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頻道 > UNAIDS > 正文

願望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03日 15:56)

   而你喝著象你的生命一樣燃燒著的酒精,你喝著一杯殘酒一樣的你的生命……

                                                             ——吉約姆阿波裏奈

  朱進中是河南商丘的一個普通農民,今年35歲。

  和大多數農民一樣他和他父輩們一樣,靠天吃飯、靠土裏刨食。在改革大潮的影響下,許多農民看到了機會,他們希望改變自己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讓自己和自己的下一代富裕起來。

  可是有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了農民急於致富的心理,帶著村裏人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

  從1992年起村裏一些人開始賣血,靠著反復賣血掙來的錢,置辦了自己的房子、完成了兒女的婚事。看著這部分走上富裕道路的人,村裏凡是18到60歲之間,身體無大礙的人都紛紛加入到賣血的行列,村裏有三分之一加入到賣血隊伍。在三年的時間裏,朱進中先後賣血100余次。

  後來他到鄭州打工,加入到城市的建築隊。

  此後,他承接了村裏許多民房的建設工程,自己也有了一些積蓄。

  可是他並沒有意識到艾滋病毒已經在自己的身體裏悄然複製,他的命運也將由於艾滋病病毒而重新改寫。

  1997年,村裏逐漸有人生病死亡,可誰也沒有想到是曾經讓大家熱衷的賣血埋下的禍根。沒有人感覺恐懼。

  “記得2000年我們村14名當年一同賣過血的村民,去省衛生防疫站檢查HIV,當報告出來的時候,我們無一例外,全部為HIV陽性,當時所有的人沒有一個感到問題的嚴重性,都哈哈大笑起來。看到我們的反應,醫生説,你們還笑!你們的命都快保不住了!因為當時不知道艾滋病是怎麼回事,我們無所畏懼。” 回想起當年自己的無知,朱進中覺得真太可笑了。

  2000年3月朱進中住進了北京佑安醫院,此時,他已經明白了村裏那些不明原因死亡者的死因了。也許是一直處於艾滋病病毒的感染階段、也許是對死亡根本就無所畏懼,朱進中並沒有絲毫的恐懼。

  在這裡他結識了小李,在小李的影響下,朱進中的人生軌跡發生了轉折。

  他想:與其自己坐以待斃,不如讓更多的人能得到治療、讓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的預防知識,免受疾病的折磨。他從小李、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等處,收集了大量的艾滋病的宣傳資料、安全套,帶回去發放給村民。

  2002年6月,朱進中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紅樹林支持組織”的首期培訓班。在這裡他見到了黎家明、托馬思等許多與艾滋病頑強鬥爭的病友們,他們的頑強精神更強化了朱進中個人與艾滋病抗爭的信念。而與一些艾滋病專家的相識,給朱進中帶來了更大的收穫。

  7天的培訓結束後,朱進中返回了河南,正值盛夏季節,在治療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朱進中領著32個感染者來到省信訪辦,向他們反映村裏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一些情況。河南省信訪辦了解了這些情況後,十分重視,立即責成縣衛生局,就他們的治療問題、子女失學問題、機會性感染的治療等6個問題進行了逐項解決落實。

  漸漸的,他常常來往于家、縣城、省城、北京之間。原有的建築隊解散、自家承包的24畝地、養殖場顧不上了,他一心一意為村民奔走呼籲。

  在他和當地衛生防疫部門的努力下,村裏共有120多人在北京的佑安醫院、302醫院、地壇醫院得到了治療。2002年8月,在朱進中的反復爭取下,北京地壇醫院得到了當地縣衛生局的支持,與村裏建立治療、關懷的長期合作關係。

