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頻道 > UNAIDS > 正文

艾滋病感染者為消除民眾對其歧視公佈生活照片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27日 10:07)


  4月15日,四川資中縣公民鎮的13位艾滋病感染者,將自己拍攝的42幅生活寫真公之於眾。沒有化名,沒有馬賽克,13位艾滋病感染者試圖用完全“曝光”的方式,讓更多的人來了解艾滋病人,了解他們的生活,了解他們的理想,消除對他們的不公正看法,他們因而被稱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4月21日,剛剛返回資中縣的13人代表之一、39歲農民李泳濱告訴《鄭州晚報》獨家責任,他們將在包括鄭州在內的全國部分大中城市舉辦公開展出。李于去年12月開始發病,連續服藥半年後身體狀況已大為改觀。

  只有掌聲的“曝光”

  鄭州晚報:15日在成都人民公園的展覽,為什麼只有13人?

  李泳濱:我們資中縣原有70多位艾滋病感染者,都是上個世紀90年代外出賣血時被感染的,目前已陸續去世了二三十位。我們這13個人都是自願的,而且是身體狀況比較好的。另外在準備這次照片展覽活動之前,負責指導我們的中英項目(注:資中市公民鎮艾滋病感染者社區又稱“公民家園”,共有40多名感染者加入了這個由中英防治性病艾滋病合作項目辦公室支持的社區)和另外一個救護組織的肖老師對我們進行了挑選,要文化水平和學習能力相對高一些的,主要是方便學習拍攝照片和外出宣傳的需要。

  鄭州晚報:舉辦的展覽除了照片,還有沒有其他的形式?

  李泳濱:除了由42幅大照片做成的展板,還帶了一些自編自演的節目,這已經成為我們的習慣和傳統。展覽中同去的幾位還表演了一個小品、一個獨唱和一個三句半,我普通話好一些,上臺做了一次演講。這些年,我們資中病人受邀或者自發地宣傳艾滋病防治都帶有節目。這次成都展覽是第一站,原定下一站的河南鄭州被推遲為第三站,總共要去四五個省份,都會帶上我們自編自演的節目,最後在上海舉行一個總結交流大會。

  鄭州晚報:你的演講主要説些什麼?

  李泳濱:首先是感謝中英項目、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對我們的關心和幫助,然後説一下自己的經歷,講述我們這些感染者從沒有放棄的理想和嚮往的幸福生活,這次展覽的名字叫做“我們的聲音”,也是這個意思。

  鄭州晚報:有人説你們的表演沒有化粧,沒有道具,只有掌聲。

  李泳濱:對,我們的這些活動都是自發的,節目雖然沒有化粧和道具,但都是自編自演,所以贏得了很多人的尊重。4月15日在成都展覽,當我們的節目表演結束後,成都衛校的學生自發地上來給我們獻花,我們當時都非常感動,市民們也上來與我們交流,問我們的病情,問候我們的家人,真的很感人,我當時都掉了眼淚。

  消除歧視下的生活

  (李泳濱與記者連線用的是鎮裏商店的公用電話,他輕鬆地説,店老闆不會因此對他有任何歧視)

  鄭州晚報:怎麼想搞這樣一個展覽?

  李泳濱:這個展覽是我們自發的想法吧,就是想通過這樣一種形式,展現我們這些感染者的精神面貌,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資中艾滋病患者的生活情況,消除對感染者的一些不好的看法,簡單説就是消除歧視。

  鄭州晚報:就是説,讓更多的人消除歧視是你們最大的心願?

  李泳濱:對。我們公民鎮所在的四川資中縣,不知道你們看過以往媒體的報道沒有,確實很少人歧視這個(艾滋病患者)。現在我是在鎮裏商店打的公用電話,跟你聊這些內容,店老闆和一些顧客就在旁邊,他們聊他們的或者做生意,我就是一個普通的顧客,他們對我沒有任何歧視,目光或者言語上的。我們“公民家園”還有一些感染者開的有茶館,大家就在一起喝茶,還有一位感染者和一位健康的女教師結了婚,你們媒體肯定都知道,這都是真的。

  鄭州晚報:資中從一開始就不歧視艾滋病人?

  李泳濱:一開始大家還是很怕的,這有一個過程。我1994年去外面賣過兩次血,其他病人也多是那段時間感染的,2000年前後,發病的人很多。大家一開始也很害怕,舉個例子,我的一個病友有次在茶館喝茶,喝完付錢的時候,老闆知道他是感染者,根本不接他的錢,還當面叫夥計把他用過的茶具扔掉了。

  鄭州晚報:原先也害怕,到現在消除歧視,資中縣是怎麼做到的呢?

  李泳濱:這有一個過程。政府的大力宣傳,防治機構和國內外一些組織都來幫助我們,讓我們自己消除了不好的心態,加深對這種疾病的認識,然後讓普通人了解這個東西,消除歧視。我們資中現在在歧視這方面基本沒有,我們可以過正常人的生活,不用害怕被別人知道你是艾滋病,不會有人對你指指點點,更不會有老闆當面扔掉你用過的茶具。所以,這個東西大家真正了解了它,就不會害怕。我覺得我們資中的這些人是幸福的,所以也就想通過自己的這些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的防治情況,了解我們艾滋病人,消除不好的看法,也讓其他的感染者免受歧視。

  試圖擴散的幸福

  (遠離了歧視的13位資中患者,試圖用獨特的方式向全國擴散自己的幸福)

  鄭州晚報:你什麼時候查出自己被感染了?

