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頻道 > 健康關注 > 正文

[新聞會客廳] 男同性戀人群艾滋病情況調查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30日 12:14)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研究所副所長何群

  新聞會客廳:觀眾朋友您好,歡迎您來到《新聞會客廳》。今天到我們會客廳作客的是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研究所的副所長何群先生,歡迎您。今天我們為什麼請何所長來這裡做客呢?因為何所長做了一項非常特別的調查,他調查的對像是男同性戀,應該説男同性戀這個話題在我們今天這個社會還是比較敏感的,何所長,調查已經結束了嗎?

  何 群:第一輪的調查暫時告一段落。

  新聞會客廳:關於這個調查我們做了一個短片,先看一下。

  這是一個外人很難進入的圈子,大家對他們的了解也更多地是來自於道聽途説和電影電視劇。

  上世紀80年代,美國發現了世界上第一個艾滋病病人,這個病人同時還是一名男性同性戀。雖然人們後來知道,艾滋病和同性戀之間並沒有一條等號,但是這個人群的生活狀態還是漸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他們特殊的生活方式和感染艾滋病有什麼關係? 許多人都在試圖尋找問題的答案。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研究所的副所長何群就是這樣一個尋找答案的人。2004年10月9日,何群所在的研究所在廣州一些媒體上發佈了這樣一條消息:該所將啟動一項艾滋病感染情況的調查研究,調查對像是該地區的男性同性戀人群,研究所希望能夠和這個人群中的自願受訪者進行面對面的訪談和問卷調查,同時可以對他們進行每年兩次的免費血液檢測。

  這條消息剛一公佈,就在廣州地區引起了轟動,各種非議也撲面而來,有的同性戀者認為,研究人員很難真正發自內心地認同同性戀,這樣的調查就是獵奇。也有人説,他們不願只做研究的樣本,來給那些並不是真正關愛他們的人堆砌研究成果。但是無論如何,國家艾滋病防治部門在媒體上公開徵集男同性戀志願者進行調查,這還是第一次。從消息公佈到11月底第一輪調查結束,何群和他的同事一共接觸了200多名男同性戀者,並完成了相關的調查工作。

  那麼何群和他的同事們到底調查到了什麼?男同性戀群體又是一個什麼樣的群體呢?

  新聞會客廳:何所長,您的研究領域是防治艾滋病,為什麼把目標盯在男同性戀這個群體當中?

  何 群:其實我們也不是説把目標一定盯準在男同性戀這個群體當中,我們把目標是盯準在跟艾滋病傳播和防治有關的所有群體當中。大家知道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就有三條,性的途徑、血液的途徑和母嬰傳播的途徑。

  新聞會客廳:在調查性途徑的過程當中,您曾經調查過賣淫團體,為什麼後來把目標集中到男性同性戀這個目標上?

  何 群:因為其它的一些群體我們都有過一些調查,或者説掌握了一些信息,做過一些監測,甚至我們長年地監測在很多的群體中都有,而我們唯一漏掉的空白的這一點就是男同性戀人群,或者更具體地説,不單單是男同性戀人群,是具有男同性性行為的這樣一部分人群,因為這一塊從性的這個途徑來説,它跟艾滋病的病毒傳播還是有一定的聯絡的,我們只是從性行為的角度去考慮,所以對於這塊來説,我們也要把它作為我們關注的範疇。

  新聞會客廳:這個人群現在是一個高危人群,是這樣嗎?

  何 群:應該説是高危人群,或者叫具有高風險行為的人群。

  新聞會客廳:做這項調查,首先一個困難,怎麼去找這些人呢?這些是社會邊緣的人,他們不願意暴露自己男同性戀的身份。

  何 群:一直就是到99年的時候,2000年的時候,我們一直還在想怎麼樣能接觸到這個人群,我們也一直在尋找機會,包括跟國內的一些包括社會學其它方面的專家聯絡,包括參加一些可能聯絡到他們的學術會議等,我們一直做這方面的努力和準備。但是我們可能也是過於太謹慎了,如果我們可能放得更寬一點的話,可能會及早地能聯絡到他們。

  新聞會客廳:那你最後放寬了,你發現的有效途徑是什麼呢?聯絡到他們。

  何 群:其實有效的途徑還是要跟他們找到一個或者兩個的人,找到他們圈子的人,然後讓他們真正地相信我們是來做一項什麼樣的工作,我們防治性病、艾滋病傳播這樣,不是去獵奇,不是完全像有些人反映的,我們就是為了堆積什麼科研成果,因為作為科研的成果來説,如果我們在實驗室裏對一些血樣開展工作非常容易,而對於這方面就相對特別難。

  新聞會客廳:當你接觸到第一個或者第二個男同性戀的時候,你怎麼讓他信任你?

