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目標受眾座談

您的意見對我們很重要

------少兒頻道傾聽受眾“指點”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01日 15:48


  “我覺得我説這句話很不禮貌,可是我覺得您不理解現在的孩子,如果完全按照家長的理念去辦少兒頻道,可能很多人都不會去看的。”這是少兒頻道目標受眾座談會上,一位學生代表對家長代表的反駁。這位家長要求少兒頻道強化道德教育,不要“遷就”孩子們對娛樂性的要求,而孩子希望從自己的頻道中得到更多的歡樂,最後還是教師代表出來打“圓場”,提出寓教于樂、逐漸養成,才算平息了這場“辯論”。


  從這一幕中不難感受目標受眾座談會上民主、平等、暢所欲言的氛圍,而這正是主辦者所希望的。在充分聽取了諮詢委員會專家的意見之後,2月26日,央視少兒頻道又馬不停蹄,傾聽孩子、家長和老師對頻道的“指點”。

  雖然座談會主持人、青少中心副主任張小軍一開始就表示,希望更多聽到的是意見和建議而不是表揚,但依然沒能“阻擋”來自各方的讚譽。一位中學德育老師説,這不是客套,對少兒頻道的喜愛和關注是發自內心的。


  少兒頻道如同一家貨品豐富的百貨店,孩子、家長和老師對此各有所愛。孩子們普遍對中外動畫片和體驗性節目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放學後的一段時間,家裏的電視機普遍被他們“搶佔”。孩子們説,有了少兒頻道,每天就像吃兩頓晚餐,一頓是媽媽做的,一頓是少兒頻道給我們準備的精神大餐。對於少兒頻道寒假特別編排的《動畫饕餮周》,孩子們依舊津津樂道。一位小學生代表説,這麼多精彩的大片連播,這個假期過得特別“爽”。各類體驗性節目也是孩子的最愛。體驗極限狀態,體驗社會和職業角色;在體驗中得到磨礪,在體驗中感受快樂,一位中學生代表説,這一代孩子喜歡挑戰,願意在挑戰中成長。


  家長們關注最多的是家庭教育和親子溝通節目,《成長在線》和《動感特區》被他們提到得最多。一位參加過節目錄製的家長深情地説:“我一直為孩子靦腆的性格擔憂,做了一期節目後,孩子通過與專家和同齡人的交流,性格開朗了許多,這比我自己多年的苦口婆心有用得多。”許多家長把少兒頻道看成他們重要的課堂,他們最缺的就是教育孩子的科學方法和有效的溝通技巧。在許多家庭,看完電視後的第二天,孩子們發現家長説話的口氣比往常溫和了,而家長也發現自己的孩子比以前懂事了。

  教師們更看重的是少兒頻道的教育補充功能。幼兒園教師對《智慧樹》這樣0-3歲的幼教節目十分關心,許多東西已經融入到了他們的教學案例中;而在中小學,《異想天開》這樣啟迪創造力的節目,已經成為課外興趣教育的重要內容,而學生們也表現出了濃厚的參與慾望。


  與會的孩子、家長和老師普遍把此次座談會當作是一次朋友間的交流,會上暢所欲言的熱烈氣氛感染著每一個人,一條條真誠的意見和建議表達著他們對少兒頻道的真情。

  孩子希望少兒頻道的主持人更加幽默、更加充滿活力,因為“我們想從中尋找自己的偶像”。他們的忠告是,不要去模倣成年節目主持人的幽默。他們還希望少兒頻道充分體現孩子們的主體性,尊重孩子們的表達方式,多讓孩子説自己的心裏話。家長代表要求能在電視上更多看到專家指點家庭教育和代際溝通的迷津,也希望節目時段的安排更接近孩子們的作息規律。教師代表希望少兒頻道加強與幼兒園、學校的互動,增加適合中學生尤其是高中生觀看的節目,共同做好培育下一代的重任。


  當來自北京延慶山區的小姑娘王彩麗説她們那裏的孩子特別想看卻看不到少兒頻道時,落地問題一下子吸引了與會者的注意,他們希望各地有關部門本著對孩子的愛心來解決這個問題。在北京地區,少兒頻道不久將實現無線覆蓋,聽到這個消息,王彩麗開心地笑了,她説要把這個好消息帶給山區的孩子們。

(編輯:溫蓉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