逐步以各種方式進入北極進行科研和調查工作。

  高登義是中國第一位完成對地球三極地區(南極、北極和青藏高原)考察的學者,他表示,全球變化是中國北極科考關注的重點,目前北極地區環境正在出現明顯的變化,如臭氧層變薄、冰川和海冰退縮等一系列溫度升高的跡象,而中國是位於北半球的重要國家,來自北極的冷氣團和來自熱帶的熱氣團的相互作用是影響中國氣候變化的重要依據之一,因此在北極地區建設科學站、進行長期監測對中國有直接的現實意義。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鄒悍説,北極科學研究已經成為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國際北極研究委員會認定的全球重點研究區域,中國應該加入到北極科學研究的國際大家庭中。鄒悍指出,北極地區的陸地和海洋中蘊藏著大量的礦産和生物資源,如石油蘊藏量達1000億——2000億桶,天然氣50萬億——80萬億立方米,煤炭儲量高達11000億噸,中國科學家有責任研究該地區的自然資源,為中國的經濟建設服務。

  他説,北冰洋特有的地理特徵使其成為戰略核潛艇的天然屏障,北極地區是距離北半球所有國家最近的戰略要地,因此中國科學家有義務開展北極研究,掌握北極地區自然環境和戰略資源的第一手資料。

  這幾位科學家在接受採訪時都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在北極地區中國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永久性考察站。令人欣喜的是,中國政府日前已經決定今後5年內在北極圈內建立一個可供數十名科學家工作的國家級永久性科學考察站。(裴劍容 張繼民)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