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頻道 > 健康關注 > 正文

[共同關注]牽手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24日 16:38)


  CCTV.com消息(共同關注):元月18日,吉林省永吉縣舉辦的一場集體婚禮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也吸引了國內眾多媒體的注意。一場集體婚禮為什麼能夠引起如此關注呢?原來,這個集體婚禮有些與眾不同,參加集體婚禮的5對新人中,一對夫妻雙方都是艾滋病感染者,其餘4對都是非感染者和感染者之間的結合,可怕的病魔沒有阻擋住愛情的生根發芽。一個健康人為什麼要跟艾滋病感染者結婚?是什麼讓他們走到了一起?他們結婚後,健康的一方會不會感染上艾滋病呢?2005年1月16日,記者來到當地採訪。

  (解説)記者和當地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一道,前往離縣城30多公里的孔家村,這個村裏有一對即將結婚的新人。新郎是艾滋病感染者,新娘是健康人。我們到他們家的時候,兩人剛剛從縣城照完婚紗照回來,新買的唐裝還沒來得及換下。因為新郎感染艾滋病已經10多年,身體也不大好,記者擔心凍壞了新郎,採訪就在主人家的炕上開始了。新郎叫王吉海,他本來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夫妻倆相敬如賓。但是自從感染上艾滋病毒以後,妻子的態度一下子就變了。

  王吉海:有時候幹活説話嘮嗑,不像以前那樣了,明明這句話能好好説,她也不好好説。

  (解説)王吉海説自己是為了掙點錢才去獻血,沒有想到感染艾滋病以後,不但沒有得到妻子的安慰和支持,反而遭到她的冷落。

  王吉海:但是那樣我也能忍。

  (解説)忍氣吞聲的日子勉強維持了兩年,妻子還是跟他離了婚,撇下他和女兒離開了這個家。

  王吉海説,因為感染艾滋病妻離子散的事情在他周圍已經發生了很多,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跟人們對艾滋病缺乏了解關係很大。

  王吉海:後邊老陳家有個檯球,人家在那打檯球,你一進屋,人家正玩呢,桿一扔都走了,就那樣人家沒法玩了,有時候在那玩,你用完了,人家使勁擦,用毛巾擦,水洗,看著這樣不難受嗎?原先不知道我得這病前,我們在一起吃吃喝喝,這大家躲你遠遠的,自己心裏能好受嗎?

  (解説)妻子的離去,村民的排斥,讓王吉海幾乎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為了年幼的女兒,王吉海賣掉了自己的房子,來到了長春打工。沒想到在這裡結識了現在的新娘胡桂鳳。

  記者:第一次見面還記得嗎?

  王吉海:當時我在車隊幹活,她在塑料廠幹活,兩個單位挨著,單位水不好喝,他們那裏水好喝,我就上那裏整水,就認識她了,一天一見面,她瞅我我瞅她,瞅著挺那啥的。

  記者:一見就中意了?

  胡桂鳳:才開始見他對他印象挺好的,他到哪説話嘮嗑都聽挺逗人的,然後一點一點處上了。

  (解説)胡桂鳳也有一段短暫的婚姻生活,丈夫去世後,她一個人拉扯著年幼的孩子在長春打工,相似的經歷,讓兩個人越走越近。

  胡桂鳳:他跟沒病人是一樣的幹活,出力活啥都能幹,對我照顧的也週到,我要是有個頭疼發燒的,我從來不愛吃藥,他總是藥給你遞到嘴裏,水給你遞過來。對我相當好,一般的人沒有他對我那麼細心。

  (解説)對於自己染病的事,王吉海雖然內心很矛盾,但是他還是決定把真相告訴胡桂鳳。

  記者:知道她也對你有意思,那你為什麼要告訴她?

  王吉海:我這人實在,我跟你處吧,處時間長,我把你娶回家了,我把這事告訴你,你看能行咱就處,不行咱就算了。我就這個病,你要理解,咱就處,不理解就拉倒,我不傷了你,你也別傷了我。

  記者:你給他説的時候有把握嗎?

