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對話交流

我來中國所了解到的情況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14日 13:03

  我是從去年的十月開始這個活動的。偶然知道這個活動的時候,對於將來想從事與中國有關的工作的我,觸及到歷史問題的這個活動是很有意義的。總之,我最初不是因為熱切地希望中日和平而參加,非常不好意思,我是為了自己的將來參加這個活動的,但是我也有盼望和平的心情。然而每天過和平的生活,我們容易忘記珍惜和平。所以我在日本進行活動時,我好幾次感到自己與周圍的人的想法的距離。大家認真地活動中,不怎麼認真地活動的我擔心自己可不可以參加這個活動。我自己不知怎麼辦才好的時候,我決定先去中國,訪問抗日戰爭遺跡,跟中國人談話,看看我的感覺到什麼。

  實際上,訪問戰爭遺跡,跟中國人接觸中,我們遇到了傷腦筋的問題。這就是:現在抗日戰爭紀念館也被用做愛國教育基地,對於我們日本人來説,把戰爭紀念館用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難於理解的。

  從這個問題,我們認識到日中之間的不同,及互相理解是與友好緊密相連的這一事實。但是我去盤山抗日根據地,與經歷過戰爭的人見面時,我意識到自己考慮對愛國主義的疑問和日中之間的不同了,意識到自己忘了作為人類的純粹的對戰爭的憎惡,及對人類的過錯的思考。我認為:我們考慮中國這個國家,日本這個國家之前,先不要忘記反對戰爭。我們只滿足於認識到兩國的不同,忘記了對戰爭的考慮。我聽經歷過戰爭的人説“戰爭是最殘酷的你不殺他,他就殺你”,從這句話,我明白:許多老百姓並不是願意殺人,而是由於戰爭所迫不得不做。我覺得把正常的人變成鬼子的戰爭是很恐怖的,我看到經歷過戰爭的人在村莊裏平靜地生活的樣子,我不禁想:在那場戰爭中,誰得到了什麼?結果戰爭留下的只有悲。我經常感覺到在戰爭最大的犧牲者是老百姓。這次我通過訪問戰爭遺跡,與經歷過戰爭的人接觸,我開始從心裏反對戰爭,祈望中日友好了。這本來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對我來説,是很大的收穫。我聽説有的中國學生參觀完戰爭遺跡,會産生憎恨日本人的情緒之後,認識到:中國人祈望中日友好,但是在他們心中有難於忘記的傷痕。作為一個人反省,反對戰爭,心情是

  重要的,但做為一個人並且是日本人,有清楚地認識戰爭的義務。

  戰後56年的今天,我們可以得到各種各樣的信息,但是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判斷起來很困難,於是有時會忘記什麼是真實情況,擔負將來的我們年輕一代,要把握我自己,看明白什麼是正確,什麼是錯誤,爭取再不要讓戰爭這種愚蠢的事情再次發生。

(編輯:任吉東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