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電視指南 |  體育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國家地理 |  生活頻道 |  視聽在線

首頁     接近北極     圖片新聞     科考歷程     記者簡介     神奇北極         



用牙一起步行者──海象


  海象,顧名思義,即海中的大象,它身體龐大,皮厚而多皺,有稀疏的剛毛,眼小,視力欠佳,體長3~4米,重達1300公斤左右,長著兩枚長長的牙。與陸地上肥頭大耳、長長的鼻子、四肢粗壯的大象不同的是,它的四肢因適應水中生活已退化成鰭狀,不能像大象那樣步行于陸上,僅靠後鰭腳朝前彎曲,以及獠牙刺入冰中的共同作用,才能在冰上匍匐前進,所以海象的學名,若用中文直譯便是用牙一起步行者,而且其鼻子短短的,缺乏耳殼,看起來十分醜陋。

  海象主要生活于北極海域,也可稱得上北極特産動物,但它可作短途旅行。所以在太平洋,從白令海峽到楚科奇海、東西伯利亞海、拉普帕夫海;在大西洋,從格陵蘭島到巴芬島,從冰島和斯匹次卑爾根群島至巴倫支海都有其蹤影。由於分佈廣泛,不同環境條件造成了海象一定的差異。因此,生物學家們把海象又分成兩亞種,即太平洋海象和大西洋海象。它們每年5~7月北上,深秋南下。

  海象的繁殖率極低,每2~3年才産一頭小海象。孕期12個月左右,哺乳期為1年。剛出生的小海象體長僅1.2米左右,重約50公斤,身披棕色的絨毛,以抵禦嚴寒。在哺乳期間,母海象便用前肢抱著自己心愛的寶寶,有時就讓小海象騎在背上,以確保安全健康地生長。即使斷奶後,由於幼獸的牙尚未發育完全,不能獨自獲得足夠的食物和抵抗來犯之敵,所以它還要和母海象呆3~4年的時間。當牙長到10厘米之後,才開始走上自己謀生的道路。

  海象的經濟價值很高,皮可用來製革;皮下厚厚的脂肪煉油後,可用於食用和工業;肉可食,長牙可做成精美絕倫的工藝品,所以成為人類捕獲的對象。起初,人們僅用長矛等較原始的工具來獵取海象,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各种先進的獵槍相繼投入使用,槍殺海象可謂彈無虛發,甚至在其繁殖場能圍而殲之。所以200年來,它們的數量從50萬頭下降至瀕於滅絕的邊緣,近百年來,僅在白令海就捕獲了200~300萬頭海象。從70年代起,由於採取了各種保護措施,才使其數量得以逐漸恢復。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