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頻道 > 勿忘歷史 正視現實 > 正文

胡錦濤會見小泉 就中日關係發展提出5點主張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28日 10:27)

  新華社雅加達4月23日電(記者陳鶴高 車玉明)23日晚,剛剛參加完亞非峰會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下榻的飯店會見了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

  胡錦濤説,從中日關係穩定發展和兩國人民友好的大局出發,我願再次同小泉首相就中日關係坦誠交換意見,希望以此為契機,推動中日關係走上健康穩定發展的軌道。

  胡錦濤指出,當前中日關係面臨著困難局面,需要兩國領導人認真對待。中日關係出現現在這樣的困難局面,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中日都是亞洲和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國家,雙邊關係搞不好,不僅對中日兩國不利,還會影響亞洲地區的穩定和發展。兩國領導人應該登高望遠,本著對歷史、對人民、對未來高度負責的態度,從維護中日友好、維護亞洲的穩定和發展大局出發,深刻反思和妥善處理。

  胡錦濤表示,中國政府一貫重視中日關係,始終堅持中日友好方針,一直強調中日兩國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併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去年11月,我同首相先生在聖地亞哥就中日關係問題坦誠交換了意見。我談到,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兩國關係取得長足發展,這是兩國幾代領導人及有識之士共同努力耕耘的結果。這一局面來之不易,值得我們倍加珍惜,精心維護。我特別談到,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對於中日關係來説是個重要而又敏感的年份。要妥善處理好一些重大問題,特別要處理好歷史問題、參拜靖國神社問題、台灣問題等。但是,近一個時期,日方在歷史問題和台灣問題上的一些做法違背了自己的承諾,背離了中日關係的政治基礎,傷害了中國和亞洲有關國家人民的感情,必然引起中國人民和亞洲有關國家人民的不滿。中國和亞洲一些國家民眾的強烈反應應引起日方深思。

  胡錦濤説,中日關係發展的歷程證明,中日兩國和則兩利、鬥則兩害。中日關係搞不好,不僅對不起兩國老一輩領導人和有識之士的長期艱辛努力,也必將損害中日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對此兩國人民不會答應。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中日友好合作,是兩國人民的共同期望。儘管當前中日關係面臨諸多困難,但中方發展中日友好合作關係的方針沒有改變,希望中日兩國堅持和平共處、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發展。在當前形勢下,我們應採取切實措施,儘快扭轉目前中日關係面臨的困難局面,推動中日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胡錦濤就中日關係發展提出了5點主張:第一,要嚴格遵守《中日聯合聲明》、《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和《中日聯合宣言》三個政治文件,以實際行動致力於發展面向21世紀的中日友好合作關係。第二,要切實堅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正確認識和對待歷史,就是要把對那場侵略戰爭表示的反省落實到行動上,絕不再做傷害中國和亞洲有關國家人民感情的事。希望日方能以嚴肅慎重的態度處理好歷史問題。第三,要正確處理好台灣問題。台灣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涉及13億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日本政府多次表示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台獨”。希望日方以實際行動體現上述承諾。第四,要堅持通過對話,平等協商,妥善處理中日之間的分歧,積極探討解決分歧的辦法,避免中日友好大局受到新的干擾和衝擊。第五,要進一步加強雙方在廣泛領域的交流和合作,進一步加強民間友好往來,以增進相互了解,擴大共同利益,使中日關係健康穩定地向前發展。

  小泉表示,發展日中友好非常重要,不僅有利於兩國,而且對亞洲及國際社會都具有重要影響。中國的快速發展對日本不是威脅,而是機遇,這一認識已逐漸被更多的人接受。小泉説,日方願根據胡主席提出的5點主張的精神,積極推進日中友好合作關係。在歷史問題、台灣問題上,日本政府將遵循日中三個政治文件確定的原則,這一立場沒有任何變化。他還表示完全同意胡主席的建議,通過對話解決日中間存在的分歧。

  胡錦濤最後表示,希望雙方以此次會晤為契機,採取切實措施,化解分歧,克服困難,努力使中日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會晤結束後,胡錦濤會見了中外記者,介紹了他在會見中就中日關係發表的意見和原則立場。(完)

責編:李菁  來源:新華社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