  王吉海:我也沒太大把握,那我也得説,那我以後跟她産生感情以後你再説不是傷得更深了,我是這麼想的。

  記者:你跟她説完以後有沒有反應?

  王吉海:我覺得她愣一下。

  胡桂鳳:我當時是一愣,當時只是聽電視説艾滋病人,沒接觸過艾滋病人。

  (解説)王吉海的話讓從沒有接觸過艾滋病的胡桂鳳確實有些措手不及,然而,當她了解了艾滋病轉播的途徑以後,她又感到艾滋病也沒有那麼可怕。何況兩個人的感情已經比較深,熱戀之中的胡桂鳳顯得有點無所顧忌。

  記者:前幾年,別人一聽説艾滋病挺恐懼,你沒有害怕嗎?就是因為太喜歡他了?

  胡桂鳳:他這人挺好,再説吧,那陣我們相處的互相印象都挺好,後來一來二去感情深了,不能自拔了唄。

  記者:像你可以找一個健健康康的,為什麼要找到他?

  王吉海:人嗎,感情的事誰也説不清楚,天下人有的是,我瞅誰都不如他順眼,畢竟有感情在。一句話,就一個“情”字。

  兩人相愛,喚起了王吉海對生活的信心,兩個人一起做的小生意也紅紅火火。

  王吉海:畢竟我有活的勇氣,不論幹啥,我們倆成個家,我有活的勇氣,有人支持我呀。

  (演播室)好景不長,王吉海的身體每況愈下,不能陪胡桂鳳一起出攤,生意也做不下去了。2004年7月,王吉海把女兒留在長春打工,帶著胡桂鳳和兒子回到了鄉下的老家。因為房子已經賣給了別人,他們只好暫住在借來的房子裏。雖説條件艱苦,但是讓他們欣慰的是,村民們像對待久別的親人一樣接納了他們。記者採訪的這一天,就有不少鄰居來幫忙佈置新房。

  王吉海:每天來我家玩的不下十幾、二十多人,他們在這玩一般都不介意了。有時候玩完了,我買點好菜啥的,他們説今天晚上我不走了,就在這吃了,放兩張桌子在這炕上 就吃上了。

  王吉海説,村民態度之所以發生如此大的變化,跟當地疾控部門的宣傳不無關係。

  王吉海:縣疾控中心他們來,我們一起吃飯啥的,屯裏人一瞅,人家領導都跟他在一起吃飯,都不嫌棄,肯定沒事。就這麼的,村裏的人都不怕了,其實上邊宣傳才行。

  記者採訪過程中,不斷有村民來訪。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張科長介紹説,其中也有幾個是艾滋病感染者。但是從他們的交往中,看不出有任何戒備。

  記者:我考你,艾滋病傳播都哪幾個途徑?

  村民:性交,血液,母乳,就三個傳播途徑,別的哪還有途徑,就三個途徑。

  (解説)沒有了村民的歧視,加上胡桂鳳仍然無微不至的照顧,王吉海對現在的日子感到很知足。

  王吉海:早上她7點鐘起來做飯,我7點30起來,出去一趟,回來往炕上一坐,她把那個豆奶粉、擱點開水給衝開了,一缸子我喝完了,她做好飯了,把洗臉水給端炕上了,拿來手巾和香皂,我洗洗臉,把盆子一推,然後她洗洗毛巾,擦擦炕。

  (解説)愛人整天忙忙碌碌,王吉海看在眼裏,疼在心裏。

  王吉海:我媳婦對我這麼好,有時候亂尋思,人家跟你過,圖你個啥呀,要你幹活你沒有幹活能力,又沒勞動能力,要房沒房,還有啥?

  胡桂鳳:有時候我就勸他,你都別尋思那事,活一天樂一天。有些人,一天天不開心,他活一輩子不也是不開心嗎?還不如開開心心活一天,是不是?這不是挺好的嗎!