  何 群:我們沒有奢望跟他第一次接觸就讓他信任我,我們只是跟他聊天的時候把我們的想法告訴他們,把我們想做的告訴他們,是不是他們也有這種想法,或者也想開展一項這樣的活動,或者説他們也能幫助開展這樣的活動,如果他們有這種想法,他們覺得對整個這個圈子這個人群有幫助的話,他們還可以給我們提出建議,我們應該怎麼做。而且他們覺得應該開始了,我們才開始。

  新聞會客廳:那你怎麼進入到這個圈子當中去的呢?

  何 群:也是通過他們的引薦,而且我覺得他們也有一定的,我感覺他們也有一定的組織或什麼,他們經常也會有一些團體活動等等,有時候可能去郊遊,有時候開個晚會,我認識到的人有時候可以邀請我去參加,介紹給這些朋友圈子認識,告訴大家我的身份是什麼,我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新聞會客廳:那你公佈了自己的身份,他們不排斥你嗎?

  何 群:還非常好的,我覺得大家非常友好,跟我都非常友好。當然後來我跟他們接觸多了以後,也有人問我説,你們幹點別的什麼不好呢,你不覺得幹這個很為難或者怎麼樣的,我説的確是,但是我們既然在這塊做的,防治性病、艾滋病的工作,這一塊又是大家都公認的一個比較高風險的人群,我們就覺得我們有這個責任去做一些工作在這個圈子中。

  新聞會客廳:第一次走入他們這個人群,當時給你的印像是什麼樣的?

  何 群:第一次走入他們的群體當中,給我的印象首先就是挺驚訝的,雖然很多的研究報告中間,成年男性中有2%到4%都是有同性戀的傾向,或者有同性戀的情況,但是我一直對這個不是非常接受,到底有沒有那麼多。但是我進入他們圈子之後,跟我們的志願者一起到了他們的活動場所,他們給我們一一介紹,聊天,我才真正體會到,這個人群在我們社會中的確是存在的,而且為數不少。而更讓我感覺緊張的是什麼呢?我們的社會文化跟西方很多國家社會文化還是不一樣,很多同性戀不願意暴露身份,最終要隱藏自己這種性傾向,最終要選擇結婚、成家。

  新聞會客廳:對,就是傳統的生活方式要選擇。

  何 群:對,他要選擇這種的話,我們就可以感覺到什麼呢?其實就是同性戀這個人群跟我們普通的異性戀的人群是緊密地聯絡在一起。有巨大的交集。尤其就是説把家庭融入到這個圈子了。我們就在想如果這個病毒走進了這個圈子,在這個圈子裏擴大開,那麼它很可能進一步就會走到家庭,一旦這個病毒擴散到家庭的話,那在社會大眾中間就影響就非常非常地大了。所以我們覺得我們應該努力地去做一些工作,盡可能地讓這些人安全。

  新聞會客廳:你的意思他們的高危不僅是他們的高危,實際是社會的高危?

  何 群:對。

  新聞會客廳:那你第一次走進他們圈子當中,你感覺他們的生活狀況,或者這種交際狀況跟我們不同嗎?

  何 群:他們可能平時在他的工作單位也好,或者在他的生活環境中間也好,他叫什麼名字,是他身份證上的身份,但是這種身份來説,他只能是作為8小時以內或者什麼樣,或者白天,而作為8小時以外,他的另外一種就是本我的身份,他想表達出來,想表達出來的時候,他可能就是另外一個名字,走入他自己的生活圈子,在這種生活圈子中間,他就覺得真正的自我才表現出來了,沒有外界的壓力,我可以放鬆一下,我可以宣泄一下等等。

  新聞會客廳:你的意思是他們在正常社會和主流社會完成自己社會角色的時候看不出不同來,但一旦進入到他們的生活當中還是感覺有明顯不同的。

  何 群:還是有一定不同,就是説他可以不用顧忌很多很多其它的壓力,而完全表現一種自我,他就不會隱瞞我的性取向的問題,我就是喜歡我的男朋友等等這樣,我就是尋找我的性快樂,都是有的。所以從這裡邊來説,有時候給我們比較緊張的是什麼?就是説他在一種緩解自己的壓力也好,或者宣泄自己的時候,很可能就會採取一種比較高風險的一種性的行為,這時候很可能導致疾病的傳播,這是我們關注的重要的一點。

  新聞會客廳:就你接觸的男同性戀圈子,他們的職業分佈、人群分佈是什麼樣的呢?

