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歷史回眸

第三次長沙會戰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12日 21:42

  1941年12月~1942年1月,中國軍隊第三次抗擊侵華日軍進攻長沙的作戰。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第23集團軍同日進攻香港。9日,中國政府正式對日宣戰,並調集軍隊反攻廣州。日軍中國派遣軍為牽制中國軍隊,策應香港作戰,令第11集團軍司令官阿南惟幾指揮4個師、2個旅、3個支隊(相當於營)及航空兵一部共12萬餘人,向長沙方向發動進攻,企圖在汨羅江兩岸殲滅第九戰區主力。中國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指揮13個軍、1個挺進軍、1個飛行大隊等30余萬人,採取逐次抗擊、誘敵深入戰法,擬在撈刀河、瀏陽河之間地區包圍殲滅日軍。

  12月24日晚,集結于岳陽東南麻塘、新開塘一帶的日軍第6師、第40師主力在新墻、潼溪街一線強渡新墻河。次日晨,第3師亦隨第6師之後徒涉過河。第九戰區第20軍與日軍激戰竟日,一部與日軍保持接觸,主力向關王橋、王家坊山區後撤;第58軍向西側擊日軍,後撤至楊林。27日,日軍第3師于汨羅附近強渡汨羅江,南攻第99軍,迫其退至營田、 湘陰一線。 29日日軍第 6、第40師乘勢于新市、長樂街渡過汨羅江,遭到第37軍頑強抗擊,激戰至30日,第37軍由浯口退至社港。日軍獨立混成第9旅由岳陽前進至關王橋,並指揮澤支隊掩護軍主力左側翼。阿南惟幾見進攻順利,令所部向長沙進攻。31日,日軍進入撈刀河與瀏陽河中間地區。1942年1月1日,日軍第3師渡過瀏陽河,在20余架飛機支援下,向長沙東南郊猛攻。第10軍頑強抵抗,激戰一晝夜,白沙嶺陣地失陷。2日日軍第40師主力集結于金井,保障翼側安全;第6師主力集結于梨市,一部于長沙東北展開,向城內攻進。守軍在岳麓山炮兵第1旅重炮火力支援下堅守陣地,擊退日軍多次進攻,並殲滅突入白沙嶺陣地日軍。3日,日軍第3、第6師在航空兵與炮兵協同下,再向長沙猛攻。守軍得第73軍第77師增援,奮力搏殺,戰鬥十分激烈。日軍受守軍炮火壓制,進攻受阻,至4日因傷亡慘重,彈糧將盡,且第九戰區調至長沙外圍的10個軍已從四麵包圍,進行向心攻擊,被迫下令北撤。贛北日軍第34師、獨立混成第14旅為策應湘北方向作戰,于12月25日分別向上高、修水發動進攻,至次年1月6日亦被守軍擊退。5日晨,湘北日軍在航空兵掩護下,向東北突圍。在中國軍隊前堵、側擊和追擊下,傷亡慘重,至16日退至新墻河北岸,會戰結束。是役日軍自稱傷亡6 000余人。

  此戰,中國軍隊採用逐次抗擊,誘敵深入,堅守長沙核心陣地,合圍聚殲,動員敵後軍民破壞日軍補給線等戰法,取得長沙會戰勝利。

(編輯:任吉東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