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歷史回眸

第二次長沙會戰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12日 21:40

  1941年9~10月,中國軍隊第二次抗擊侵華日軍進攻長沙的作戰。

  日軍為解除中國第九戰區對武漢地區的威脅,企圖在汨羅江以南長沙以北地區消滅第九戰區主力。1941年9月,第11集團軍司令官阿南惟畿指揮4個師、4個支隊、2個飛行團及海軍一部,共11.5萬人,分兩路向長沙發動進攻。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指揮13個軍、1個挺進軍、2個飛行大隊,共30余萬人,利用有利地形與既設陣地,逐次抗擊,企圖誘敵于汨羅江以南、撈刀河以北地區予以殲滅。

  9月7日,集結于岳陽西南的日軍第6師一部,為掩護新墻河方向主力展開,向大雲山地區攻擊,遭守軍頑強抗擊,受挫。後增調第40師、荒木支隊(相當於旅)支援,激戰至17日,大雲山得而復失,退回西塘。17日夜,日軍第3、第4師和第6師主力、早淵支隊(相當於旅)在新墻河北岸全線展開。18日拂曉,在炮火掩護下,強渡新墻河,從榮家灣、新墻、潼溪街等處突破南岸守軍陣地。守軍第4、第20、第58軍與日軍激戰後,以少數兵力遲滯日軍,主力轉移至雙石洞、洪源洞一帶側翼陣地待機。同時,日海軍陸戰隊和平野支隊(相當於營)乘軍艦10余艘、汽艇200余艘,由岳陽經洞庭湖向青山、蘆林潭等處進攻,從右翼威脅長沙。19日,江藤支隊(相當於營)留守新墻河南岸,抵抗側翼守軍。日軍主力速向汨羅江挺進。是時,第九戰區令第99、第37軍于汨羅江南岸阻止日軍;令第26、第10、第74軍分別向甕江、撈刀河、瀏陽方向急進,準備從右翼包圍日軍。此電文被日軍破譯。21日,日軍強渡汨羅江後,改正面突破為側翼包圍,向東迂迴,包抄中國軍隊。23日,日軍第3、第4、第6、第40師分別於浯口、甕江地區圍攻第37、第26軍;26日,又于春華山、永安市地區攻擊第74軍,中國軍隊損失嚴重。日軍繼向長沙、瀏陽河方向進攻。28日,早淵支隊攻入長沙。29日,日軍第3師一部抵株洲。為策應長沙作戰,中國第三、第五、第六戰區23日起分別對各自當面日軍發動進攻,有力地牽制了日軍行動。第九戰區的鄂南、贛北部隊也向當面日軍實行襲擾。29日,第九戰區預備隊和增援部隊第72、第79、暫編第2軍等6個軍進入長沙外圍,在敵後的第4、第20、第58軍亦尾敵南下。日軍陷於南北夾擊境地。加之後方運輸線遭到中國軍民破壞,補給困難,10月1日下令北撤。第九戰區部隊全線反擊,跟蹤追擊與超越追擊,給日軍以殺傷。9日,日軍越過新墻河,恢復戰前態勢。

(編輯:任吉東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