  到目前為止,地壇醫院已先後7次來到他們村,對該村的村民進行檢測、治療、病情觀察,以及艾滋病知識的宣傳、關懷等活動,受到了村民的熱烈歡迎。

  2003年2月28日,在村裏台灣何女士的資助的“關愛之家”裏,筆者見到了“關愛之家”收養的孤兒,他們最大的11歲、最小的8歲,一共12個。

  他們每個人都有兩床新被褥,有自己的床,和四個人合用一張的書桌。一位村裏已經退休的教師老王,被請來為孩子們做飯、輔導功課。

  望著正在興高采烈狼吞虎咽吃飯的孩子們,朱進中的臉上充滿笑容。

  村裏的一位60多歲的王老漢告訴筆者:“朱進中的父母也都是艾滋病人,他父親為了治病已經花了上萬塊錢,他母親至今還沒有用上藥。為了給大家爭取更多的治療機會,他跑北京、上省裏,自己搭進去的路費就有6000多塊了。”

  朱進中自己也是感染者,那麼他是靠什麼力量在支撐呢?

  他説:社會越來越關注、關心艾滋病人,省、縣的領導,還有村裏大多數老百姓都支持我,社會上許多好心人都能夠獻愛心,我們更該自強,更應該自己救自己。我是個男人,我不能看著大家被疾病折磨,不能看著孤兒流落街頭。

  就是這樣簡單的想法,就是這樣不簡單的願望。

  採訪就要結束時,筆者隨朱進中來到他家,這時我才知道他還有兩個尚未成年的兒女。在這個家裏,沒有理想一件像樣的傢具和電器,唯一一樣是一部電話。

  他興致勃勃地説:“爭取更多的資金,把更多的孤兒收留進‘關愛之家’,讓更多的艾滋病村民接受治療。”

  望著蓋了一半的小樓,朱進中眼睛裏充滿了憧憬與自豪。

  (作者:蓮子)

  編者注:

  中央電視臺2003年11月20日和12月1日分別對朱進忠和“關愛之家”進行報道後,2003年12月11日,中央電視臺與商丘市民政局簽訂了捐贈協議,將募來的105萬元捐贈給“由朱進忠撫養的52名艾滋孤兒”,這些孤兒將每人每月得到150元的生活費。除此之外,“關愛之家”還得到了約34萬元的其他捐助。

  之後,柘城縣民政局就開始在距離雙廟村50里外的孟莊村修建孤兒院,取名“陽光家園”。2004年1月29日,柘城縣政府的工作人員派車將38名孤兒轉到“陽光家園”,另外14人因本人或親人不願去,四散回家。“關愛之家”關閉後,剩餘的34萬元捐款也被縣裏要求上交到縣政府綜合管理辦公室。

  柘城縣民政局副局長、“陽光家園”孤兒院院長楊家福告訴記者,這裡目前已經收養了59名兒童,除“關愛之家”的38名外,另收養了其他村鎮的艾滋孤兒21名。孤兒院的設計規模最多可容納100名孤兒。

  柘城縣民政局局長李金坡表示,省、市政府此次對柘城縣興建孤兒院非常重視,省政府專門撥款60萬元,市政府撥款50萬元,其他資金由縣政府籌措。李透露説,“陽光家園”目前已經投資180萬元,柘城縣還將孤兒院所需經費列入了財政預算。他表示,按照初步規劃,每個兒童每月的生活標準不低於200元,一年的服裝、生活用品等費用不低於600元,“孤兒們在這裡會得到很好的照顧。”

  2004年12月27日,朱進中離開北京回家,沒想到當地正好在下大雪,汽車只能開到離家1公里左右的村口,衣著單薄的他踩著積雪回到家時,兩隻鞋已經全被雪水浸透。第二天朱進中就開始咳嗽,並開始發燒。今年1月5日,由於高燒長時間未退,高燒造成急性肺部感染,一直在家輸液的朱進中被送進柘城縣人民醫院救治。治療期間,朱進中病情一度好轉,但後來再次惡化。1月10日,在與地壇醫院進行緊急聯絡後,柘城縣人民醫院派出專車將其送至地壇醫院救治。1月13日晚8點朱進中離開人世,年僅38歲。

  (本文經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駐華辦事處協調,經紅樹林組織 授權

責編:吳曉洋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