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凱文:我認為是有點像什麼,象您從事的這個行業像媒體,像電影,我們從事的軟體行業對我來講,多多少少像內容。我們把拍攝一個片子的想法都給它想好,但是我們不會剪輯,也不會放映,怎麼辦呢?我們就會找到“TCL”這樣的公司,它很優秀的,把我們的這些原材料經過加工,拍成非常動人的故事,然後通過它的硬體呈現給觀眾一個精采的電影。我覺得這是整個社會的(不同)分工,同時我們的理念都一樣,就是滿足消費者。
楊偉強:其實這兩個稱謂都不準確,我覺得是(合作)夥伴,其實在實現“微軟信息家庭”(這個目標)的整個征程當中,“微軟”也需要“TCL”這樣的夥伴,同時,“TCL”也扮演非常需要“微軟”這樣的夥伴,等於是我們一起來構築這個體系,彼此扮演不同的角色。
2001年8月30日播出:《信息家庭不是夢》
嘉賓風範
簡介:
楊偉強,1989年大學畢業。1995年加盟TCL集團後,從普通業務員一直做到TCL集團董事。他帶領TCL電腦公司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創造了國內家用個人電腦第三名的非凡市場業績。2000年11月,TCL率先在全球推出第一台奔騰4個人電腦。2001年2月,TCL又率先批量推出萬元以下的奔騰4電腦,帶動了中國用戶先於國外用戶進入奔騰4時代的一場革命。為此,楊偉強在業界獲得了“奔4少帥”的讚譽。
侯凱文,出生在北京。18歲時跟隨父母從北京舉家遷往美國。在加利福尼亞大學取得教育專業碩士學位後,投身互聯網事業。1995年加盟”微軟”。他既有在美國成功創業的經歷,又有多年跨國公司國際商務的經驗。更為難得的是,2000年,侯凱文調回微軟(中國)公司工作後,與中國企業進行了廣泛的接觸,使他對中美兩國不同的企業運作有了直接的體會和獨到的見解。
侯凱文(微軟公司中國區副總經理)的見解:
某些企業需要注意的地方在於國外談到的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花錢比掙錢難,花錢比掙錢難是怎麼講的,就是説你(如何)投資。因為任何一個企業,它的資金都是有限的,但你怎麼樣把握這個有限的資源,你放在(哪)?你的下一步怎麼走?這是非常關鍵的。我記得我接觸的一些企業,它們總是説我們要趕超別人,這個沒有問題,但是如果你趕超的是別人的強項的話,那麼有可能你要付出幾倍的力量,這不是你現在的資源所能達到的。換句話説,就是你要做到別人沒有的東西,不要説你有,我也有,而要説,我要有你沒有的。
我覺得我們正處在一個解決矛盾問題(的階段),就是説在市場上有這麼一個矛盾,你到底是領導這個市場,還是你順應消費者的生活習慣,(以)提高他的生活水平作為發展方向。有的時候往往有一個新的科技出來,這個科技本身確實很好,但是它是不是真正改善提高了我們的生活,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呢?所以,從研發人員的角度來講,他要平衡這兩點,既要研究整個消費群的心理和他們的生活習慣,同時也要跟他的科技適用性結合在一起。所以我覺得很多好的科技會被淘汰出去。有時是這樣,所以你要平衡這兩點。
楊偉強(TCL電腦公司總經理)談TCL的競爭之道:
當然,相對於其它的同行來講有一些市場上的競爭。但是,“TCL”所走的道路還是有很大的不同。今天“TCL”不是在傳統的信息産業方面,去和原來的這些産業中的同行去打拼,比如説“TCL”在信息産業的重點,就沒有放在大型的行業客戶和商業客戶方面。最早在信息産業中,支撐這個産業發展的主要是大型的行業客戶和商業客戶,比如説像電信、郵電系統,然後是鐵路系統。當時,“TCL”收購這個行業的時候是1998年。1998年年初的時候,整個社會家庭電腦的普及率,只有百分之二點幾,而那個時候整個家用市場的比例,在整個(電腦)行業內還不到百分之二十,並且即使是這百分之二十當中還有一半以上是兼容機。所以,“TCL”選擇的是圍繞未來家庭走向數碼化走向互聯網這樣一個領域,一個高速增長的,一個幾乎是全新的領域去涉足的。
播出文稿
信息家庭不是夢(2001年8月30日)
記者印象
家庭信息化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多大的變化?人類會不會真的因此過得更輕鬆,現在還一時無法説清,就象人們無法準確預測互聯網的發展一樣。但是,信息家庭的出現畢竟給我們帶來了生活的驚喜。信息家庭的電視直觀化表現就是件新聞。面對信息家庭現在的發展狀況和電視的想法,“微軟”侯凱文和“TCL”楊偉強已經説得很清楚。電視之外他們想的可都是如何利用信息家庭産業實現各自企業利潤的事。
網民有言
我是一個沒錢的俗人,實現信息家庭可不是鬧著玩的,那得多少錢啊。侯凱文表達了這麼一個意思,要領導這個市場。幸虧我沒錢,不然又被人家領導了,沒領導多自在啊。
專家點評
信息傳播不是夢
8月30日《商界名家》做了一個好夢:《信息家庭不是夢》。片中把微軟公司剛剛對外開放的信息家庭樣板間展示給觀眾,讓剛剛步入小康之家的中國人不免覺得自己的三室一廳似乎還缺點什麼。全片以主持人與兩位嘉賓的談話為主,插入赴美記者的現場報道,順暢通達,可視性強。
可是在這一部題材很前衛的片子中,編導們偏偏又在介紹信息家庭和兩位嘉賓之間徘徊,既想説事又擺脫不了人物傳記的舊套路。最為敗筆的是不厭其煩地介紹嘉賓侯凱文某年某月遷往美國,何時何地讀書,有何光輝業績。殊不知,這些東西與信息家庭何干?信息家庭,對中國觀眾充滿了未知、充滿了魅力、充滿了誘惑。對於它,觀眾要提出多少個為什麼?編導在僅有的30分鐘篇幅裏,不去盡可能充分、形象、直觀地介紹信息家庭,反而不惜筆墨去報簡歷、講家史。懷舊情緒揮之不去,有時也招人煩。
想當初,我七歲上小學,四年級轉學,考入初中趕上文化大革命……上山下鄉……批林批孔,粉碎四人幫……揭批法輪功……終於弄明白這個道理:懷舊終是春閨夢。觀眾需要有用的信息,電視節目必須滿足他們的需求。信息傳播不是夢。
能否看得更深些遠些
這真是一個奇特現象:世界上最大的軟體企業微軟,要進軍“信息化家庭”新領域:中國的TCL與其合作,承擔硬體的開發與製造。他們合作的成果已經走出實驗室,開始進入市場。
兩個企業的合作説明了兩點:第一是他們都在進行戰略調整;第二是一種全球化的要素優化配置。
企業有兩種發展戰略:一是市場驅動;一是驅動市場。市場驅動不用解釋,驅動市場的特徵是不強調現在的市場份額,重視潛在顧客需求,創造新的市場,為顧客提供全新的商品價值,淘汰與之競爭企業的商品,從而改變行業結構與競爭格局。
全球化的特點在於生産要素的世界範圍內的優化配置。
根據以上兩點分析、認識,微軟與TCL的合作恰恰是很好的實例。如果從這個角度來分析,《信息化家庭不是夢》則明顯感到不足。
主持人提問關於第一點似乎完全沒有涉及,關於第二點只是在“合作”上問了利益分配的問題,雖然尖銳,但也未問到點上。
另外,在編輯上也有點亂,“信息化家庭”介紹不是目的,只能當成引子,現在分段有些分散多餘。人物介紹也晚了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