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頻道 > 勿忘歷史 正視現實 > 正文

平沼騏一郎:短命戰時內閣首相 

央視國際 (2005年06月08日 15:55)


  平沼騏一郎出生在日本津山藩(今岡山縣)一個藩士家庭,自幼就讀私塾,後考入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1888年畢業後被選拔進入司法省,經見習期後被錄用為法官,先後任東京地方法院法官、東京控訴院法官、東京控訴院部長等職。1899年升遷為東京控訴院檢察官,1907年升任大審院檢察官,後任司法省民刑局長,從此進入政界。

  創立右翼團體“國本社”,匯聚大批軍國主義分子

  平沼在司法界的10年裏,相繼任大審院院長、檢察總長等要職,同政界的聯絡越發密切,同時著意培植個人勢力,聯絡顯貴,巴結軍部,1923年終於拜相封爵,進入山本權兵衛內閣擔當法務大臣。

  然而,就在這一年,發生了難波大助暗殺攝政宮裕仁(即後來的昭和天皇)未遂的“虎之門事件”,對平沼來説是一大衝擊。他決意利用團體的力量捍衛日本的“皇統”———這也是他由來已久的神國史觀和天皇史觀的表露。平沼被日本政界稱作“敬神家”,他敬畏和崇拜天皇,推崇日本的國體,宣揚日本是“神之國”,主張天皇親政,所以,于1924年創立一個國家主義和國粹主義的右翼團體,稱為“國本社”,顧名思義是以國家主義為根本,維護日本的“國體”。

  在平沼影響下,司法界的原嘉道、鈴木喜三郎、山岡萬之助,內務官僚後藤文夫,海軍界的加藤寬治、末次信正,陸軍界的荒木貞夫、真崎甚三郎、小磯國造等人都匯聚在他的旗下,這些人大多是狂熱鼓吹擴張主義的軍國主義分子,尤其是陸海軍人物,後來都成為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骨幹成員。

  這以後,平沼在政界扶搖直上,先後任貴族院議員、樞密院顧問,又被賜為男爵,1926年升任樞密院副議長。平沼如同政壇上的一顆“新星”,引起朝野內外的關注,入主內閣魁首的呼聲也日甚一日。但是,元老派西園寺公望對其陳腐的政治觀念不以為然,認為平沼從敬神的立場主張天皇親政是與時代不合拍,所以當樞密院議長退職後,極力反對平沼接替議長職務,直至後任議長因病去職,因平沼明確表示自己反蘇反共的立場,才被元老們接受,終於登上樞密院議長的寶座。

  實施警察憲兵統治制度,驅使全體國民無條件為戰爭效力

  1939年1月,近衛內閣宣佈總辭職,在軍部和右翼團體的支持下,平沼騏一郎終於爬上總理大臣的寶座,出面組織平沼內閣。當時,日本已經發起了全面侵華的戰爭,日本陸海軍的主力陷在中國戰場不能自拔,日本的人、財、物等戰爭資源日見緊缺,亟待政府出臺對策,扭轉局面。平沼上臺伊始頒布了《擴充生産力計劃要綱》,決定動員日本全社會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擴大軍工生産規模,藉以維持侵華戰爭。隨之,又修改了兵役法,廢除短期兵役制,延長國民服兵役的時間,把一批又一批青壯年送上戰場。

  1939年3月,平沼內閣又設立“國民精神總動員委員會”,由文部大臣、陸軍大將荒木貞夫出任委員長,實施更殘暴的警察憲兵統治制度,把全國的人、財、物都集中到統治當局的手中,驅使全體國民都必須無條件地為戰爭效力,建立起軍事獨裁的法西斯戰爭體制。

  在平沼任上,還爆發了諾門坎事件,關東軍在中蒙邊境挑起大規模武裝衝突,結果一敗塗地,被蘇軍吃掉一個師團,日方只好坐在談判桌上,同蘇聯簽訂了停戰協定。

本篇文章共有 2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