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中華之魂

佟麟閣(1892-1937)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14日 19:34

  民國抗日將領。字捷三,河北高陽人。20歲時參加了馮玉祥的部隊,先後任連長,營長,團長,師長等職。1936年夏,調任陸軍第二十九軍副軍長,駐南苑。1937年7月7日,爆發了“盧溝橋事變”。7月28日佟麟閣在抗擊日軍的戰鬥中不幸陣亡。終年45歲。

  在中國紅十字會的努力下,冀察政務委員會外交委員會在永定門外找到了他的遺體。由於將軍的頭部被炸,幾乎難以辨認,在場的人們無不失聲痛哭。隨後,將遺體運回城內入殮,暫厝在北新橋柏林寺內,隱姓埋名。同月31日國民政府追贈佟為陸軍上將。馮玉祥將軍聞訊後,懷著悲痛的心情寫下了《吊佟趙》一詩,悼念佟麟閣和一同犧牲的趙登禹將軍。柏林寺的老方丈得知佟麟閣的靈柩暫厝寺內後,出於對將軍愛國主義獻身精神的敬慕,即使時北平淪陷,也始終嚴守秘密。其靈柩前只擺放著“先府君胡口口之靈”的牌位。

  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3月29日,北平政府及各界人士為紀念佟麟閣和趙登禹兩將軍的歷史功績,在八寶山忠烈詞舉行了隆重的入祀大典,並將西城區的兩條街分別命名為“佟麟閣路”和“趙登禹路”。7月28日,在兩將軍殉國9週年之際,行營主任李宗仁等軍政界要人以及各界人士在中山公園舉行了追悼大會,在各界送來的輓聯中,馮玉祥送的是:“報國敢雲天職盡,立身當於古人爭。”之後,又以隆重的葬禮,將佟麟閣將軍的靈柩從柏林寺移葬于北平香山的蘭澗溝的坡地上。

  1979年8月,中共北京市委追認佟麟閣為抗日陣亡革命烈士,並將其墓修葺一新。

(編輯:任吉東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