  何 群:作為職業分佈來説,我認為沒有什麼特別,從國家公務員,從白領階層,然後一直到什麼學生,甚至民工都有,也有無業的,都是有的,好像沒有顯示出來跟其他人群有什麼不同的。在人群中間來説,他們也不是説自己就限制于生活在一個什麼圈子裏邊,生活在一個什麼社區,他們也是散佈在整個社會中間的,沒有任何的。

  新聞會客廳:這是一個很特殊的網絡。你進入到這個網絡當中你不覺得自己是一個異類嗎?

  何 群:有時候真的是有這種感覺,因為如果在一個非常寬敞的一個環境中,一個大廳或者什麼,幾十人、上百人,他們全是圈子裏邊的人,而唯獨我一個是走進這個圈子的人的時候,我在看他們的一些活動的時候,或者他們給我的眼神的時候,有時候也感覺到自己屬於一種另類

  新聞會客廳:你怎麼讓他們接受你呢?

  何 群:説句實話,我認為這個也是很難的,我希望他們接受我,但是我也不會用什麼任何的方法或者言語言論去強迫或者誘導,我只是把我想做的事情表達給他們,我就是想讓這個疾病不要在這個圈子中傳播開來,這就是我最大的目的了,如果我能做到這一點,其它的我就無所顧忌了,

  新聞會客廳:但是我覺得這個事情很難,比如説我有一個圈子你找我來,你説你這個圈子可能得艾滋病,我這兒有很多關於隱私的問題,你幫我填一下,我怎麼可能同意你呢?

  何 群:的確是這樣的,這個可能不是第一次就能做到的,要不斷地跟他們交流之後,才能真正地去或者做訪談,做調查,而不是説跟他們第一次接觸就做調查的,在這個圈子接觸多了以後,你只要跟他們接觸多了,他們相信你真的是在做這一件事情之後,然後你才可以進行下一步的調查或者説訪談。

  新聞會客廳:我想不光你怎麼調查,怎麼訪談,你一定要告訴他一個信息,就是説你這個圈子得艾滋病的幾率非常高,這是肯定要傳遞的一個主要信息,你怎麼傳遞給他,讓他去接受你呢?

  何 群:這個的確有點困難,因為怎麼樣呢?因為傳播艾滋病的病毒的這種幾率比較高,這個話題緊接著有時候聯絡到一種什麼呢?歧視,你怎麼認為我這個圈子就是艾滋病,所以這個來説我們也是很心平氣和的跟他們慢慢地講你這個道理,其實不是説這個圈子就一定是傳播艾滋病幾率高的,我們一再拿出這個觀點,我們只是説什麼呢?有一些行為。

  新聞會客廳:對,他的性行為方式是一個高危方式。

  何 群:有一些性行為是比較高危的,我們就會舉一個什麼呢,就是説無保護的肛交這種行為,無保護的肛交這種行為是非常非常高的傳播艾滋病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只要存在,不管你是同性之間的,或者是異性,我們並不關注你是哪一種性取向,我們只是關注你是不是採取了高風險的這種性行為,這是一個性行為的方面,另外一個,就是在性的傳播這塊還有一個很大的因素,是性夥伴的多少,如果你的性夥伴越多,你的風險就會越高,因為你接觸到病毒的機會可能多。

  新聞會客廳:不過就在前不久我們國家也公佈了中國男同性戀這樣一個數字,而且也調查了在男同性戀群體當中,艾滋病感染幾率的這樣一個數字,確實在這樣一個特殊群體當中,由於有這種高危性行為和多性伴侶的情況,它確實是一個相對危險的人群,我們也可以看一下我們做這個短片。

  中國男性同性戀者人數:500萬到1000萬

  男性同性戀者艾滋病感染率1.35%

  摘自《2004年中國艾滋病防治聯合評估報告》

  2004年11月30號,也就是世界艾滋病日的前一天,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和聯合國中國艾滋病專題組,聯合發佈了《2004年中國艾滋病防治聯合評估報告》。

  就是在這份報告裏,中國政府衛生部門第一次向世界公佈了有關中國男性同性戀人數及艾滋病感染的數據。

  這份報告公佈的一組數據顯示,處於性活躍期的中國男性同性戀者,約佔性活躍期男性大眾人群的2%到4%,也就是説,中國有500萬至1000萬男性同性戀者。報告還同時公佈了另外一個數據,處於性活躍期的中國男性同性戀者艾滋病感染率達到了1.35%。這説明,在中國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當中,男性同性戀艾滋病感染率已經上升到第二位,僅次於吸毒人群。

