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央視見證

731部隊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10日 13:32

  1927年在有日本首相田中義一齣席的"東方會議"上,公然提出了"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欲征服中國, 必先征服滿蒙的侵略主張,日本陸軍參謀本部于1932年也採納了石井四郎進行生物武器這一滅絕人性的主張,在日本成立了所謂"防疫研究室",開始了細菌武器的研究和試驗。一九三一年,日本軍國主義侵佔中國東北以後,在中國東北組織了石井細菌研究所。他們糾集了一批日本細菌學者秘密地進行細菌武器研究。曾任日本關東軍醫務局局長的梶冢龍二,就是運用細菌武器的鼓吹者,他竭力支持和推薦石井四郎以侵略戰爭為目的而加緊研究細菌武器。

  石井四郎是日本著名的醫學家和細菌學家。一九二四年他在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當研究生時,專門研究病理學和細菌學。一九二八年充當了東京軍醫院軍醫,後來被派出國考察,週游歐洲。回國後竭力進行細菌戰的鼓動工作,在軍醫學院及日軍參謀部裏成了一個時髦的人物。石井四郎鼓動細菌武器研究的主張,得到了日本陸軍省務署長永田少將的稱許,也得到了日軍參謀本部戰略部第一課課長鈴木大佐的支持,讓他親自領導在中國建立的細菌研究所。

  在石井細菌研究所成立的同時,日本帝國主義先後在中國華中、華北、華南和東北建立了幾個細菌研究部門和為細菌研究服務的機關。

  石井細菌研究所,匿名稱"石井部隊",也稱"加茂部隊"或"奈良部隊",一九三六年日本帝國主義選定平房站以北四公里處的正黃旗五屯、正黃旗頭屯、正黃旗三屯、三家子、黃家窩堡、劉家窩堡的中間地帶,建立十七號軍事基地--細菌殺人工廠日本(關東軍第七三一部隊),從此,平房就成為這六個村屯中間的六點一平方公里的代稱。

  日本關東軍第七三一部隊,是日本軍國主義準備細菌戰的特種部隊,在戰略上佔有重要地位。日本軍人所謂的"小小的哈爾濱,大大的平房",在某種意義上正説明了這一點。就其規模來説,實屬世界上最大的細菌工廠。就其地位來説,它歸屬日本陸軍省、日軍參謀本部和日本關東軍司令部雙重領導。人事配備是很強的。擁有從事細菌戰研究工作人員二千六百餘人,其中將級軍官五名,佐級軍官三十余名,尉級軍官三百餘名。從一九三六年到一九四二年七月由石井四郎中將為部隊長,一九四二年八月到一九四五年二月北野政次少將接任部隊長,一九四五年三月到同年八月石井四郎又重任部隊長。它的直屬各個部以及各個支隊都配備佐級軍官負責,對一些重要部門都配備了少將級軍官負責。第七三一部隊分為八個部和四個支隊:

  第一部(細菌研究),菊地少將為部長。下屬有專門從事鼠疫研究的"高橋班",從事研究的"笠原班",從事細菌媒介--昆蟲研究的"田中班",從事凍傷研究的"吉村班",從事赤痢研究的"江島班",從事脾脫疽研究的"太田班",從事霍亂研究的"湊班",從事病理研究的"崗本班"和"石川班",從事血清研究的"內海班",從事藥理研究的"草味班",從事立克次氏體(包括跳蚤)研究的"野口班"。

  第二部(細菌試驗),由太田大佐兼任部長。這個部下設一個分部,專門培育和繁殖供散佈鼠疫菌用的寄生蟲。下屬一個航空班和在安達東三十五里的鞠家窯的特別試驗場。這個部的主要任務是除了用人作細菌試驗之外,還通過"八木澤班"對植物進行病毒研究和試驗。

  第三部(細菌武器製造),由江口中佐任部長。這個部下屬兩個工廠,一個是濾水器製造廠,這是為掩人耳目而設的。另一個是在楊馬架子的瓷彈殼製造廠,專門生産"石井式"細菌炸彈等細菌武器。

  第四部(細菌生産),由川島少將任部長。這個部下設兩個分部,每一分部按照分工獨立地進行各種細菌的生産。

  總務部,起初由中留中佐為部長,後由太田大佐兼任。該部是七三一部隊本部的綜合部門,權力很大,它不僅負責整個部隊的財務管理、生産計劃、人事分配,而且更重要的是直接與憲兵隊聯絡和接收作細菌試驗的人。

  訓練教育部,起初由園田大佐任部長,後來由西中佐接任部長。這個部專門負責培訓從事細菌研究、生産和使用細菌武器的專業人材。據資料記載,僅少年隊員的培訓就進行了四期。

  資料供應部,由大谷少將任部長。這個部負責各種器材、設備的供應。

  診療部,由永山大佐任部長。這個部負責對細菌傳染的預防和日本人的疾病醫療事宜。

  與各部平行的還有一個石井特別班,由石井四郎的家族人員親自把持。石井四郎的二哥次男剛男負責"特別秘密監獄"的管理,石井四郎的三哥三男負責試驗動物飼養的領導工作。

  林口支隊(又稱一六二支隊),設在現在的黑龍江省林口縣東十里的古城鎮,有日本研究人員二百二十六名,榊原秀史少佐為支隊長。

  孫吳支隊(又稱六七三支隊),擁有日本研究人員一百三十六名,西俊英中佐為支隊長。

  海拉爾支隊(又稱五四三支隊),擁有日本研究人員二百二十六名,加藤恒則少佐為支隊長。

  牡丹江支隊(又稱六四三支隊),設在現在的黑龍江省海林鎮東十五里處,擁有日本研究人員二百名,尾上正男少佐為支隊長。

  各支隊的主要任務是從事各種細菌的研究和飼養,供試驗用的動物以及繁殖傳染細菌的媒介物。

  731部隊為了迅速有效地研製出細菌武器,竟慘無人道地在活人身上進行各種細菌試驗,殘酷殺害無辜生靈,據不完全統計,其實驗方法竟多達幾十種之多。 據被俘的731部隊成員供認,以1939年到1945年,短短的幾年中,就以細菌試驗的方法殘殺了三千多人。

(編輯:任吉東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