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春房:高原鐵軍指揮長
編導:李世春
主持人:你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商界名家,要想富、先修路,我想這句話已經被全國人民所廣泛接受了,但是我們同時也想到李白的另外一句詩:“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説明在西部修路條件是非常艱苦的,那更不用説在世界屋脊上修建一條鐵路了。今天我們請到了在世界屋脊上修建這條青藏鐵路的總指揮部的指揮長盧春房先生,歡迎盧先生。
據説這條鐵路是穿越了崑崙山和唐古拉山,是嗎? 盧先生。
盧:是的。
主持人:而且我們了解到盧先生一生的工作好像都跟鐵路有不解之緣。是這樣嗎?
盧:是這樣,我從一參加工作,就參加鐵路的修建工作,後來上學了,也是學的鐵路修建,上學以後,又回到鐵路戰線來工作,等於説現在四十多歲,參加了二十多年的鐵路工作。
主持人:您算過沒有,您這二十多年的工作經驗裏面,一共修了多長的鐵路。
盧:還真沒有算過,反正是參加過十幾條線的修建吧。
主持人:十幾條線?
盧:對。
主持人:這十幾條線裏面,您認為條件最艱苦的是哪一條線?
盧:應該説在西南地區,修的鐵路線是比較艱難的,比如説我參加過內昆鐵路的建設,內昆鐵路地質情況也非常複雜,有岩溶、有滑坡、有危岩落石,還有一些泥石流什麼的。
主持人:那這個內昆線跟青藏線比起來呢?
盧:在青藏線我們首先要解決的是人的生存問題,就是説我們上到四千多米、五千多米的高原地區,人能不能站得住,首先要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就不能再考慮如何去施工的問題了,在其他線沒有遇上過這樣的問題,當然青藏線還有一些世界級的難題,比如説高原凍土,這在世界上也是沒有解決好的問題,還有青藏線的環境非常脆弱,有些地方是有不可逆轉性,也就是説,環境一旦遭到破壞,是沒有辦法再恢復的,所以青藏線的難題,應該説是世界級的難題,是我參加過的鐵路當中難度最大的一條。
主持人:好,盧先生給我們介紹了一些青藏鐵路建設的艱苦條件的概況,我們通過另一段短片,來了解一下當地的一些情況。
短片
主持人:盧先生您看,我們這個短片裏,最後的一段話裏説,這是幾代修路人的夢想,您對青藏鐵路原來抱有一個什麼樣的夢想。
盧:青藏鐵路,從我一參加工作,就已經開始修建了,也就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西寧到格爾木已經修建了,那個時候我們有一個夢,就是説能夠到青藏鐵路去修一修鐵路,也是將來增加一些吹牛的資本,但是後來由於種種原因,青藏鐵路,在一期工程開工以後,二期工程沒有再向前延續下去。那麼從去年開始,黨中央國務院決定修建青藏鐵路格爾木到拉薩段,我們正好趕上了好時光了,心情是非常激動的。
主持人:也把一個巨大的擔子壓在了你的肩上。
盧:當然我也感到壓力是巨大的,那麼國家投入這麼多資金,有兩百多個億,來修建青藏鐵路,將來我們要面臨一個考驗,就是國家的錢、人民的錢花到青藏線上值不值得,花的適不適合,那就要從將來的工程質量、運營效果來考慮了。而且恰恰我們青藏鐵路建設公司既是管建設,又要管營運,所以我感覺壓力是非常巨大的。
主持人:就是在這樣一個又激動人心、又覺得工作難度很大的機會面前,你心裏有沒有打退堂鼓?
盧:沒有,我還是有信心的。
主持人:現在有多少人工作在這個青藏線上。
盧:目前是有一萬八千多人,在青藏線上,到今年的六、七月份,也就是施工高潮的時候,預計要達到三萬人左右。
主持人:那為了做這期節目,我們的記者了解了一些情況,據説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有“築路英雄”之稱的慕生忠將軍曾經率領過上萬名解放軍戰士,修建了一條青藏公路,但是由於當時醫療和交通以及其他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在修路的過程中,有很多戰士,就永遠地留在了我們青藏高原上,目前我們修建的這條青藏鐵路,我想自然環境條件並沒有發生大的改善,那有沒有發生過重大的傷亡?
盧:應該説我們修建青藏鐵路,也是借鑒了過去青藏公路還有青藏輸油管道,還有蘭-西-拉光纜一些修建的經驗和教訓,我們對人員健康、人員安全給予了充分的重視。
主持人:雖然不是專業人員,但是一想到在青藏的線上修鐵路,我們馬上就能想到那是一個缺氧的環境,今天我們演播室裏,正好準備了一件據説是在青藏鐵路上工人使用的氧氣瓶,我給大家看一下。
盧:這個氧氣瓶是我們中鐵五局在北京一個廠訂做的,主要是在隧道裏施工用的。
主持人:隧道裏尤其缺氧是不是?