  李泳濱:去年12月在資中縣復查時確定的。去年7月份之前,我一直在南方打工掙錢,後來老婆給我打電話説,村裏幾位當年一起去賣過血的都被查出來感染了艾滋病,問我有沒有被感染。當時我在廣州,就在當地醫院查了,陽性。然後就回了老家,12月份復查確定被感染。

  鄭州晚報:那時你害怕嗎,你願意讓別人知道你的真實情況嗎?

  李泳濱:當然害怕,開始時跟所有人一樣害怕得很,朋友和家人也都怕。我的女兒現在才上初中,兒子只有9歲,如果沒有了我老婆孩子怎麼辦?當時想的特別多,後來廣州一家醫院的醫生告訴我,説泳濱你不要太擔心,你不要在外面打工了,回老家去養身體,國家會給你們免費治療。我就回到資中,心也逐漸放下來,心態也好多了。

  鄭州晚報:那為什麼現在又願意不避真實姓名呢?

  李泳濱:我比較幸運,在查出被感染的時候,我們資中那邊對這個防治和宣傳已經很好了,沒有人會對你有什麼歧視。我們每月的10號、20號、30號到“公民家園”集合,交流一些東西,我的鄰居、朋友都經常來家裏玩,還勸我開心一點。所以我們就想把我們當地這種好的環境宣傳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和艾滋病人,知道怎麼去防治,知道我們這些感染者也有對幸福生活的追求,理解和尊重我們。我覺得在這個過程中不去隱瞞自己的姓名和真實身份,可能更會贏得理解和尊重。

  鄭州晚報:但公開自己的身份還是需要勇氣,你們不怕遭遇別人異樣的眼光嗎?

  李泳濱:是需要勇氣,所以挑選我們這13個人時前提就是自願。但在展覽過程中,真的很少有異樣的眼光,大家對你都是熱情的、真誠的。所以我們也更加堅信,如果能為全國的艾滋病防治和消除歧視做一定的貢獻,“曝光”也值得!

  無歧視環境的擴展

  (42幅生活照,完全是艾滋病人拍攝自己的真實生活。“我們的聲音”展覽剛剛完成第一站,但國內已有不少機構對資中的艾滋病人團體發出了誠摯邀請)

  鄭州晚報:能做成這樣一個全國性的展覽活動,背後一定有很多人支持吧?

  李泳濱:當然了。我們有了活動的想法後,就跟肖老師聯絡,肖老師就一直幫我們做這個事情。今年3月22日,我們選出來的這13個人到縣裏開會,肖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了一架相機和3個膠卷,然後手把手地教我們怎麼使用。這次展覽包括這些相機和膠卷的資金是挪威的一個防治組織提供的,我們也很感謝他們。

  鄭州晚報:這些照片是怎麼拍出來的?

  李泳濱:總共拍了20多天積累起來的。發了相機後,我們在縣裏進行了3天培訓,就是教怎麼用這個相機,拍出什麼樣的照片。挪威已經有過艾滋病感染者自拍的生活照,肖老師就把他們拍的照片給我們看。之後讓我們用一星期的時間拍完第一個膠卷。然後就到公民鎮集合,肖老師拿去沖洗,一張一張地點評,應該怎麼拍。但前兩個星期大家拍出來的兩卷都不很理想,第三卷好的多起來,最後從1000多張照片裏選出來這42張。

  鄭州晚報:這次生活照分為6個主題,拍的時候也是這麼考慮的嗎?

  李泳濱:拍攝之前,肖老師指導我們説,要拍我們的勞動場景、日常生活、與疾病做鬥爭的情況、和朋友的相處、家裏的紅白喜事,還有我們的理想。

  鄭州晚報:理想怎麼拍?

  李泳濱:還有照片説明嘛,比如我在田裏看老婆插秧的時候,心裏會在想,如果我能繼續在田裏勞動、在外面打工,我要把我的孩子都供到讀大學,等等。

  鄭州晚報:選擇圖片有什麼標準?

  李泳濱:表現出最家常、最生活的東西。肖老師對我們説,就是通過你的手,拍攝出你的思想、你理想、你的情操。

  鄭州晚報:在成都舉辦公開真實身份展覽後,有媒體説你們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你怎樣看?

  李泳濱:其實在去年11月份時,我們資中的一個由艾滋病人組成的劇團就曾經去北京與濮存昕和許多明星同臺演出,開始不避諱自己的真實身份和姓名。當時我因為發病沒能去成,現在我也是這個劇團的一員了。

  鄭州晚報:你認為通過這種形式,能夠實現你們的目標嗎?

  李泳濱:應該會吧。第一站成都大家感覺還不錯,也堅定了我們要一路走下去,在國內更多地方進行展覽的勇氣。現在已經有不少省份給我們發出了誠摯的邀請,還有很多人趕來這裡參觀交流,我想這就是效果吧,當然,這個效果不單單是由我們圖片展覽活動帶來的,是很多人努力的結果,所以還是要感謝所有幫助支持我們的人。

  (鄭州晚報記者 遊曉鵬/文 四川在線記者 黃永建/圖)

責編:吳曉洋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