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防治路程

中國是補“碘”的先鋒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14日 15:43

  聯合國國際碘缺乏控制理事會主席淩節生教授2002年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中國有90%的地區碘鹽普及達標,他説,中國是世界上補碘的“先鋒”,全球有許多國家都在學習中國的做法。

  淩節生是應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邀請,在杭州大清谷風景區參加“全國聰明點(碘)子大王夏令營”開營式時説這番話的。

  祖籍中國廣東的淩節生早年畢業于上海聖約翰大學,21歲時進入聯合國工作,一直在聯合國從事健康與新聞工作。淩節生説,雖然人體一生所需的碘不足一個小拇指的大小,但是由於碘不斷地被人體排泄,因此必須不停補碘,一天不補碘,一天就缺碘。現在中國有90%的地區碘鹽普及達標,但是如何保證這些地區的人群持續地補碘,仍是中國政府所要面臨的一道難題。

  淩節生告訴記者,人們通常所知的“大脖子病”其實只是缺碘的一種表現症狀,缺碘對人體最嚴重的危害在於對智力的損傷,其次是對青少年發育造成影響。淩節生介紹説,雖然每個孩子每年補碘所需的費用僅為4美分,但是有統計表明,如果一個國家的居民缺碘、缺鐵、缺維生素A,那麼這將會影響到這個國家國民生産總值的5個百分點,因此補碘也是扶貧的一個方面。

  淩節生説,中國政府曾于上世紀末召開防治碘缺乏病的再動員大會,這在全球範圍內都是少有的,中國的補碘工作得到了聯合國的肯定。但是他同時也指出,由於中國各地經濟和文化的差異,仍有近10%的居民缺碘,而據測算,中國每年缺乏碘保護的新生兒仍有近200萬人。(完)

(編輯:回春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