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頻道 > 萬隆會議五十週年 > 正文

老外交家回憶周總理與萬隆會議 
——前駐文萊大使劉新生在新中國外交五十五週年座談會上的發言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12日 16:02)


前駐文萊大使劉新生

  尊敬的主席先生,女士們、先生們:

  再過幾天,我們將迎來偉大祖國成立55週年的光輝節日。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國始終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決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經受住了國際風雲變幻的嚴峻考驗。撫今追昔,感慨萬千。49年前,29個亞非國家在印尼的萬隆舉行會議,共商團結合作大計。以周恩來總理為首的中國代表團,堅持“求同存異”的方針,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動會議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達成了“萬隆十項原則”,做出了歷史性貢獻。

  一、二戰後,亞非民族解放運動蓬勃興起,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勢力不甘心失敗,試圖奪回昔日地盤。為了應對共同的敵人,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新興獨立國家認識到團結互助、一致對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此背景下,印尼總理沙斯特羅阿米佐約于1953年8月提出召開亞非會議(通稱“萬隆會議”)的倡議,得到印度、緬甸、錫南(今斯裏蘭卡)和巴基斯坦四國一致響應,決定聯合發起這一會議,並由印尼總理致電周恩來總理,邀請中國政府派代表團出席。

  中國接受邀請後,開始積極準備參加亞非會議的各項工作。當時面臨的形勢相當複雜。首先,參加會議的國家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各不相同,他們在民族、語言、文化、宗教信仰、歷史背景和經濟發展程度上都存在著很大差異;他們之間有的建立了外交關係,相互友好;有的卻沒有什麼聯絡,而且相互之間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和糾紛;他們中間有的國家主張中立主義,有的國家參加了“馬尼拉條約組織”和“巴格達條約組織”。參加亞非會議的國家中只有7個國家與社會主義中國有外交關係,不少國家(包括一些已建交的國家)對中國了解很少,甚至根本不了解,有的對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抱有很深的成見和敵意。第三,美國等西方國家企圖利用亞非國家間存在的差異和分歧,使用政治、經濟等手段,在亞非國家中挑起爭論,破壞團結,以達到阻止亞非會議召開的目的。就在亞非會議召開前夕,美國竟指使蔣介石集團派遣特務,陰謀製造“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爆炸事件,妄圖暗害以周總理為首的中國代表團,阻撓和破壞亞非會議。

  面對這樣一種十分錯綜複雜的形勢,中國代表團與會的總方針確定為:爭取擴大世界和平統一戰線,促進民族獨立運動,併為建立和加強中國同若干亞非國家事務和外交關係創造條件,力求會議取得成功。為此,提出了最高和最低兩個綱領。最高綱領是爭取締結亞非國家和平公約或和平宣言,主要內容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反對殖民主義、要求和平、反對戰爭。最低綱領是爭取發表一個帶公約性的公報,作為亞非會議的具體成果之一。

  4月17日,中國代表團如期抵達萬隆。周總理在萬隆機場發表了一個書面談話,指出亞非會議的召開是亞非國家第一次在一起討論共同的有關問題;儘管有人正在力圖破壞這個會議,但是和平友好的正義事業是破壞不了的;這次會議一定能夠克服各種阻撓和破壞,為促進亞非國家之間的友好與合作,維護亞非地區和世界和平作出有價值的貢獻。周總理這個簡短談話既指出了亞非會議的重要意義,也預示了會議將會遇到的困難,但對會議的成功表達了充分的信心。

  二、4月18日上午,亞非兩大洲首次歷史性聚會在萬隆獨立大廈隆重開幕。會議由印尼總理沙斯特羅阿米佐約任主席,蘇加諾總統發表了題為《讓新亞洲和新非洲誕生吧!》的長篇開幕詞。在前兩天一般性發言中,絕大多數代表發言都譴責殖民主義、種族主義,表示了要促進亞非團結合作的良好願望,但也有些國家的代表當著中國代表的面攻擊共産主義是“獨裁”,是“新殖民主義”,甚至懷疑中國對鄰國搞“顛覆”活動。面對會議可能走入歧途的危險,周總理當即決定將原來準備的發言稿改為書面散發,而作即席補充發言。明確表示: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亞非國家存在求同的基礎,這就是絕大多數國家和人民自近代以來都經受過、並且現在仍在受著殖民主義所造成的災難和痛苦。無論是共産黨領導的還是民族主義者領導的亞非國家都是從殖民主義的統治下獨立起來的,可以相互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完全可以成為我們中間建立友好合作和親善睦鄰關係的基礎。

  周總理還就兩天來會議所談到的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宗教信仰自由和所謂顛覆活動等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周總理講話贏得了與會各國代表的普遍讚揚。