  (解説)胡桂鳳説,她和王吉海在一起的日子,每天都是快樂的,但是王吉海顧慮比較多。為此,兩個人在長春的時候就鬧得不可開交。

  王吉海:有一次,我有病,租房一個月二、三百,一天花消得多少錢。我也待不起,我在炕上待了半個來月,她就人家上貨、賣魚,一天掙個三十、四十的養活我,我就在家待著,這些事永遠也忘不了。一個5尺多高的漢子能讓媳婦養活,還不是從小的夫妻,還是半路上的夫妻,人家養活你,心理能平衡嗎?

  (解説)那時侯,胡桂鳳每天早出晚歸,對王吉海關懷備至,然而,王吉海不但不領情,反而故意找茬跟胡桂鳳鬧彆扭。

  記者:為什麼吵架?

  王吉海:你説我這病吧,萬一我們倆碰破了,或者她碰破了,傳染上她咋整?就這麼的,我總想找個彆扭跟她分開算了。

  (解説)為了不連累自己的愛人,王吉海下定決心跟胡桂鳳分手,有了這種想法之後,王吉海想盡辦法和胡桂鳳吵架。

  胡桂鳳:那時侯吵架我也生點氣,啥事都找我點小彆扭,無論我是出去賣魚,還是在家,老找彆扭,我也挺生氣的。

  (解説)一往情深的胡桂鳳耐不住王吉海的胡攪蠻纏、無理取鬧,兩人最終不歡而散。

  記者:那分開之後,你心裏好受了一點?

  王吉海:當時是好受了一點,就像平衡一點,時間長了就不行了。

  記者:怎麼不行了?

  王吉海:跟孩子一起過,和跟媳婦一起過能一樣嗎?晚上燒個洗腳水啥的,整個柴火啥的,淘個米,不都得自己幹嗎?

  記者:再一個有煩惱事的時候,可以交流交流?

  王吉海:對對,説個話啥的,往炕上一躺,你跟誰説話去?説話的人都沒有,都沒了。

  (解説)離開了王吉海以後,堅強的胡桂鳳也經常感到無助。

  胡桂鳳:跟他分開吧,我總有點後悔似的,畢竟有了感情,在我自己過的時候,領個孩子,什麼事都靠我自己,什麼難處都沒地方説去。

  (解説)雖説兩人分開後都有些後悔,但是自始至終,誰都沒有提出來和解。

  記者:那一段你是怎麼過的?

  王吉海:就別提了。那我就是喝大酒,晚上躺在炕上胡亂想,根本睡不了多少覺,我們倆在一起前我不那麼喝酒,她不在就我自己,孩子還小,我和孩子又説不上啥話,孩子出去玩了,就我自己在家,就喝酒。喝點酒能睡著啊。

  記者:經常喝醉?

  王吉海:那不喝醉咋整啊,不喝醉睡不著啊。

  (解説)痛苦時時刻刻煎熬著王吉海,這樣的日子過去了半年之後,王吉海終於忍不住給胡桂鳳打了傳呼。

  胡桂鳳:打傳呼的時候我也挺來氣,你這時候找我幹啥,攆我的時候你咋不説呢?但是我也挺高興,天天盼,想給他回話呢。

  (解説)對王吉海既怨恨又思念,矛盾之中她最終還是拿起了電話。

  胡桂鳳:我説啥事你找我,聽説話就是喝酒了,他説我沒啥事,我喝酒喝多了,一按電話給你打過去了。那我心裏明鏡似的,那傳呼不像電話一通拉倒,他得説話傳呢,是不是?

  記者:知道他是想和你和好?