  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同性戀已經存在了幾千年,在中國古書上就有“斷袖之癖”等記載。而社會對同性戀的認識也在發生著變化。在中世紀的歐洲,同性戀被認為是犯罪,同性戀者要被送上絞刑架。到了近代,同性戀被認為是一種病態,需要治療。從上世紀70年代起,許多國家不再將同性戀作為精神疾病分類單位。2001年4月,我國新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也將同性戀從疾病分類中剔除。

  在現代社會,同性戀不再被人們當作一種精神疾病對待了。但是因為艾滋病的發現,同性戀再次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上世紀80年代初,在美國發現的第一例艾滋病感染者就是男同性戀者。而在中國,男同性戀已經成為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何群和他的同事通過調查,對男同性戀者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來他們要做的就是幫助這個特殊的人群預防艾滋病。

  新聞會客廳:從這個短片我們可以看出,實際應該説我們整個社會對同性戀這樣一個群體的看法是越來越寬容了,而且我們國家政府公佈這樣一個數字,就説明我們從過去相對的隱諱到現在正視這樣一個問題了,就你的感覺,在這樣一個人群當中,他們這種自我防範意識,就是關於艾滋病的自我防範意識和知識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程度呢?他們有沒有這樣的意識呢?

  何 群:其實就我們跟這個圈子的接觸,還有就國內也看到一些其它的研究報道,我們可以感覺到這個圈子因為從職業或者受教育程度,也是什麼樣都有,從高到低,如果這個受教育程度高的這些人,他們的知識相對來説是比較高的,對艾滋病防治這方面,而我們現在又擔心的就是,譬如一些可能受教育程度比較低,或者説甚至一些除外打工的民工等等這些人,很可能他們的艾滋病的防病的知識比較缺乏。在知識缺乏的時候就很難談得上自我防護意識。而對於知識比較高的這一部分人來説,我們依然發現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知識並不等於什麼呢?並不等於自我防護的能力,因為有些人知識掌握得很多,了解得非常多,但是真正他在宣泄自己,或者表現自我的時候,這些知識就從他腦海中已經都拋棄了,好像當時就不在腦海裏,就我們其實也碰到一些這樣的來諮詢或者做什麼,就説其實我是知道的這樣會傳播等等這樣,但是我到那個時候就都忘記了,後悔,也有很多這樣的情況。我們就希望是怎麼樣能把知識跟行為緊密地連接起來,這是我們最想努力的。

  新聞會客廳:我們針對這樣的現象我們採取什麼樣的方法可以避免?

  何 群:現在就是説方法可能也有很多,第一就是剛才我們説的要普及知識,使那些不知道這些知識的人要多了解這方面的。第二,就是把知識貫穿到自己以後去採取一些行動。採取行動這點是非常非常地難的。

  新聞會客廳:其實從行動來講,操作並不是一個太難的事情,比如説使用避孕工具,減少性伴侶,在你的調查當中,他們真正採取這樣的行動的人有多大比例呢?

  何 群:這個比例還是比較低的,

  新聞會客廳:實際是我們搞這樣一個調查,他第一目的就是説有這樣一個危險的群體在,我們要摸清他的情況才能防範這種社會安全,第二個目的就是,摸清以後我們可以進行一個健康的干預,在你的調查過程當中,你覺得什麼樣的干預手段比較有效呢?

  何 群:我覺得有幾個方面的因素。首先我們社會的大環境要給他們提供這種改變的機會,或者提供這種改變的文化氛圍,

  何 群:另外一方面就是説我們通過同伴教育,在他們同伴中間,我們尋找一些人,很積極地投身於這種事情,因為同伴之間互相交流可能更容易,傳遞信息更容易接受,或者説同伴之間採取了一些安全的措施,或者安全的行為的時候,對方也更容易接受,這是一個同伴的一種推動或者倡導的一個過程。還有一點,就是在社會這個層次可能不要太多的壓力,就是説有時候太多的對這個同性戀的歧視等等這方面的壓力,很可能使他們就更多地去尋求自我的釋放、宣泄等等這方面。另外一點就是我們還要跟他們一起探討,我們宣泄,除了這種性的宣泄,或者性的釋放,我們還有沒有別的,尋找這些替代的東西,這樣的話可能就會減低更多工作的風險。

  新聞會客廳:其實作為這樣一個群體,一方面是我們主動去幫助他進行健康干預,還有一個他們自身有需求,他們有一個求助的渠道,但是相對於主流社會正常人群來講,他們的渠道不如我們暢通,是這樣吧?我們怎麼建立這樣一個求助渠道呢?比如説我就知道有的信息,一些門診他開設了免費驗血,檢測艾滋病這樣一個設施,但是去的人寥寥無幾,去同性戀的人就更沒有了,沒有人去説我是同性戀,你給我檢測檢測吧,我們怎麼開闢這樣一個讓他們覺得樂意的一個求助渠道?