  “樹欲靜而風不止”。在政治委員會討論中,一些國家代表節外生枝。有的將共産主義誣為“殖民主義”,提出要像反對西方殖民主義那樣反對“一切形式的殖民主義”,有的反對使用“和平共處”一詞,説它是“共産黨的名詞”。會上兩種意見尖銳對立,相持不下。周總理耐心地聽取各種意見,冷靜思考解決分歧的途徑。他在綜合大家的意見後,對會議擬發表的“和平宣言”提出條建議,包括我們耳熟能詳的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內政、國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等準則。這些建議結束了政治委員會的激烈爭論,推動會議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著名的“萬隆會議十項原則”,發出了亞非人民團結反殖、捍衛和平、維護獨立,爭取解放和加強友好合作的共同呼聲,勝利完成了歷史使命。

  三、會議期間,周總理還在會外與各國代表團進行了廣泛交往,增進了相互了解和友誼。其中,與印尼簽訂關於華僑雙重國籍條約和關於台灣地區局勢問題的聲明兩件事特別重要。這兩件事雖與亞非會議沒有直接關係,但對當時國際形勢發展産生了重大影響。

  華僑的雙重國籍問題是歷史遺留下來的一個十分複雜和困難的問題。亞非會議前以及會議期間,常有人利用這個問題對中國進行攻擊,挑撥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與會的東南亞國家也對此表示某種擔心和疑慮。會議期間,周總理以外長身份與印尼外長在萬隆簽署了中、印尼《關於雙重國籍問題的條約》。條約確定了雙重國籍者自願選籍和一人一國籍的原則,推動解決了印尼華人的雙重國籍問題。這一條約的簽訂有力證明了中國毫無利用僑民來顛覆它國政府的意圖,從而消除了東南亞國家在華僑問題上的擔心,粉碎了別有用心的人的挑撥。

  在台灣問題上,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在亞非會議上散佈了一些奇談怪論,把中國人民解放自己的神聖領土台灣的鬥爭,同消除美國在台灣地區製造的緊張局勢混為一談,希望中國採取措施來消除台灣地區的緊張局勢。針對這種情況,周總理不僅在會上重申了解放台灣是中國內政這一嚴正立場,而且在會下先後向十幾個國家的代表團做工作,反復闡明了台灣問題的由來、性質和中國的立場,發表了69個字的聲明:中國人民同美國人民是友好的。中國人民不要同美國打仗。中國政府願意同美國政府坐下來談判,討論和緩遠東緊張局勢的問題,特別是和緩台灣地區的緊張局勢問題。周總理這個簡短聲明不僅在亞非會議廣大與會國代表團中和世界上贏得了廣泛支持和強烈反應,而且使美國十分被動和孤立,連美國盟友英國對周總理的聲明也産生了某種“興趣”。亞非會議後不久,美國通過英國駐華代辦向中國傳話,表示希望中美各派一名大使級代表舉行會談。這是周總理通過巧妙的鬥爭藝術爭取盡可能多的朋友和挫敗美國陰謀的又一成功範例。


  在萬隆期間,周總理除參加安排得很緊張的會議外,還以超乎常人的精力開展了大量的會晤和宴請活動,他的這些活動早的在清晨7時半就已開始,晚的竟至淩晨一二點鐘還未結束。有人曾計算過,在7天亞非會議的168個小時中,周總理只睡過13個小時,平均每天睡眠不超過2小時。在那些不眠的時間裏,他不是出席各種會議,就是與其他代表團進行交往活動。在與各國代表們交往和接觸中,周總理結交了一大批朋友,在國際上樹立了平等待人、自尊自信的崇高形象,並使人樂於與他交往。會議期間,周總理辛勤播下的友誼種子,終於結下了纍纍碩果。在會後的短短數年中,我國同亞非會議與會國之間的關係有了迅速發展,先後與尼泊爾、埃及、敘利亞、也門、錫蘭、柬埔寨、伊拉克、蘇丹、加納和老撾等10個亞非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截至1961年,我國與參加亞非會議國家的正式建交國已由亞非會議時的6個發展到16個。與此同時,我國與其他一些與會的亞非國家關係,也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

  亞非會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是亞非各國代表團排除各種干擾、破壞,共同努力取得的。但誰也不能否認,周總理為亞非會議的成功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黎巴嫩代表團團長拜會周總理時曾當面讚譽説:“我想可以説,在每一場你要參加或者你允許自己參加的重要戰鬥中,你都獲得了勝利。你在會上獲得了成功,比別人都大。”應該説,黎巴嫩代表團團長對周總理的這番讚譽,在相當程度上具有廣泛的代表性。的確,周總理在會議期間那種實事求是的作風、靈活機動的策略、善於解決難題的卓越才能以及他顧全大局、平等待人的態度,不僅為新中國贏得了朋友、贏得了尊敬,而且對擴大新中國的國際影響,對提高新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威望,對發展新中國同亞非國家的正常關係和友好交往做出了重大貢獻。

  女士們、先生們:

  萬隆會議已過去近50年了。半個世紀以來,世事歷經滄桑,不論是亞非大陸,還是世界其他地區,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但人們越來越清楚地看到,萬隆會議在世界現代史上産生了不可磨滅的巨大影響。萬隆會議所倡導的基本精神已被許多國家接受,成為處理國際關係中的一個重要準則。以周總理為首的中國代表團為亞非會議成功所做出的傑出貢獻將永垂青史!

  謝謝大家!

責編:李菁  來源:外交部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