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央視見證

炮製偽滿洲國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10日 13:16

  日本帝國主義一直將東北視為"希望的土地"。"九一八"事變後,前任日本陸軍大臣南次郎被派到中國東北"視察",回國後,向日本天皇作了《滿洲近況》的報告,提議在東北建立傀儡政權,實行殖民統治。此後,日本侵略者假造民意,召開所謂"建國會議"進行所謂"促進建國運動",接著發表《獨立宣言》,妄稱東北已脫離中國而"獨立",公開籌建傀儡政權。1932年3月,滿清末帝溥儀被關東軍強行接到長春,就任偽滿洲國"執政",一代末帝成為日本陰謀侵略中國的工具。

  日本帝國主義一直覷覦中國東北,將其視為"希望的土地"。早在1927年6月東京的東方會議上,由時任首相的田中起草的《田中奏折》中便稱:"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在1931年4月制定的日本參謀部形勢判斷中,曾提出了分三個階段亦即三種形式逐步吞併中國東北:一是扶植賣國集團,成立親日政權;二是建立"脫離中國本土"的"獨立國",即扶植傀儡政權;三是吞併中國東北,劃入日本版圖。"九一八"事變後,關東軍先後起草了《滿蒙問題解決方案》、《滿蒙共和國統治大綱草案》、《滿蒙自由國建設綱領》、《中國問題處理方針綱要》等。這些方案雖然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設想,但其基本點,都不外乎關東軍司令官本莊繁所説的"關於建立新政權的三條根本原則",即:(1)使滿蒙完全脫離中國本土。(2)一手統一滿蒙。(3)表面上由中國統治,但實質上要掌握在日方手中,至少要掌握軍事、外交和交通的實權。可以説日本人炮製偽滿洲國是處心積慮,準備得十分穩妥的。

  日本關東軍炮製出《滿蒙問題解決方案》時,向東北各地的進攻仍在進行,所以決定隨著軍事佔領地區的擴大,先成立省、縣等地方偽政權。

  1931年9月22日,日軍參謀副總長致電派到瀋陽的建川美次,表示同意開始進行建立偽政權意見。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的活動,首先宣佈"獨立"的是吉林省的熙洽。熙洽是溥儀的遠房親室,是搞清朝復辟運動的巨頭之一。他準備借日軍的力量,恢復清朝。他曾發誓説:"……為恢復清朝的統治,就是肝腦涂地亦在所不惜。"就是這個肝腦涂地亦在所不惜的熙洽,9月28日聲明同南京國民政府和張學良政權脫離關係,宣佈"獨立",並"聘請"日本特務機關長大迫通貞等7人為顧問團,掌管長官公署軍政各方面的實權。11月10日,遼寧省偽政權亦宣告成立,以袁金鎧為偽省長,並從11月20日起,將遼寧省改為奉天省。後來,關東軍隊認為袁金鎧這個傀儡效命不力,遂于12月13日決定用事變後被軟禁的前省政府主席臧式毅出任偽省長。16日,臧式毅通電聲稱,不承認在錦州設立的張學良政府。至此,遼寧亦成了脫離中國而在日本人控制下的"新政權"。黑龍江的偽政權是在馬佔山決定投敵後建立的。1931年11月19日,齊齊哈爾淪陷後,馬佔山繼續率部抗日。但是1932年妥協變節,為黑龍江省偽政權的成立鋪平了道路。1932年1月1日,張景惠在板垣的指使下,在哈爾濱發表"獨立宣言",就任黑龍江省省長。1月6日,馬佔山在哈爾濱會見張景惠,表示願與張闔作。翌日,張景惠發表就任偽省長宣言。至此,遼寧、吉林、黑龍江省的偽政權都建立起來了。

  為了把所謂"自治運動"擴展到市縣,1931年11月10日,日軍指使漢奸于衝漢在瀋陽成立偽"自治指導部",監督和指導各縣行政,拼湊縣一級政權。"自治指導部"不只是日本侵略者攫取縣市一級政權的主要工具,同時還是製造偽滿洲國的重要宣傳機構。許多有關"滿蒙獨立運動"的宣傳品,以及各縣所謂"促進"偽滿洲國建立的電文,都出自這個機構,以圖盜用"民意"蒙蔽世界公眾耳目。

  在地方偽政權建立起來後,日本侵略者下一步行動是策動溥儀到東北,成立偽"中央政權"。

  溥儀是清朝末代皇帝,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被迫退位。1924年11月5日,溥儀被馮玉祥的國民軍趕出北京皇宮,以後逃入日本公使館。1925年2月,溥儀被送到天津日租界居住。為什麼日本會選中浦儀呢?據日本戰犯城野宏交待:首先,他"同中國本部的國民黨沒有任何聯絡";其次,"滿洲和蒙古的一些舊的階層對於清朝還懷有傳統的嚮往";第三,"一般無知的農民……對由滿族的愛新覺悟羅家實行的王道政治似乎更加歡迎"。浦儀具備作為傀儡的優越條件。於是日本侵略者便決定迎接溥儀出山。