盧:對,這個是我們中鐵五局在崑崙山隧道施工當中,大家都使用的。這一個氧氣瓶可以供一個人吸三個小時的氧。
主持人:那你們一共做了多少個?
盧:做了幾百個。
主持人:幾百個。
盧:就是隧道施工的人員基本上是人手一個,這個氧氣可以保證咱們職工的安全,同時又保證他們有充足的體力來參加勞動。
主持人:青藏鐵路的建設,確實比一般的鐵路建設要艱苦得多,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下,工人們的、建設者們的人身安全和他們的醫療保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那我們就再來看另外一段錄像,了解一下目前建設者們所處的醫療環境怎麼樣。
短片
主持人:在青藏線上有一個叫五道梁的地方,這個地方的海拔是4637米,應該説對於整個青藏線來説,這不算是一個很高的地方,但好像盧先生仍然堅持在那裏建了一個醫療站,你是什麼樣的初衷,你不怕這樣的海拔上建醫療站會增加你的投資嗎?
主持人:能不能給我們指示一下,五道梁這一塊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
盧:好的,這張圖是青藏線格爾木到拉薩段的平、縱斷面圖,上面是平面圖,下面是縱斷面圖,從這個縱斷面圖就可以知道我們線路它在青藏高原上的高度,各個點的高度,唐古拉山是5072,我們剛才説的五道梁是4637,因為五道梁這個地方條件比較艱苦,當地人有一句話説,“到了五道梁,難見爹和娘”,就是指這裡的狀況。
主持人:就可能回不來了。
盧:是這個意思。
盧:這個五道梁三級醫療點,我們投入了兩百多萬的設備,選了十來個醫療水平高、責任心強的人員進入五道梁醫療站。那麼在這個醫療點上,我們是不計成本的,保證大家的健康是第一位的,所以在醫療設備的投入當中,我們是不能算經濟賬的,當然我們也不是瞎花錢啊,在保障健康的情況下,還是要本著節約的原則。
主持人:從前面的談話中,給我們一點印象就是您的性格非常的平和,不管是談到接到那個任務的時候激動的心情,面臨壓力的時候心裏的反應,還是談到工作中艱苦條件時的那種感覺,都覺得您是一個喜怒不形於色的人。但是我們的記者還是了解到,您在青藏線上有一次確實是發了很大的火,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原因讓你發火了?
盧:我想你可能指的是風火山,我們看到帳篷裏生爐子的這件事吧,因為我們規定我們的取暖應該是集中供暖,不準在房間裏面生爐子,為什麼呢?因為生這個爐子它要消耗氧氣,我們知道風火山這個地方氧氣的含量只有海平面的百分之五十五左右,大家本來就非常缺氧,那麼再在他住的那個帳篷裏,或者是其他磚瓦房裏去生爐子,消耗氧氣,那麼人員能夠吸收到的氧氣就更少了。
主持人:您當時看到在帳篷裏生爐子的這個場景的時候,心裏是什麼反應?
盧:我第一個反應人命關天,這個事是不能猶豫的,我就是再沒有火氣在那,可能也會産生火氣了。
嘉賓:我説一點,盧司長是我們主要領導,我們在一起工作多年,給我們的印象就是溫文爾雅,我們大家也可以看得出這一點,都不相信他還會發脾氣,因為他指揮施工、組織施工,從來沒有見他發過脾氣,指揮若定,很從容,都是他駕輕就熟的一些事情。
主持人:您是怎麼嚴肅地批評領導的,我們真的想看看您發火的時候是什麼樣。
盧:現在咱們沒有那個氣氛,我可能發不起火來。
主持人:您平時有多長時間會到築路的第一線去考察實際情況。
盧:我沒有統計,到底有多長時間,經常去吧,我們有的時候是明察,有的時候是暗訪,通過明察暗訪,我們能夠發現一些鐵路建設當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能夠取得一些好的經驗和好的做法。 對於青藏線的管理應該説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們想既要借鑒原來的一些經驗和做法,也要針對青藏線的一些特殊情況和特殊的地理環境,採取一些特殊的措施和方法。比如説在青藏線我們把質量和環保挂鉤,提出一個口號叫質量環保雙優。
嘉賓:我想問一下,在這具體的實施過程當中,是否制定了一套比較具體的、科學的、超前的這種政策或者法律來保障。
盧:我們制定了叫環評大綱,這是一個層次的,然後又根據環評大綱的一些原則,制定了環境影響報告書,這一本書上就是光望昆到唐古拉山這一段就有這麼厚, 那麼總指揮部又專門根據我們的環評大綱和環境影響報告書的一些要求制定了一些強制性的措施,這些強制性的措施就包括你拉土的時候,只能沿哪條公路走,不能越界,你在建房子的時候,只能建在沒有草的地方,或者是草比較稀疏的地方,在草多的地方不準建,等等,這些強制性的措施。
主持人:你放心了嗎?
