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boxttx" name="big5"-->
>> 僑界十傑

[系列報道]僑界“十傑”(四):馬背上的院士——吳天一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26日 14:01

  吳天一,人稱“馬背上的院士”。在長達40多年的時間裏,吳天一紮根青海高原,在生命的極限地帶,探索出高原缺氧對人類的影響及對策,成為中國高原醫學的奠基人之一。

  本世紀初,中國開始在青藏高原架設鐵路,數萬名建設者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地帶鋪路架橋。三年過去了,隨著這條大動脈不斷向前延伸,令人吃驚的是,浩浩蕩蕩的築路大軍中居然沒有一個人患上高原病。

  施工前線不斷有好消息傳來,作為青藏鐵路建設的專家組成員——吳天一總是十分興奮,他説:他花了幾十年時間研究出的成果今天終於派上了大用場。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天一:“我確實覺得我們青藏高原總有開發的那一天,就是説我們研究的這些東西總有英雄用武之地,總得要兌現這一成果。”

  吳天一告訴記者:青藏鐵路一開工,他就為建設者搭建好了衛生保障系統,《高原類型疾病預報常識》《高原保健手冊》成了每個建設者的手中必備,他的目標就是不讓一個人因為高原反應而倒下。

  吳天一感慨地説,40年前,當他和大批熱血青年來到青藏高原投入邊疆建設時,同伴們卻很快就感到了心慌,胸悶,頭痛欲裂,高山缺氧的反應把許多人擊倒了。也就是從那時開始,吳天一下決心要找出有效對付高山病的辦法。決心一下,吳天一就把他人生坐標牢牢地鎖定在了青藏高原。

  廣袤的青藏高原,是一片充滿著神秘而又蘊涵著豐富寶藏的土地,雖然有藍天白雲下的壯麗風光,但絕對的海拔高度卻把許多人拒之門外。吳天一從高原環境特發性疾病著手,開始了艱辛的探索。在國內相關研究幾乎是一片空白的情況下,吳天一從當地“紅臉蛋”的牧民身上率先發現並提出了“高原紅細胞增多症”的理論。

  從1980年開始,吳天一用了12年的時間深入高海拔的牧區,對各種急慢性高原病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在空氣稀薄的環境下搞科研,其中的艱苦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別説經常要吃著煮不熟的麵條和凍得發硬的飯菜,就連實驗設備有時也因為“高原反應”而拒絕工作。在長江源頭,夜晚的氣溫往往會下降到零下30多度,他和隊員們就住在單薄的帳篷裏堅持做實驗。

  流行病學研究要求對自然人群的普查率達到90%以上,而牧民遊牧式的生活方式,加上山高路遠,使吳天一常常要騎馬走上30公里才能碰到一座帳篷。為了拿到第一手的科學資料,吳天一騎馬,坐車多次遭遇險情,而每一次他都奇跡般返回西寧,在他的腿上至今還留著固定的鋼板。“馬背上的院士”由此而來。

  1990年,為闡明人體從低海拔區急速進入高原後生理及急性高山病的發生規律,53歲的吳天一帶領著中日聯合醫學考察隊到海拔5000多米的阿尼瑪卿雪山進行科考,在體力極度虛弱和嚴重的缺氧情況下,每前進一步,都是對生命的嚴峻挑戰。

  吳天一:“應該説每一次心跳都像從嘴裏跳出來,我戴了一個脈率儀,我的心率超過180了我就停下來,到160我繼續攀登。這個有多快?180就是極限了,該出問題了。”

  吳天一沒有退縮,他克服了諸多困難,堅持登上了海拔5620米的實驗站,詳細記錄下了全部的實驗數據。

  為了獲得更準確的科學記錄,吳天一在他創辦的青海高原醫學研究所裏,親手搭建起中國最大的高低壓氧倉實驗基地。

  吳天一:“這個倉是高低壓氧綜合倉,我們可以悉尼2260米降到上海海平面,在這裡我們既可以做海平面實驗,又可以做高原的實驗。”

  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探索,使吳天一揭開了藏族適應高原生存的生理之謎;用事實推翻了國際高原病權威有關“青藏高原不存在慢性高山病”的論點;確立了中國高原病命名,分型和診斷的統一標準。

  幾十年中,吳天一足跡遍佈青海,西藏,甘肅和四川大部分的高海拔地區,也到過世界所有著名的高原地帶。這期間,遠在美國的父母和姐妹曾經多次來信勸他前去團聚,而吳天一深知:去美國可以告別清貧,但卻會和他心愛的事業絕緣。

  吳天一:“我這些科學的成果是從哪來的?就是從青藏高原來的,這塊地方既是哺育我成長又是我科研成果的根。”

  吳天一沒有走,他繼續留在了青藏高原。因為這裡有他眷念的土地和搞科研永遠不會枯竭的“高山源”。

  字幕: 吳天一 67歲 塔吉克族 美國僑眷

  吳天一主持完成了十多項國家“八五”科技攻關課題;

  揭開了藏族適應高原生存的生理之謎;

  用事實推翻了國際高原病權威有關“青藏高原不存在慢性高山病”的

  論點;

  確立了中國高原病命名、分型和診斷的統一標準。

  1991年榮獲“國際高原醫學特殊貢獻獎”。

(編輯:朱亞菲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