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頻道 > UNAIDS > 正文

艾滋病疫情底數為何難以摸清?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30日 09:37)

  在近日召開的“全球企業應對艾滋病中國聯合峰會”上,衛生部副部長王隴德認為,疫情底數不清已是當前中國艾滋病防治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

  根據衛生部和聯合國中國艾滋病專題組評估,中國約有艾滋病感染者84萬。然而,到2004年底,中國累計報告艾滋病感染者106990例,病人23955例,實際掌握的數字只佔感染者估計人數的12.7%。雖然經過一年努力,中國對艾滋病感染者的掌握數字由2003年底的7.4%提高到12.7%,但目前的掌握率仍然不高。

  “防艾就像打仗,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不掌握準確疫情就不知道敵人在哪兒、有多少,就難以確定有效的辦法去消滅它。”衛生部常務副部長高強這個形象的比喻,道出了掌握疫情底數對於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為什麼艾滋病疫情底數遲遲不能摸清呢?

  疫情摸底難在觀念制約

  像全國很多地方一樣,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衡水市開始了艾滋病疫情的調查摸底工作。到今年3月中旬,調查告一段落。“有點兒成績,但發現的問題更多。”負責調查的該市衛生局一位負責人説。

  位於河北省東南部的衡水市總人口約423萬,其中大多數是農民。去年下半年,按照衛生部和省衛生廳的統一部署,衡水開始了以既往有償供血人群為重點的艾滋病疫情摸底。考慮到當地經濟發展比較落後,老百姓觀念比較保守等客觀情況,經過反復掂量,他們最終確立了三種調查途徑:一是利用血站採供血記錄,調閱1990年到1998年間所有獻血員資料,然後逐一上門調查;二是在在押和服刑人員中展開普查;三是深入大中型醫院的外科、骨科等臨床用血較多的科室,通過以往供血記錄搜尋供血者。

  方案看起來設計得不錯,但真正動起來卻冒出一大堆困難。血站的很多材料因為時間太長已殘缺不全,最初供過血能追到具體人的不多,服刑人員普查需要反復協調多個部門。到醫院臨床科室調查難度更大,這些科室一般不了解供血者情況,需要幕後的“血頭”支持,可“血頭”們只認錢,“供”出一個供血員必須支付報酬。

  部門協調也好,支付報酬也好,畢竟屬於“硬”困難,經過努力都能克服。克服那些看不見的“軟”困難就難了,比如觀念。有個農民的血樣初篩陽性,調查人員決定再去復檢確診,結果去了幾次都沒找到人。調查人員偷偷找村幹部幫忙,村幹部説,你們別來了,那家人已經放出話來,説他們家人沒病,誰再來抽血,就跟誰拼命。

  “一共查了6000多人,沒一個痛快的。”市衛生局有關負責人感嘆説,“現在回想起來,我們還算幸運的。一是結果讓人鬆口氣,沒有幾個陽性,二是我們這裡落後,娛樂業不發達,吸毒的人不多,否則累死也查不清。

  疫情調查難在“底檔”不清

  中國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吳尊友教授認為,造成艾滋病疫情底數難以摸清的直接原因,在於目前重點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的底數難以摸清。所謂高危人群,指的是有艾滋病傳播高危行為的人群,一般包括吸毒人員、娛樂場所工作人員、男性同性戀人群、性病門診就診者、長途客車司機、醫院匿名檢測人群、孕産婦、有職業暴露的醫護人員以及其他有高危行為的人群等。

  不能有效掌握高危人群,也就很難發現病毒感染者。以娛樂場所從業人員為例,由於該群體流動性大,其中提供性服務者(暗娼)具有很強的隱蔽性,而且極易受到政府行為,如專項打擊行動的影響,很難準確掌握其數量。隨著性傳播、母嬰傳播比例的不斷上升,這個人群在艾滋病感染者中所佔比例肯定還會越來越大。這種困難在吸毒者、男性同性戀等人群中也同樣存在。

  摸清疫情底數需要科學的流行病學調查做基礎,但由於艾滋病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在我國起步較晚,相關培訓工作沒有跟上,艾滋病專業防治人員能力明顯不足,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吳教授曾經到某個艾滋病高發地區調研,發現當地的艾滋病感染者資料中竟然有50%的人感染途徑不明。吳教授説,已經追查到了個人,還弄不清感染途徑,流調人員的水平急需提高。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疫情底數難以摸清還有一個原因,即很多衛生部門的官員有顧慮。部分地區衛生局長向記者表示,怎麼處理“查出來的感染者”是個難題。雖然上面有通知,對查出的艾滋病毒感染者要落實有關救治政策,但國家規定的救治範圍非常有限,很多地方政府也沒有出臺操作性強的措施,衛生行政部門擔心查出的感染者不好善後。據了解,這種擔心並非多餘,部分地區就出現過這樣的情況,調查出來的感染者住在醫院不走,弄得醫院叫苦不迭。

  掌握疫情需要多管齊下

  艾滋病疫情底數難以準確摸清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因為它不僅僅是一種傳染病,還與社會發展狀況、人群普遍的心理認知程度以及法制建設等多種因素相關,所以,不可能像排查其他傳染病那樣把傳染源徹底弄清。正因為如此,大多數國家對疫情摸底時普遍採取方法是建立在個人自願檢測的基礎上,而且其目的只是力求使政府部門掌握的數字與實際感染數儘量接近。

  有專家認為,由於我國國情,要想提高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掌握率,必須儘快理順幾個關係。首先應加快艾滋病防治的法制化進程,從法律層面上協調好防病與社會治安、打擊不法行為之間的關係,協調好預防控制與救治之間的關係,真正作到政府主導,多部門參與,依法防治。其次,要在全社會廣泛開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消除針對艾滋病的社會歧視,逐步提高高危人群接受檢測的主動性。再次,扭轉防控艾滋病專業人員的培訓中存在著“重醫療,輕防疫”的現象,加大防疫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流行病學調查質量。最後,要增加艾滋病監測哨點,改進自願諮詢監測服務方式,讓自願者能夠方便快捷地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服務。

責編:吳曉洋  來源:健康報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