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歷史回眸

豫湘桂作戰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12日 21:51

  1944年4~12月,中國軍隊在河南、湖南、廣西等地抗擊日軍進攻的作戰。

  1943年,同盟國反法西斯戰爭轉入戰略反攻和進攻,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屢遭失敗,使南洋(東南亞)各地軍隊的海上交通線受到威脅。日本大本營為保持本土與南洋的聯絡,決定打通從中國東北直到越南的大陸交通線,同時摧毀沿線地區的中美空軍基地,以保護本土和東海海上交通安全,遂令中國派遣軍使用累計約51萬兵力,發動打通大陸交通線的作戰。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以共約100萬兵力進行抗擊。

  豫中會戰 1944年4月,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指揮第12集團軍共5個師又3個旅 、1個飛行團 (飛機168架)、第1集團軍和方面軍直屬部隊各一部,共14.8萬餘人,在第11、第13集團軍各一部配合下,以攻佔平漢鐵路(北京一漢口)南段為目標,向鄭縣(鄭州)、洛陽地區發動進攻。中國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指揮8個集團軍1個兵團共17個軍約40萬人,在第八戰區和空軍(飛機156架)各一部支援下,以第28集團軍依託黃河南岸既設河防陣地抗擊日軍;第4集團軍在河南汜水縣(今併入滎陽)、密縣(今新密)間山區構成防禦地帶,進行堅守防禦;第31集團軍集結于禹縣(今禹州)、襄城、臨汝(今汝州)地區,待機殲敵。18日,日軍第37師配屬獨立混成第7旅從中牟新黃河(今賈魯河)東岸向第28集團軍暫編第15軍河防陣地發起攻擊。19日,日軍第110、第62師由鄭州黃河鐵橋南端向第28集團軍第85軍邙山頭陣地發起攻擊。突破陣地後,至23日相繼攻陷鄭州、新鄭、尉氏、汜水、密縣。25日,日軍第13集團軍以2個旅由安徽正陽關、鳳臺攻向阜陽,作出向河南漯河進攻態勢,以牽制豫東守軍,打通平漢鐵路後撤回。30日,日軍第12集團軍以3個師又2個旅向許昌發起攻擊。守城的新編第29師抗擊至5月1日失守。日軍第12集團軍旋以一部沿平漢鐵路南進,主力轉向西進,尋找第一戰區主力決戰。第31、第4集團軍予日軍以打擊後,于5、6日分別撤往伏牛山、韓城。至9日,西進日軍攻抵龍門附近。隨即以一部進逼洛陽,大部向伊河、洛河河谷進攻。同日,由許昌南進之日軍第27師,與由信陽附近北上之第11集團軍宮下兵團(相當於旅)在確山會師,打通平漢鐵路南段。同日晚,日軍第1集團軍以8個營從山西垣曲(今古城鎮)強渡黃河,攻佔河南英豪、澠池後,沿隴海鐵路(蘭州-連雲港)東西分進。至14日,與西進日軍擊退第36集團軍和劉戡兵團,包圍洛陽。18日,日軍菊兵團(第63師一部)攻擊洛陽,守軍第15軍配屬第94師依託城防工程,頑強抗擊一晝夜,使敵攻擊受挫。華北方面軍令第12集團軍司令官指揮第110師一部、坦克第3師主力、騎兵第4旅和菊兵團攻擊洛陽。守軍孤軍奮戰至25日分路突圍,洛陽失守。在日軍第12集團軍主力西進後,第五戰區第55軍、第十戰區豫南挺進軍等部,向平漢鐵路南段實施襲擊,一度收復確山、漯河等地,以牽制日軍。6月2日,第一戰區主力、第八戰區一部發起反擊,戰至中旬,將日軍逐至陜縣、洛寧、嵩縣、魯山一線,雙方對峙,會戰結束。

  長衡會戰 1944年5月,日軍第11集團軍司令官橫山勇指揮8個師、1個飛行團和海軍一部,共20余萬人,以攻佔湘桂鐵路(衡陽-來賓)為目標,向長沙、衡陽地區進攻。中國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指揮4個集團軍(共15個軍)另2個軍共約40萬人,在空軍(飛機181架)、友鄰戰區支援下,以一部依託湖北通城東南山區、湖南新墻河南岸、沅江和益陽地區的既設陣地,節節抗擊,消耗、遲滯日軍;主力分別控制于瀏陽、長沙、衡陽及寧鄉等要地,相機殲敵。27日,日軍以5個師由湖南華容、岳陽、湖北崇陽沿湘江兩岸和湘贛邊山區分三路發起攻擊,以3個師集結于湖北監利、蒲圻待機。另以1個團又5個營進至江陵以南松滋河沿岸進行牽制,以掩護軍右翼。防守新墻河的第20軍予日軍中路第68、第116師以持續抗擊後,轉至湖南平江以東山區待機。防守崇陽東南山區的第72軍、挺進縱隊對日軍左路第3、第13師逐次阻擊,遲滯其行動。防守益陽的第73軍抗擊日軍右路第40師。6月1日,日軍中、左路強渡汨羅江,突破河防陣地後,分路向撈刀河、瀏陽河進攻。守軍第37軍採取邊抵抗邊後撤的戰法,撤至瀏陽附近山區待機。至14日,日軍相繼攻佔沅江、益陽、瀏陽。16日,日軍第34、第58師、第68師一部攻擊長沙城區。第4軍堅守至18日下午,傷亡殆盡,長沙失陷。第九戰區為阻敵深入,保衛衡陽,從20日起向日軍發起反擊,至27日,將日軍左、右路分別阻滯于醴陵、湘鄉;對日軍中路在淥口、衡山間雖給以打擊,但未能阻止其南進。28日,日軍第68、第116師攻擊衡陽。守軍第10軍(4個師)依託工事以正面和側面火力掩護,連續實施反衝擊,戰至7月2日,予敵以重創,迫其停止攻擊。11日,日軍第68、第116師得到增補後,以15個步兵營、12個炮兵營第二次攻擊衡陽。守軍以固守陣地與機動防禦相結合,加強陣地間的互相支援,實施短促近戰和反衝擊,戰至20日,迫敵再次停止攻擊。其間,被阻滯于湘東山區的日軍第3師先後在醴陵、茶陵、安仁遭重創。後在第27、第34師和第13師一部支援下,戰至月底,始突破圍阻。8月4日,日軍第11集團軍集中4個師第三次攻擊衡陽。守軍抗擊至8日,傷亡慘重,且孤軍無援,被迫放下武器,衡陽陷落。會戰結束。

下一頁>>
第1頁
(編輯:任吉東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