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頻道 > 萬隆會議五十週年 > 正文

“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中為國捐軀的新華社記者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12日 10:42)


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新華社工作人員在烈士墓碑前憑吊“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遇難人員

  新華社北京4月11日電(記者李建敏)1955年亞非會議(即萬隆會議)召開之前,國際反動勢力和台灣當局相勾結,陰謀暗害出席亞非會議的中國代表團和周恩來總理,製造了“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


在“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中遇難烈士的墓碑文

  參加會議的中國代表團成員和隨同採訪的中外記者共11人在此次事件中不幸遇難,其中包括新華社3名記者:對外部第一任主任沈建圖、香港分社社長黃作梅、對外部記者李平。


沈建圖

  沈建圖(1915—1955),男,原名沈慶琳,廣東梅縣人,新加坡歸僑。1938年在延安參加革命工作,1939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40至1949年先後擔任太行《新華日報》、新華社英播部編輯、組長、主任。在此期間,參加了新華社創辦對外英文廣播的工作。1949年至1950年任中央廣播事業局英播部主任。1951至1952年任朝鮮開城中國人民志願軍停戰談判代表團新聞處長。1954年任新華社對外新聞編輯部主任、新華社編委會委員。1955年4月11日乘印度“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前往雅加達參加亞非會議途中,由於台灣當局特務的破壞,飛機失事,不幸殉難。


黃作梅

  黃作梅(1916—1955),男,廣東省番禺人,小時在香港上學,1936年被分配到香港灣仔政府貨倉工作。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了香港的抗日愛國運動。1941年6月加入了中國共産黨。1942年2月被派往倫敦,創辦新華社倫敦分社。1949年6月返回香港,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1955年4月11日乘印度“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前往雅加達參加亞非會議途中,由於台灣當局特務的破壞,飛機失事,不幸殉難。


李平

  李平(1929—1955),男,原名李炳衡,山東省泰安縣人,青少年時在北平上學。北平解放前,他便參加了北平學生的進步活動。北平解放後,他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南下工作團。1949年5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49年6月參加新聞工作,最初在北平新華廣播電臺工作,後到新華社工作,歷任助理編輯、編輯等職。1951年11月與1953年,他兩次赴朝鮮參加戰俘問題和停戰談判的報道。1955年4月11日乘印度“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前往雅加達參加亞非會議途中,由於台灣當局特務的破壞,飛機失事,不幸殉難,犧牲時年僅26歲。犧牲前任新華社對外新聞編輯部國際組副組長。(完)

責編:李菁  來源:新華社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