  胡桂鳳:心裏是那麼想的,我肯定知道,能不知道麼。

  (解説)就這樣,兩個人在分開半年之後重新走到了一起。王吉海對胡桂鳳倍加呵護,胡桂鳳了解到了王吉海離開她的真正原因,對王吉海更加體貼。

  胡桂鳳:應該對他更好一點,他起碼為我著想了,不管做什麼都是為我著想的,根本不能怨他、恨他了,是不是?

  (演播室)如今,兩人的孩子都已經長大,王吉海的女兒在長春打工,胡桂鳳的兒子在鎮上學習修理摩托,兩個孩子對於父母的結合都很支持。正好當地有關部門為了宣傳艾滋病防治知識,特意為幾對即將結婚的艾滋病感染者舉辦婚禮,他們就去報了名。按照農村的規矩,王吉海專門讓人到鎮上買了酒和菜,招待幫忙的鄰居。

  (解説)按照農村的規矩,王吉海專門讓人到鎮上買了酒和菜,招待幫忙的鄰居。

  (解説)2005年1月18日上午10:00,“紅絲帶連著你和我”集體婚禮在永吉縣隆重舉行,王吉海、胡桂鳳終於牽手走到了一起。這次和王吉海胡桂鳳一起參加婚禮的新人一共有5對,其中有4對都是非感染者和感染者之間的結合,艾滋病感染者要舉行集體婚禮的消息,吸引了國內眾多媒體前來採訪,也在這個小縣城裏引起軒然大波。在婚禮舉行之前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觀看婚禮的觀眾。

  記者:你怎麼看這個事?

  觀眾(一):對精神生活它有好處,他精神好,高興啊,這不是也有利於健康嗎!

  觀眾(二):我覺得挺好的,挺正常的。艾滋病人結婚應該是挺好。

  記者:如果要一方是患者,一方是健康人呢?

  觀眾(二):那我就更加崇拜那個健康人了,覺得挺偉大的,感情方面挺偉大的,一般人做不到。

  記者:有沒有替他們擔心?

  觀眾(二):也有擔心,但是他們都知道怎麼去保護自己吧。

  觀眾(三):那不行,因為那感染的機會太大了,畢竟這個病傳染性挺高的。

  (解説)對於艾滋病感染者之間結婚,大部分人表示支持,而對於非感染者與感染者結婚,則是有人支持有人反對,更多的則是擔心艾滋病會在夫妻之間傳播。就人們擔心的這個問題,我們採訪了當地疾控中心的張科長。

  記者:一個正常的人跟一個艾滋病人結合,對艾滋病的生活是有幫助的,但是對於防艾工作,是不是有不利的方面。

  張孝偉(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科長):當時他們結婚之前也來諮詢我們了,我們就告訴他,國家允許結婚,但是你必須按我們業務部門的指導去做,採取安全的性行為,也就是過性生活過程中使用安全套,不能把疾病傳給對方。

  (解説)張科長説,非感染者和感染者結婚,確實存在感染艾滋病的危險,但是畢竟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是有限的,只要夫妻雙方互相尊重,嚴格按照衛生防疫部門的要求,就可以有效防止艾滋病的傳播。

  張孝偉(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科長):雖然是合法夫妻,但是如果你故意把病傳染給對方,你也是違反了國家法律,屬於故意傳播傳染病罪。

  (解説)為了阻斷艾滋病在夫妻間的傳播,疾控中心多次對他們進行培訓,並且還簽定了協議。

  張孝偉(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科長):他們在協議聲都簽了字,都保證不能把我的病傳給心愛的愛人。

  (演播室)對於艾滋病感染者結婚這件事,贊成也好,反對也罷,至少可以説明兩個問題,第一,説明法律賦予了艾滋病感染者和正常人一樣的權利,他們同樣可以擁有正常的婚姻;第二,説明更多的人認識了艾滋病,艾滋病不再是洪水猛獸。不過反過來説,愛情的力量再大,畢竟對抗不了艾滋病。有關專家告誡,非感染者與感染者結婚後,最好不要生育,以免使對方和下一代感染艾滋病毒。

責編:回春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