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源篇
二、夏商周
三、春秋戰國
四、秦漢篇
五、魏晉南北朝
六、隋唐五代篇
夏商周篇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飼養家蠶和紡織絲綢的國家。在很長時間內,我們的祖先一直獨擅這種技術。殷商時代,人們已熟練掌握絲織技術,並改進織機,發明提花裝置;繡染技術也漸趨成熟,從而為中國以後幾千年的絲織繡染工藝奠定了基礎。




宋聶崇義(三禮圖)
所繪袞冕圖



明(三才圖會)所繪的
十二章紋樣



宋聶崇義(三禮圖)
所繪闕翟圖



宋聶崇義(三禮圖)
所繪冕圖“十二旒”


  中國的衣冠服飾制度,大約在夏商時期已見端倪,到了周代漸趨完善,並被納入“禮治”範圍,成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尊卑貴賤,各有分別。

  據《周禮》記載,當時人們將禮劃分為吉、兇、軍、賓、嘉五等,合稱“五禮”。與此相適應,服飾的區分也十分細緻,吉禮有吉服,兇禮有凶服,軍禮有軍服,相互之間不能混淆;同為一種服飾,由於穿著者的貴賤等秩及場合的差異而有相應的形制。

  以吉服為例:天子吉服用袞冕;天子祭祀,祭昊天上帝用大裘冕,祭先公用鷩冕,祭四望山川用毳冕,祭社稷用絺冕,祭群小(即林澤墳衍四方百物)用玄冕。其區別主要通過冠帽的造型、飾物的多少、服裝的質料、顏色和圖紋來體現。以冕為例,天子祭上帝時戴的前後無旒,祭先王用十二旒,祭先公只有九旒。衣服上所繡的紋樣也有變化,在最隆重的典禮時用十二種圖案,有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 、藻、火、粉米、黼、黻 ,合稱十二章。而在祭先王等場合,只有九章,去掉日、月、星辰三章。祭四望山川時,則減少到五章。至於普通小祀只用黻紋一章。諸侯卿大夫隨王助祭時穿的衣服根據級別遞減。

  王后、命婦的服飾,主要有袆衣、褕翟、闕翟、鞠衣、展衣、褖衣六種。袆衣、褕翟及闕翟是隨王參加祭祀的禮服。展衣是禮見天子、宴見賓客的服飾。其他貴婦服飾也定有詳細制度,各有等差。

  民間男女的服飾也有規定。尤其是兇禮之服,按照與死者的親疏關係穿著不同服飾,從髮式、首飾、衣服到鞋履都各有不同;穿著時間有長有短,長則三年,短則數月。按宗法制度,凶服分五等,即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合稱“五服”。

  商周時期的服裝形式,主要採用上衣下裳制。衣用正色,即青、赤、黃、白、黑五種;裳用間色,即以正色相調配而成的多次色。服裝以小袖為多,衣長通常在膝蓋部位。衣服的領、袖及邊緣,都有不同的花紋圖案,腰間則用絳帶係束。

  除去禮服,夏商周時期還有玄端、袍、襦、裘。玄端,從天子到士都可以穿,是天子的日常服裝,也是諸侯祭宗廟、叩見父母時的衣著。袍是上衣與下裳相連的長衣服,有棉夾層。襦是比袍短一些的綿衣,質料很粗陋的襦衣則叫褐。 商周時代男女穿一樣的鞋,有舃、履、屨、鞋等形制。其中,以舃為貴。周代君王的舃有赤、白、黑三色,王后的舃有黑、青、赤三色。在最隆重的場合,天子穿赤舃,王后穿黑舃。

  冕冠的基本款式是在圓筒式帽卷上裝一塊冕板,冕板後面比前面高出一寸,呈前俯之勢,有關懷百姓之意,冕的名稱即由此而來。冕板上塗黑色象徵天,下涂纁色象徵地。冕板前圓後方也是天地的象徵。前後各懸12旒,每旒貫12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序排列,每塊玉間隔1寸,每旒長12寸。


返回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