嘉賓:放心了,謝謝。
短片
主持人:我們的記者了解到,在青藏鐵路線工作的這些工人們,他們使用機械的能力非常強。
盧:青藏鐵路建設我們是提倡能使用機械的地方儘量使用機械,按照原來我們的常規的施工方法,青藏線在建設高峰期,大概要五萬人左右,現在通過大量地採用先進的設備和技術,估計高峰期也就是三萬人左右,我們在鑽孔樁施工當中,使用了旋挖鑽機這樣的設備,提高工效幾十倍,但是它要貴一些。
主持人:貴多少?
盧:普通的衝擊鑽大概是八萬到十萬一台,那麼這樣的旋挖鑽機基本上都是進口的了,一千萬左右。
主持人:一千萬元。
盧:它的造價大概差一百倍吧,當然鑽孔以後,每米的成孔價錢差不了那麼多,大概也要差60%到一倍左右,但是它有利於環保,有利於減少人員的勞動強度,
主持人:可是如果施工單位不像您這麼考慮,他覺得要節約成本,如果使用衝擊鑽,他會節約很多錢,您怎麼説服他們?
盧:凡是能使用旋挖鑽的地方,我們都要求各個施工單位來使用旋挖鑽,為什麼這麼要求呢,有利於環境的保護,有利於工程質量的提高,因為旋挖鑽施工屬於幹法成孔施工,速度比較快,而且它挖出來的泥,可以邊挖邊運走,那麼利用衝擊鑽施工呢,要泥漿護壁,在旁邊還要搞一個泥漿池,要佔一大片地方,那麼佔這一片地方呢,就要損壞一塊草皮,這是不允許的,當然我們也是依法辦事啦,我們不能靠行政命令或者是利用甲方的地位去命令他們利用旋挖鑽機施工,因為我們在招標的時候,就規定了在環保方面要實行強制性措施,其中利用旋挖鑽施工,幹法成孔就是我們環保強制性措施的一種。
主持人:那麼修建這樣的一條鐵路,到底對我們這個國家,西部大開發,有什麼樣的戰略意義呢。這個問題我們請教一下青藏鐵路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劉新科副主任。
嘉賓:這條鐵路的修建,對青海西藏省區經濟社會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前面盧先生講過了,西藏是我國惟一不通鐵路的省區了,西藏人們盼望的幾十年,這條鐵路修到西藏之後,會給西藏人們帶來無窮的好處。
觀眾:它在少數民族地區來講,帶來的不僅僅是一种經濟效益,更多的我覺得是帶來了黨和中央以及漢族同胞對少數民族地區的那種關心和那種銅墻鐵壁一般的團結。
劉:青藏鐵路二期工程,對格爾木地區在勞動力市場、礦場資源開發等各方面都有很多的推動作用。
盧:去年我們使用了幾千個青海省的當地勞務,今年估計在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區,大概要使用將近一萬的當地勞務,也就是説對於當地的農民可以從事的一些工作儘量使用當地農民,增加農民收入,帶動沿線的經濟發展。
主持人:那我們談到這個話題的時候,聽一聽當地的同志介紹的一些補充的情況。
嘉賓:勞工這只是其中一項,比如説像青藏鐵路建設它需要大量建材,那對我們青海的水泥鋼材工業的發展就非常有利。我們有個測算,比如説2002年,我們聽説青藏鐵路再投資是五十個億,在青海就投資將近四十五個億,再加上青藏公路的改造,在青海投資就是五十一個億,考慮到比如説一些設備材料從外面採購,那麼在青海投資就是將近有四十一個億。現在咱們都説投資對經濟增長有很大的拉動作用,我們有個測算,就是説投資對青海當年經濟可以拉動一點七個百分點,而且這個投資主要集中在格爾木地區,所以大概能夠拉動四個多百分點,我就補充這一點,我想從這個意義上來説,青藏鐵路是一條幸福路,是一條致富路。
主持人:好,謝謝。
主持人:盧先生曾經提到過,您一參加鐵路的建設,就夢想有一天能去建設青藏鐵路,體會那種會當淩絕頂的感覺,可是您真正的擔任了指揮長,到了青藏鐵路的現場之後,您覺得當時的情況和您夢想中的情況一樣嗎?