  日本侵略者急於把溥儀從天津帶到東北,除指使特務在溥儀的果品筐裏放炸彈,寫恐嚇信之外,還在11月8日製造了"天津事件"。這次行動的幕後總指揮是日本陸軍大佐,被稱為"中國通"的土肥原賢二。11月8日晚,土肥原賢二指揮張壁、李際春組織的漢奸便衣隊2000多人,等海光寺日本軍營警鐘一響,都從日租界出動,分赴馬場道、草廠庵、魚市一帶開槍射擊。駐天津日軍司令部立即下令佔領了日本租界的外圍線,斷絕了與中國管轄市區的交通,並把溥儀居住的靜園嚴密封鎖起來。在這一片混亂中,土肥原實現了秘密將浦儀帶出天津的計劃。

  1931年11月10日傍晚,按照計劃,瞞過所有的耳目,由祁繼忠把浦儀藏進一輛雙座敞篷汽車的後箱裏,帶出了靜園。此後,溥儀換上日本軍裝,改乘日軍司令部的軍車,暢行無阻地到了英租界的一個碼頭,登上一隻沒有燈光的小汽艇,在十多名的日本兵的護送下,順利地逃到大沽口,然後,浦儀被送上日本商船"淡路丸"號,13日到達營口市的滿鐵碼頭。18日溥儀又被送到旅順,並被嚴密囚禁起來。從此,溥儀便可順利地去當他的"滿洲國皇帝",但是,他也因此失去了人身自由。

  1931年12月11日,日本若木艦內閣倒臺。12日,政友會頭子犬養毅組成新內閣後,日本政府對軍部和關東軍在中國東北建立傀儡政權的計劃和行動,採取了完全支持和贊同的態度。12月9日,前任日本陸軍大臣南次郎(時任軍事參謀官)被派到中國東北"視察",回國後,向日本天皇作了《滿洲近況》的報告,並提出了建立傀儡政權,實行殖民統治的一些具體辦法。

  1932年2月初,田中新一少佐從東京來到瀋陽,傳達了日本陸軍大臣荒木貞夫關於在2月中旬以前宣佈建立"新國家"為上策的指示。從2月5日到25日,關東軍接連召開了10次所謂"建國幕僚會議",加緊策劃並具體制定建立偽滿洲國的方案。

  2月16日,按照關東軍的批示和板垣擬定的"綱要",在瀋陽召開了偽"建國會議",出席會議的主要有張景惠、熙洽、臧式毅、馬佔山四人,所以又稱"四巨頭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板垣迫令"四巨頭"放棄"聯省自治"主張,接受他預先擬定的建立偽滿洲的計劃,並限定於3月1日成立"新國家",並指定專人起草"建國宣言"。

  在召開"建國會議"的同時,關東軍指使"自治指導部"自2月15日起,普遍開展"促進建國運動",千方百計地從事偽造"民意"的宣傳。此項所謂"促進建國運動",每5天一期,分三期展開。第一期為宣傳、準備時期,由省城各團體發表通電,主張"脫離國民政府",建設"新國家","擁戴"溥儀;第二期為地方運動時期,由省、市、縣等各地以"民眾名義",組織擁護建立偽滿洲國的遊行示威;第三期是組織全省的遊行,最後在瀋陽組織各省、區代表的所謂"總遊行"。   

  瀋陽是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日本侵略者偽造"民意"、表演"建國"的醜劇中心。2月27日早晨,在瀋陽南市場召開了所謂"市民大會"。29日中午,又召開了"全滿建國促進運動聯合大會",強迫代表通過大會宣言和決議,並選出11名代表去旅順迎接溥儀。

  至此,炮製偽滿洲國,萬事俱備,只等溥儀這一"東風"。3月1日,日本侵略者假借偽滿洲國政府的名義,發表了一個所謂"建國宣言",宣佈偽滿洲國成立。日本人終於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難怪日本人會以舉行遊行的方式慶祝偽滿洲國的建立。3月8日,溥儀從旅順抵達長春。火車剛一抵達,站臺上就響起了軍樂聲和人們的呼叫聲。溥儀在漢奸張景惠、熙洽以及日本特務等一幫人的簇擁下走出站臺。此時的長春,滿街懸挂著偽滿洲的國旗。長春車站亦裝飾一新。溥儀就在這一日本侵略者一手導演的鬧劇中前往"執政府"就職。3月9日,舉行了溥儀的"就職典禮"和國旗升旗儀式。臧式毅和張景惠二人獻上了"執政印",鄭孝胥代念"執政宣言"。然後,溥儀"接見外賓",內田康哉致"祝詞",羅振玉代溥儀讀答詞。這樣,一場20世紀歷史上最可恥的鬧劇到此正式上演了。

  偽滿洲國成立後,根據原先安排,溥儀同日本帝國主義簽訂了一個賣國條約:《日滿議定書》,日本帝國主義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各個領域全面控制了偽滿洲國。

(編輯:任吉東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