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健康頻道 > “我們攜手同行”世界艾滋病日大型特別節目 > 精彩導視 > 正文

城市艾滋病患者的故事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22日 13:11


  閻青妤:電視劇中護士長的扮演者。1988年曾在中國第一部艾滋病題材影片《艾滋病患者》中扮演艾滋病感染者——大學生季茵。這是第二次參演艾滋病題材的影片。

  福燕:佑安醫院的護士長,電視劇中護士長的原型。

  主持人劉建宏:您所了解到的城市艾滋病患者、感染者最大的痛苦是什麼?

  福燕:在知道檢驗結果的那一刻,他面臨著雙重的心理危機。一個是死亡的威脅,因為這是一種不治之症;再一個就是被社會拋棄的恐懼。怕丟掉工作,怕歧視,不敢報銷醫療費,不敢告訴任何人,哪怕是自己的父母。他們帶著面具孤獨而痛苦地生活。

  主持人劉建宏:我們很難想象,一個人是如何能夠經受這樣雙重痛苦的煎熬。那麼,我們能夠為消除這種社會歧視做點什麼呢?

  福燕:不歧視艾滋病患者,需要從我們每一個人做起。但是,這種社會歧視的消除,又確實很難。比如説,我們醫院是全國最早的艾滋病治療單位,但還是有醫務人員存在著誤解。再比如,經常有熱心而勇敢的志願者到我們醫院為艾滋病患者義務服務,把社會的溫暖和關愛帶給他們。有位理髮的師傅,每個週末都來為患者理髮。——理髮也是一種可能的傳染途徑,這也是預防和阻斷的必要一環。但是,他的志願行為,對他的妻子來説都還是一個秘密。

  福燕:好多人用化名來化驗,拿到結果以後就失蹤了,再也不知所終。現在全國估計的艾滋病患者約有8萬人,但我們實際能夠掌握和跟蹤的才幾千人,控制率還不到10%。這本身就使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增加了極大的難度。

  主持人劉建宏:消除歧視,不僅是社會文明度和公民素質的表現,它本身就是人類抗爭艾滋病的一項重要內容。説到這兒,我開始理解您為什麼會成為許多患者的知心朋友了。

  福燕:因為艾滋病的這種特殊性質,許多人在知道檢驗結果的那一刻,心理打擊可以説是毀滅性的,幾乎所有的人在當時都會想到死。而我們由於自己的工作性質,就成為這個世界上唯一的知道他這個秘密的人了,我們不幫他誰還能幫他呢?而在這個關鍵時候,幫助他渡過心理危機,就確實特別重要。

  福燕:那個時候,從他的眼神,你就可以感覺到他的絕望、痛不欲生。我就對他説:知道你現在沒有可説話的人,你就把我當親人吧,你一定要記著我的一句話,不管以後做什麼打算,千萬不要把我們扔下,讓我們找不到你。我們和患者一起,辦了一個“愛心家園”,使同病相憐的人們有了一個相互傾訴和自我救助的園地,團結互助,自立自強。

  中央點視臺“12.1”世界艾滋病主題日大型特別節目《我們攜手同行》播出時間

  首播:10套 12月1日 21:25

  重播:1套 12月5日9:26

(編輯:吳曉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