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頻道 > 勿忘歷史 正視現實 > 正文

日本篡改歷史,遺禍深遠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29日 09:42)

  日本文部科學省4月5日下午公佈了新版教科書修改審定結果。由日本扶桑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歷史教科書獲准在日本學校使用。該版本做出各類的修改共124處,但沒有改變其中美化侵略的基調。

  歷史問題是一面鏡子。透過這面鏡子,人們看到,日本政府在對待中國和韓國關繫上的政治立場和未來走向,此次新版教科書否認了日本20世紀前期對中國和其他東亞國家的侵略,淡化甚至否認“南京大屠殺”的歷史事實,妄稱釣魚島是日本領土。良知的人們不禁要問,這種抹殺歷史真相的做法是要在向子孫一代傳達怎樣的政治信息,戰爭還是和平,高尚還是醜惡?日本政府的做法這就如同把“殺人”美其名曰為“助人解除生的痛苦”一樣可恥和荒謬。

  列寧説過:“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日本對東亞國家侵略的現狀已經隨著法西斯在二戰中的徹底失敗被扔進了歷史的垃圾堆,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日關係正常化並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人們期待著東亞能夠重建和平共處的政治格局,相互殘殺的悲劇不再重演,為此開創兩國外交關係正常化的兩國領導人都付出了艱巨的努力,兩國一衣帶水,關係發展至目前局面實為不易。

  但是歷史的發展往往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美國佔領當局當年由於冷戰緣故,對日本法西斯殘余採取了利用和打擊並重的政策,因此,法西斯思想的殘余並沒有隨之得到徹底的清算,而是隨著日本經濟政治力量的崛起而發生了變種,打著追求“普通國家”的旗號死灰復燃。這在日本戰後歷史上延續至今,只是今天更加變本加厲而已。釣魚島問題不過是這種軍國主義思想在現實國際政治領域的“自然”延伸罷了。

  人類無法改變發生過的歷史,但是應該銘記過去,以史為鑒,這是歷史留給後人值得珍重的寶貴遺産。在此問題上,任何一個愛好和平的政府和政黨不論從國家關係的長遠考慮還是尊重歷史的角度來看,都負有不可推卸的道義責任和政治責任。由於日本共産黨和社會民主黨勢力在“55年體制”崩潰後的政治角逐中衰減,革新力量的政治影響力大幅削弱,日本社會經歷了經濟衰退之後,保守主義潮流明顯強化,以保守主義著稱的自民黨小泉政府正是趁著這股潮流縱容右翼勢力的膨脹,不僅如此,自民黨政府的政策綱領為了迎合這些右翼勢力和保守選民,加快了右轉的步伐,一版一版的美化侵略歷史的教科書就是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粉墨登場、大行其道的。

  儘管在新版歷史教科書審定期間,日本和中韓兩國的政治關係圍繞歷史問題、領土爭端等已經十分緊張,一些善良的人們也曾期待著日本政府在教科書問題上本著尊重歷史和外交大局的目的做出新的姿態,樹立樣板,為東亞的緊張局面降溫。但是殘酷的事實讓這些愛好和平的人們大失所望,新版教科書延續了其篡改歷史的一貫邏輯,這符合日本右翼勢力的政治本性,因為他們並不甘心曾經失去的“帝國”,通過這種教育其真實意圖是為骯髒的政治目的服務,既是為其醜惡的過去粉飾和辯護,也是把病毒遺傳給了子孫一代為其張目,這種行為不僅是不負責任的,而且是用心險惡的。相比而言,篡改歷史比歷史上的那場泯滅人性的侵略戰爭遺禍更深,戰爭禍害的只是一時,一兩代人,而篡改歷史、美化侵略則將禍及子孫,遺害萬代。(薛亞波)

責編:李菁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