盧:那肯定不一樣了,當時的一些想法現在回過頭來看,更多的是一些幻想,現在腳踏實地的工作,要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
主持人:你覺得最大的差別在哪。
盧:最大的差別還是對人的生命的一個挑戰,我們原來看一些片子,包括看一些登山運動員的電視直播,感覺怎麼那麼困難呢,那時間沒有體會,現在才有體會了,到了上面那就是和下面不一樣,你要是想跑,要想很快的去行動,那是不行的。
主持人:到那上面之後有什麼樣的生理反應?
盧:比如説頭疼啊,行動也不能快啊,行動快了也氣喘,但是我還算比較適應高原,上次我到沱沱河住,給我測一測血壓,是七十、一百一,心跳六十一次,他們説你怎麼這麼正常啊,我説當時組織上選我大概考慮我是適合高原型的吧。
主持人:我們現場有很多來自盧先生工作的單位的同事嗎,你們平時覺得盧先生是一個什麼樣的工作作風?
嘉賓:在我們印象中他是一步一步從基層發展起來的,從1975年參軍,後來上大學,後來當過技術科長,處的副總工程師,副處長,處長、副局長、一直到後來調到我們中鐵建築總公司。
主持人:就是這個職位是一步一步地升上來的。
嘉賓:一步一步。
主持人:修建的鐵路的海拔也是一步一步的往上升。
嘉賓:應該這樣講,給我們留的印象中呢,他應該是一人緣比較好,平易近人,第二個呢他善於學習,精於管理,特別我們搞鐵路工程建設的專業的非常得多,比如説橋、隧、涵,站前工程、站後工程…… 以 及我們站後工程的電氣化,通訊、訊號、電力,這是非常的複雜。
主持人:還有法律、投資、財務、人事。
嘉賓:對,面非常廣。我記得是在一九八八年吧,一九八八年在焦枝縣的江北樞紐招標的時候我參加了,當時我還是作為一個技術人員參加的,參加投標的時候,因為這個站當時是鐵路的十三大樞紐站之一,比較複雜,它是個三級市場,就是説它是一個改造工程,既不能影響中斷又不能停止建設,並且工種比較複雜,很多方方面面的專業技術問題,我記得是在武漢招標,在陳述施工方案的時候呢,各個單位、其他單位都是由各個專業人員上來陳述,我們這邊,他當時任處長,他在陳述的時候,一個人就把這個從頭到尾各個專業全部陳述了一遍,得到了甲方的高度認可,當時甲方都&&給鼓掌,我們都感覺到很納悶,他沒有專門從事過這方面的東西,為什麼講的頭頭是道呢。
主持人:這段陳述盧先生用了多長時間來準備。
盧:大概準備了幾天,也是現學現賣。
主持人:但是你的同事説你賣得還不錯。
盧:可能是臨場發揮不錯吧。
主持人:盧先生一直在演播室裏給人一種非常謙和的這種態度,表揚您的時候您都非常謙虛地辭讓一下,我們記者了解到其實您在工作中喜歡挑戰,也喜歡迎接挑戰,這是您其實不輕易示人的一個性格特點,好像您在領導修建京九鐵路的時候,當時好像是在一個工地上,很多人都來跟您掰手腕是吧,以您這樣的身材怎麼會吸引別人的注意呢?
盧:所以我説是外表謙虛呢,實際上從小鍛鍊得比較多,還是有一股子蠻勁,在京九的時候,在處理工作的時候,曾經號稱第一軍事強國,指的是掰手腕方面,掰手腕勝率比較高,當時當處長的時候,提出過一個開玩笑的口號,掰手勁誰能掰贏我,浮動一級工資,實際上是有的時候在工作之餘給大家娛樂娛樂。
嘉賓:青藏鐵路是我們西藏人民久遠的夢想,今天在黨中央的關懷和全國人民的支持下,夢想要成為現實,我對我們盧總在這麼點多線長,參與人數那麼多,用我們部隊來講就是作戰點很多的地方,完成這麼複雜的任務,特別是在他的指揮管理方面,非常敬佩。
嘉賓:過去呀咱們內地流行這麼一句話,出國容易,進藏難,這就説明一個渠道比較少,那麼隨著咱們今後青藏鐵路建成以後,我們歡迎更多的內地群眾借這個五一、十一長假,到西藏去旅遊,謝謝。
主持人:有人要把國家的鐵路描述成一個人血液循環系統,所以叫鋼鐵大動脈,那通過盧先生今天介紹的這個青藏鐵路建設的情況,看來這一條大動脈的打通,對於整個西部地區乃至全國的民族團結、國家的穩定和繁榮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那盧先生一生都在跟鐵路打交道,也希望盧先生將來能夠修建更多的鐵路,把我們整個的國家的血脈聯絡得更加緊密,我們向盧先生和更多的像盧先生一樣的鐵路建設者們再次表示致敬,謝謝,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