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健康頻道 > UNAIDS > 專題首頁 > 艾滋動態 > 正文

調查顯示福建六成大學生不知艾滋病如何傳播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01日 10:45

  “大學生婚前性行為近半不戴安全套”,記者昨日從有關部門近期對泉州、漳州、寧德、龍岩等地的大學生所作的一次調查中了解到,6.4%的被調查者有過性生活經歷,比上個世紀的調查結果有所上升。但是,對艾滋病傳播途徑這一問題的回答,完全答對的人只有42.8%。專家提出,青年學生可塑性強、易接受新鮮事物,正確引導他們的性態度和性行為極為必要。

  現象:大學生性安全意識淡薄

  “我省已經發現多例大學生艾滋病感染者”,這是記者從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監測中心獲悉的。專家説,這與淡薄的性安全意識很有關係。

  在這份“艾滋病相關知識態度行為調查分析”中,記者發現,在對與艾滋病相關行為及觀念的調查項目中,有三成以上的學生稱:在目前認識的本校同學中有過性行為經歷,贊成在學期間婚前性行為的學生也有30%。在他們當中,男生比女生更贊成婚前性行為。在有過婚前性行為的人群中,四年級的學生佔的比例最大。他們第一次性生活的平均年齡是19歲左右。

  昨日,在記者對幾所大學的隨機採訪中,更多的學生認為,只要兩情相悅,有性行為理所當然。至於如何保護自己不受性傳播疾病的傳染,他們認為“只要保持唯一的兩性關係”就可以了,即使用安全套也只是為了避孕而已。還有一些人表示,今後的在校大學生也有可能結婚,有性行為沒什麼不可以的。當女生被問及是否願意和自己喜歡的男朋友發生性行為時,多數女生選擇了不確定,當問及如果發生了,會有什麼擔憂的時候,多數選擇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誤區:同桌吃飯會傳染艾滋病

  但是調查也顯示:被調查的大學生性知識比較貧乏,艾滋病預防的意識很淡薄。調查顯示,最近一次性行為中,只有60%左右的人使用了安全套。在艾滋病傳播渠道的問題上,有三成的人竟然認為被蚊蟲叮咬會傳播,還有近一成的人認為同桌吃飯也會被傳染。在對艾滋病預防干預措施中,完全答對的不到一成,甚至還有學生認為避免蚊蟲叮咬是有效預防措施之一。有97%以上的人認為:艾滋病患者應該得到社會的關懷,但是若周圍出現認識的人中有艾滋病感染者,只有不到7成的人表示願意和他們一起參加學習和工作。有71.3%的人認同患艾滋病今後可能會威脅到自身健康的説法,有91.8%的人認為預防工作與自身有關。

  在採訪中,當記者提起安全套時,學生的答案幾乎一樣:“安全套就是避孕套,主要是為了避孕才會用。”有極少數的高年級學生隱隱知道安全套可以預防性傳染疾病,關於這方面的知識,他們都是通過網絡或書籍得來的。而且,對這方面知識的掌握,男生明顯比女生豐富一些。

  心聲:對各種性知識充滿好奇

  記者昨日從福州的一些學校了解到,在艾滋病日來臨的時候,學校都會組織相關的艾滋病知識競賽等宣傳活動,但要在日常教育中繼續深化艾滋病預防的教育就有點難度了。

  福州某中學的一位德育老師告訴記者,現在還沒有專門的艾滋病預防教材,老師也不知道到底怎麼進行教育會取得更好的效果。而且現在學校沒有專門的老師來教這門課,基本上是由生物老師或者心理衛生老師來兼課。平時老師講課也只能搬網絡上的知識,其實他們比學生知道的東西多不了多少。

  調查中,有93.4%的被調查學生,希望能得到更多有關艾滋病的防治及性行為等方面的知識。採訪中,不少學生表示,他們對性的各種知識充滿了好奇。但是他們現在多數只能是偷偷摸摸地看書或者上網了解。一些大學生提出,現在艾滋病宣傳教育都太晦澀,讓人不太有興趣,艾滋病的宣傳教育最好能夠形象生動一些,希望能有專門的艾滋病防治教材和書籍。如果能把防治艾滋病的材料用卡通畫形式錶現出來,更讓人容易理解和接受。

  專家:學校應開設必要的課時

  針對上述調查的情況,專家認為:大學生對艾滋病的認識還不全面,對性知識的了解存在模糊性和誤區,特別是只有近3/4的大學生認同患艾滋病今後可能會威脅到自身的健康,説明大學生對艾滋病的危害認識不足,輕視存在的威脅。由此可見,提高大學生的參與意識,加深他們對疾病本質的了解,對預防工作有著積極的意義。

  此外,專家還認為,通過這次調查發現,在有性行為經歷的大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的性夥伴關係比較複雜,並且在性行為中安全套的使用率不高等,還從這次調查中發現了多例艾滋病感染者。這些都提醒我們:正確引導青年學生的性態度和性行為極為必要。

  另外,專家還認為:大學生十分渴求獲得更多有關艾滋病的知識,但其需求與學校的供給脫節,提示學校在艾滋病健康教育中應起到主導作用,應開設必要的課時,開展全面系統的教育。專家認為:大學時代,正值“性等待期”,學生對性的認識還處於相對蒙的階段,青少年及大學生在面對自己身心變化的時候,沒有得到相應的知識和信息幫助。性知識匱乏直接導致了一些學生産生性心理誤區。對於目前大學生中存在的性方面的問題,採取視而不見或秘而不宣的方式來處理是不對的,只能靠正確引導。

(編輯:吳曉洋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