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靖國神社的嬗變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10日 13:47 來源:人民網

  靖國神社最初的教義是:通過祭祀來安撫冤魂,以免給人們帶來災難。在近代歷史上,靖國神社的名字是與戰刀和征伐相聯絡的,折射著日本向封建軍事帝國主義發展,走對外侵略的道路,最後失敗的軌跡。靖國神社一直由陸軍省和海軍省負責管轄(其他神社均由內務省管轄)。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出於對外侵略擴張的需要,軍國主義者們編織出種種神話,用“靖國思想”驅使士兵在戰場上衝殺。“靖國思想”要士兵們相信,效命沙場如櫻花飄落,其魂可在靖國神社內找到歸宿,作為“靖國祭神”萬世不滅,受人景仰。在此謊言的煽動下,無數士兵暴屍于異國荒野。

  靖國神社供奉甲級戰犯是軍國主義勢力膨脹的産物

  日本戰敗投降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佔領軍進駐日本,與亞洲各國一起,對日本的戰爭罪犯進行了清理。按照戰爭犯罪嚴重程度,被分為甲、乙、丙三級。當時在中國國內審判的多屬乙、丙級戰犯。特別罪大惡極的送交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理。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處死刑的甲級戰犯共有14名,其中特別罪大惡極的原日本首相東條英機等7人于1948年12月在東京被處以絞刑。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的撫順和太原的管理所共關押過1062名戰犯,其中的1017名戰犯因認罪態度較好,我國政府于1956年夏天分3次對這些人宣佈免於起訴,釋放回國。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特別軍事法庭名義判刑的有45名,至1964年也全部釋放回國。經過中國政府和平的、人道主義的教育,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回到日本後都熱心於日中友好,成了和平反戰的鬥士。

  與此同時,靖國神社雖然降為一般的宗教團體,但供奉戰爭亡靈的靈位並沒有撤除,軍國主義的遺老遺少們也沒有停止翻案活動,他們在日本保守政黨自民黨內右翼勢力的支持下,一直力圖使靖國神社重新歸國家管理,實現日本政要的正式參拜。靖國神社認為,合祭甲級戰犯本來就只是一個“暫時保留”的問題,合祭本身有“法律根據”。因為在1953年日本第十六屆國會上,以對舊軍人進行補助為目的的《援護法》進一步被修改,修改後的法律決定對受刑戰犯的遺族也發給“遺族年金”。根據這一法律,靖國神社認為戰犯們的權利在社會上已得到恢復。

  靖國神社領導層曾密商甲級戰犯合祭問題

  據日本報刊透露,早在20世紀50年代,靖國神社的最高領導層就曾對甲級戰犯的合祭問題進行過密商,得出了“不妨”的結論。

  經過密謀,靖國神社決定等過了按佛教所説的“33次忌日”(被判絞刑的7名甲級戰犯在1948年伏法,從1945年日本投降時算起,1978年適值“33次忌日”)之後再行合祭。作為第一步,靖國神社首先把乙、丙級戰犯的靈位放進靖國神社祭祀。1978年10月17日,靖國神社舉行例行“秋祭”時,正式把14名甲級戰犯的靈位放進了靖國神社。這14名甲級戰犯中,除了原首相東條英機,還有原大將板垣徵四郎、原大將土肥原賢二、原大將松井石根、原大將木村兵太郎、原中將武藤章、原首相廣田弘毅等。另1000多名被處決的乙級和丙級戰犯也被合祀其中。至今,靖國神社供奉著246萬多個靈位,其中210萬個是二戰亡靈。

  順便説一下,1948年12月23日東條英機等被處以絞刑後,當時戰犯的辯護律師三文字等偷偷從橫濱的火葬場把7個戰犯的骨灰弄出,作為“殉國七士”葬在愛知縣幡豆郡的三根山。這一行動是在極為秘密的情況下進行的。直到半年以後,新聞媒體才向社會披露此事,甚至擔任戰犯遺族會--“白菊遺族會”會長的木村兵太郎的妻子、“日本遺族會”的負責人等,也是在事後才接到報告。

責編:李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