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階段性就業制度
 21世紀讓女性回家?
 “階段性就業”是否專指女性
 慧文小學創辦者郭燕
 盲人調律師陳燕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陶永白
 病榻前母愛歌
 戒毒所裏的女教官
首 頁       20世紀中國女性發展史       節日來歷       主持人        

 

21世紀讓女性回家?

    今後中國女性會像日本女性那樣回家相夫教子嗎?國家“十五規劃”中第十三條有這麼一句話:今後要“建立階段性就業制度,發展彈性就業形式”。有關婦女專家認為,在社會整體就業形式嚴峻的情況下,這條內容實際操作帶來的結果將導致女性就業不利的方面,那麼,“階段性、彈性就業”實際就是——

    本報記者席秀梅報道有關“十五規劃”的討論正熱熱鬧鬧地進行,而“女性回家”豈不是又回到“男尊女卑”的舊時代?為此許多人憂心忡忡。記者就此事專門採訪了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楊體仁教授。

    回家不可避免,但對“白領”女性影響不大

    楊教授説,“從發達國家運行階段性、彈性就業的結果來看,一部分婦女處於就業不利的地位上,我國推行後,可以肯定地説,同樣也會如此。”

    所謂階段性就業,通俗地説就是勞動者根據自身要求,需要工作的時候去工作,不想工作的時候就回家;而彈性工作形式實質上就是以小時或天計酬的方式。

    無論是階段性就業還是彈性工作形式,由於女性先天的一些生理特點,如孕、産、哺等,女性顯然處於競爭劣勢。但這是一種趨勢和必然,“一個社會的進步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損失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求得整體的進步是值得的。”有人這麼説。

    楊教授認為,這種階段性、彈性就業對“白領”女性影響不大,因為“知識層次較高的女性在勞動力市場上與男子具有同等的競爭力,這種制度的推行相反更有利於女性身心的發展。”

    他説,勞動合同制已經給階段性就業提供了制度上的準備,也就是説,國家推行階段性就業已沒有制度上的障礙,“只不過現在是觀念上的問題。”

    回家的路有多遠

    據悉,全國婦聯明年將成立專家組研究應對“女性回家”的問題,爭取盡可能把因階段性、彈性就業所帶來的對女性利益的損失減少到最小。那麼,女性回家的路,究竟有多遠?

    階段性、彈性就業勢必會使女性收入下降,從而造成家庭經濟和社會地位的實質性下降,這的確不能不讓人恐慌。一些專家認為,解決這個問題有兩個方面,一是要對“回家”的女性社會應給予承認,甚至把家務、保姆工作等計入國民收入;二是要使家庭服務社會化,增加社會服務領域的活動機會。

    楊體仁認為,一個社會進步的表現,並不在於男女工作崗位的絕對均等,而是首先要承認男女的先天性差別,給女性卸下長期以來壓在肩頭的家庭和工作的雙重負擔。(精品購物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