  何 群:其實這個來説,我覺得如果我們一味想從我們這個渠道去開闢,我們不如借助,我覺得我們跟他們合作,把我們所要傳遞的信息放在他們的網站上,傳遞給他們的同性戀熱線的接聽員,使他們幫助我們去做這個工作,可能會更好,而且就我們在廣州的發現來説,他們是非常願意接受這些信息,而且願意把這些信息廣泛地傳播開,這個可能比我們專門地再去開闢一個園地,或者開闢一個接受的人會更多。另外當然我們也有我們的專門的諮詢熱線,我們也有我們的專門的諮詢室、免費檢測,我們在這方面來説,就是一定要使對方知道,我們這裡是保密的,是能維護對方隱私的這一塊。

  新聞會客廳:確實你提到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你説維護對方隱私,剛才我舉了一個例子,有一些檢測的門診應者寥寥無幾,但是我看到你的問卷當中有些問題非常地敏感,你有什麼辦法讓人家可以把這個試卷真實地交給你呢?

  何 群:面對面之前我們首先會跟他們講清楚,我們是想做什麼,然後可能會問到一些什麼隱私方面的話題,而且我們這些話題如果你要是覺得侵犯了你的隱私,你可以拒答,這是第一。第二,我們這些全部都是保密的,所以我們在開始跟他訪談之前,我們有一個知情同意書,我們的知情同意書會跟他非常詳細地解釋整個問卷裏邊可能會涉及到的一些情況,然後你的權利是什麼,所有的一切都是保密和自願的。這樣的話,我們開始也會擔心可能有些人會不願意談一些敏感的問題,但是從我們跟他們接觸的情況來説,因為我們這一次是他們自願來,而不是我們出去一定找他們,自願來的話,多數人既然他説,我都來了,我肯定是想跟你們多談一談的,想給你們,不光是反映我的情況,甚至反映一些我所看到的一些情況,因為你們既然做這件事情,我們也希望反映一些正確的信息,然後我們看你們今後對我們這些正確的信息能給我們提供多大的幫助。其實也是在考驗我們。

  新聞會客廳:我想這個調查對你們來講是一個摸清情況,在摸清情況的基礎上,你們以後有什麼打算呢?

  何 群:接下來我們就是首先可能要再招募一些志願者,招募一些志願者對志願者進行培訓,然後跟他們共同制定我們下來的一些健康教育和行為干預的一些計劃,每一項活動非常詳細地制定一個計劃,因為跟他們一起制定,我們是提供一些理論的或者技術的信息,而他們能更多地給我們提供一些形式、方式等等這方面,對方更樂意接受,或者説我們的工作效率會更高的一些信息,我們共同坐下來制定這個的話,我們接下來可能在六個月的時間內主要是做這些工作,開展一些健康教育的活動,開展一些行為干預的話。

  新聞會客廳:我們國家現在已經公佈了這樣一個數字,而且意識到有可能的危險,您認為將來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來抑制這樣的危險?

  何 群:其實我覺得,要是説我們政府現在能非常正視這個危險,這是我們非常高興看到的,作為大眾也好,作為尤其我覺得我們媒體可以多關注這方面的話題,可以多傳遞一些正確的信息,對這個人群也好,對我們廣大的群眾也好,就是怎麼樣能防止這個疾病了傳播,而在防止疾病的傳播的時候,我們又能怎麼樣避免對任何一個人群的歧視,或者説包括對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這方面的歧視,這個來説對我們下一步全國防治艾滋病我覺得都是非常重要的。

  新聞會客廳:我覺得今天聊這個話題當中,有一個重要的信息傳遞給我們的調查對象,就是我們並不歧視你們,實際是關愛,而且關愛他們實際是關注整個社會,關愛我們自己,是這樣吧?

  何 群:要多關愛自己,也要多關愛對方,只要你關愛了對方,關愛了這個社會,這個群體,其實也就是關愛自己。

  新聞會客廳:好,謝謝。

責編:回春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