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頻道 > 勿忘歷史 正視現實 > 正文

唐家璇會見日本外相 就中日關係闡述立場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29日 09:54)

  外交部網站消息:2005年4月18日下午,國務委員唐家璇在釣魚臺會見了日本外相町村信孝,就中日關係有關問題闡述了中方立場。

  唐家璇説,關於中日曆史關係。已故周恩來總理在一九七二年作了很好的概括,“兩千年友好,五十年對立”。這裡的“對立”是指敵對關係。從甲午戰爭到二戰結束,日本軍國主義在歷時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裏,野蠻侵略中國,使中華民族蒙受深重災難。日本人民也是受害者。只有妥善解決了這段不幸的歷史問題,中日兩國人民才可能恢復過去的傳統友好,開闢充滿希望的未來。1972年的中日邦交正常化談判完成了這個歷史任務。化干戈為玉帛,揭開了中日關係的新篇章。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很長一段時間裏,兩國在歷史問題以及與歷史問題有著密切關聯的台灣問題上,也不時出現過一些問題。經過外交努力,這些問題被化解了,中日友好大局得到了維護,中日友好合作關係取得了長足發展,兩國人民之間的感情也很友好。這段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只要妥善地處理好歷史問題和台灣問題,中日關係的政治基礎就得以鞏固,兩國關係就會發展,中日友好事業就會全面地向前推進。

  唐家璇指出,中日關係出現今天這樣的局面,就是因為日方在歷史問題和台灣問題上言而無信,開了倒車。日本領導人堅持參拜供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日本政府最近又允許美化侵略歷史的教科書出臺。日方在一系列重大問題上的錯誤言行引起了中國人民的不滿和憤慨。日方這樣做的結果是,兩國老一輩政治家歷經千辛萬苦才恢復和發展起來的中日友好關係受到嚴重傷害,兩國人民好不容易恢復起來的友好感情也受到嚴重傷害,促進東亞地區和平、穩定和發展的大局受到阻礙。這樣的結果對中國不利,對日本同樣不利。

  中日兩國是近鄰,也是世界上兩個有重要影響的國家。中日兩國和兩國人民應當世世代代友好下去,這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也是亞太地區和世界和平繁榮的需要。兩國政府和各界人士看待和處理中日關係,都應從這個基本立場出發。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一直認為,應當在中日間三個政治文件的基礎上,按照“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致力於穩定、改善和發展中日關係。我們對加強中日友好交流與合作始終持積極態度,願與日方進一步落實在經貿、文教、科技、旅遊等領域的合作,進一步加強民間友好往來。我們希望日方也表現出同樣的誠意,與中方相向而行,而不是背道而馳,經過雙方共同努力儘快扭轉目前兩國關係的現狀,為改善兩國關係營造積極氣氛,創造有利條件。

  唐家璇説,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中日關係處於非常敏感的關鍵時期,希望日方在歷史、台灣、釣魚島、東海劃界等敏感問題上,不説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話,不做激化兩國矛盾的事。雙方應當從切實維護中日關係大局出發,加強溝通協調,冷靜、理智地處理出現的問題。

  町村表示,我是抱著改善日中關係的願望來中國訪問的。日方對中方在歷史、台灣等問題上的強烈關切是清楚的。日方在1995年通過村山富市首相表達的對歷史問題上的反省態度沒有改變,日方在日中三個政治文件中表明的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也沒有改變,日本不支持“台獨”。日方希望雙方在包括舉辦奧運會在內的廣泛領域與中方開展合作,為推動日中關係改善和發展竭盡全力。

責編:李菁  來源:外交部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