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頻道 > 百集電視記錄片《故宮》 > 正文

獨特的書畫拍攝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28日 14:20)


  經過漫長的準備和期待,以及為期兩天的試拍攝,2005年4月7日,《故宮書畫》一組終於完全準備就緒,開始正式拍攝。此次拍攝中,涉及到了大批精美絕倫的繪畫,有明宣宗朱瞻基皇帝《三鼠圖》、石濤的《搜盡奇峰打草稿》、唐寅的《事茗圖》、丁觀鵬的《宮妃話寵圖》等傳世名作。緊張的拍攝中,雖然承受著文物安全和畫面質量的雙重壓力,但是能夠欣賞到國寶級的大家名作,攝製組成員都覺得三生有幸。


  二月蘭動聲動色的開著,春風裏瀰漫著花香。雖然拍攝緊鑼密鼓的進行,可是整個慈寧宮大院依然靜謐、安詳。遙想當年,整個大清王朝鼎盛的時候,這裡亦不曾繁華。傳説當年這裡是“寡婦院”,所有失寵的或者失去丈夫的妃嬪,最終聚集到這裡,直至老死。此次書畫的拍攝最終選在這裡進行,其實並無深意,只是因為這裡清靜、清幽,再者就是距離保存文物的地庫很近,便於文物的提取和安全回庫。

  通過這次拍攝才知道,在文物裏最嬌貴的要算繪畫了,她懼強光、怕紫外線,因此拍攝中燈光師使用的燈光都是濾去紫外線的,故宮博物院科技部的專家經過嚴格檢測確定燈光對繪畫沒有任何影響之後,拍攝方可進行。繪畫甚至對環境的溫度濕度的要求都極為嚴格,溫度要控制在18-25攝氏度之間,濕度要在48-55度之間,在這個乾燥的春天裏,溫度尚可,濕度可是差了不少,加之慈寧宮是年久未曾有人居住的宮殿,地面上一杯水潑下去,2分鐘之後,根本連痕跡都不曾留下。為此,在正式拍攝前的一天裏,光潑水我們就斷斷續續的進行了有將近一整天。所以文物進場前的半小時裏,攝製組工作人員拿著水杯水桶往地下灑水,絲毫都不足為怪了。拍攝現場,除了書畫部工作人員,其餘任何人都是絕對不可以碰觸繪畫本身的,所以我們這些人雖然心懷嚮往,也只能是“只可遠觀”了。

責編:李菁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