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頻道 > 萬隆會議五十週年 > 正文

萬隆會議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12日 15:30)

  新華社北京4月11日電(記者李建敏)1955年4月18日─24日,29個亞非國家和地區的政府代表團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亞非會議,史稱萬隆會議。

  這是亞非國家第一次在沒有西方殖民國家參加的情況下自行召開的會議。會議討論了國際形勢和有關亞非國家人民共同利害關係的問題,反映了亞非人民團結反帝的共同願望和要求。

  會議發表的最後公報共有七項內容,包括經濟合作、文化合作、人權和自決、附屬地人民問題、其他問題、促進世界和平和合作等內容。

  最後公報還提出了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精神相一致的、促進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十項國際關係原則。這十項原則是:

  (1)尊重基本人權、尊重《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

  (2)尊重一切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3)承認一切種族的平等、承認一切大小國家的平等。

  (4)不干預或干涉他國內政。

  (5)尊重每一個國家按照《聯合國憲章》單獨地或集體地進行自衛的權利。

  (6)不使用集體防禦的安排來為任何一個大國的特殊利益服務;任何國家不對其他國家施加壓力。

  (7)不以侵略行為或侵略威脅或使用武力來侵犯任何國家的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

  (8)按照《聯合國憲章》,通過如談判、調停、仲裁或司法解決等和平方法以及有關方面自己選擇的任何其他和平方法來解決一切國際爭端。

  (9)促進相互的利益和合作。

  (10)尊重正義和國際義務。

  參加會議的有阿富汗、緬甸、柬埔寨、中華人民共和國、埃及、埃塞俄比亞、黃金海岸(今加納)、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拉克、日本、約旦、老撾、黎巴嫩、利比裏亞、利比亞、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沙特阿拉伯、錫蘭(今斯裏蘭卡)、蘇丹、敘利亞、泰國、土耳其、越南民主共和國、南越和也門。發起國為印度、印尼、緬甸、錫蘭和巴基斯坦。

  周恩來總理率領中國代表團出席會議。會議期間,周恩來總理堅決貫徹中國的外交路線,高舉團結反帝的旗幟,堅持求同存異、協商一致的原則,為會議的成功召開做出了傑出貢獻。(完)

責編:李菁  來源:新華社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