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健康頻道 > “我們攜手同行”世界艾滋病日大型特別節目 > 精彩導視 > 正文

吉林艾滋病患者夏淑青的故事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22日 13:09


  夏淑清:中國第一個走上國際講壇的女性艾滋感染者。2004年,夏淑青應邀參加了在曼谷召開的世界艾滋病大會。2004年9月,她親手給到中國訪問的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別上了紅絲帶。安南夫人稱讚她為“英雄”。

  當艾滋病在中原一帶肆虐的時侯,遠在東北吉林市的人們,似乎覺得離這可怕的病症還十分遙遠。但是,在2年前的春天,生活在吉林省吉林市郊區的夏淑青突然發現,惡魔已經悄悄地來到了她的身邊。

  主持人李潘:村民們知道您的病以後,還像原來哪樣嗎?對您的態度有變化嗎?

  夏淑清:當鄰居們聽説我得了這個病之後,真的不與我家來往了,都像躲瘟神一樣躲著我,我家往日那種歡樂的場面不復存在。這是我最不願意看到的

  主持人李潘:對一位女性來説,感染了艾滋病毒,你覺得是不是有跟男人不一樣的壓力?

  夏淑清:對一位女性來説,我心裏非常害怕,因為感染艾滋病病毒一定會受到別人的歧視,這似乎是個不是常規的常規,也是人們普遍的觀念。尤其是看到自己丈夫也是HIV感染者,上有70多歲的老母,下有十幾歲的孩子時,更覺沒有活路了,只想一死了之。

  主持人李潘:你那時候多難哪!您是怎樣邁過這個坎的?在那種情況下,有人幫你嗎?

  夏淑清: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知道這個情況後,主動來到我家中向我宣傳艾滋病的一些基本知識,以及我們國家對防治艾滋病的一些相關政策,如不歧視艾滋病病人,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供生活和醫療方面的關懷和救助等,並鼓勵我面對現實,勇敢地站起來,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的生活。

  主持人李潘:我知道,您在2002年8月,參加了一個關懷與幫助感染者的夏令營,你還記得這次活動嗎?

  夏淑清: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支持下,吉林省衛生廳及相關部門組織了“吉林省對HIV感染者關懷與幫助夏令營活動”,參加活動的政府領導、工作人員、志願者、大學生及村民與HIV感染者同吃同住,共同拉手聯歡,吉林省新聞媒體廣泛報道了這項活動的情況,對消除歧視起到了一定作用。我曾經和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説過:“我害怕艾滋病,但我更害怕對艾滋病人的歧視。”

  主持人李潘:在消除了心理負擔後,你的生活上有什麼變化?

  夏淑清:我和丈夫重新設計了自己的生活,我們首先是做好生産自救,在種好莊稼的同時,積極發展副業,開始種西瓜、養豬、養牛。現在我們一家三口人生活過得很好。

  主持人李潘:您想做什麼事情呢?

  夏淑清:與我同村和附近村屯的村民中也有一些HIV感染者,特別是女性HIV感染者容易情緒低落,我主動與她們聯絡,做她們的思想工作,許多人在我的鼓勵下重新面對生活。我的家自然成為HIV感染者日常活動的一個中心。於是我們夫婦萌發了創辦一個HIV感染者俱樂部的想法。省、市、區衛生部門的工作人員聽説之後,積極給予支持。2003年9月創建了“HIV感染者強健俱樂部”。

  主持人李潘:你們這個俱樂部主要做什麼?

  夏淑清:這個俱樂部從此成為HIV感染者的一個家,我們在這裡可以互相傾訴,互相鼓勵,舉行娛樂活動;這裡也是我們的一個課堂,我們可以在這學到一些致富的經驗和有關艾滋病及其他相關疾病的知識;這裡又是一個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和HIV感染者互相溝通的紐帶和橋梁,附近村裏艾滋病人在這裡接受抗病毒治療有關問題的培訓,同時為了方便患者,我負責通知附近抗病毒治療的部分病人定期在這裡集中,由醫務人員為他們採血,做CD4細胞的監測。通過組織俱樂部的活動,我學會了克服困難,增強了生活的信心,走上了自救互助的生活道路,能夠堅強地面對人生。

  中央點視臺“12.1”世界艾滋病主題日大型特別節目《我們攜手同行》播出時間

  首播:10套 12月1日 21:25

  重播:1套 12月5日9:26

(編輯:吳曉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