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頻道 > 健康關注 > 正文

[新聞會客廳] 第13億個中國人口日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07日 08:39)

  CCTV.com消息(新聞會客廳):白岩松: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新聞會客廳》。今天1月6號零點剛過,我們的小同胞降生了,這個小同胞的降生是不同尋常,他的降生標誌著除去台灣、香港和澳門之外,大陸的人口總數達到了13億。

  今天淩晨,很多人聚集在北京婦産醫院,靜靜地等待一個生命的來臨。午夜零點零二分,伴隨著一聲稚嫩的啼哭,一個7斤多重的男嬰通過自然分娩降生了。在護士的幫助下,小男孩踏上自己生命中的第一個足印。這個足印同時也在中國人口史上留下了痕跡,因為這個嬰兒就是中國內地的第13億個公民。

  作為在醫院待産的12位準媽媽中的一員,藍慧無疑是幸運的。隨著兒子的呱呱墜地,她也成為中國第13億個公民的母親。藍慧分娩後,這第13億個小公民的各項綜合健康評分都是滿分10分。難怪藍慧的愛人,初為人父的張彤幸福之情溢於言表。

  張彤同期:“太幸福了,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首先這個孩子的一生肯定會非常幸運,因為這麼一個難得的數字,他趕上了。今天還先下了場雪,就像迎接他一樣。瑞雪照著他的一生。我想他一生肯定會非常順暢的。”

  一個生命的孕育和誕生對家庭而言無疑是喜悅的。但中國內地這第13億個小公民的到來,對於中國目前已經非常龐大的人口來説意味著什麼?這個小公民的身份又是怎麼確定的呢?

  白岩松:圍繞著這個小同胞的降生,就人口和計劃生育的問題,我們請到了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主任張維慶。今天這個孩子成為第13億人,是怎麼認定他就是第13億個呢?

  張維慶:到今年年底,中國不包括香港、台灣澳門的人口應該是129988萬人,根據測算,今年測算的結果是凈增人口是761萬,出生的減去死亡的,761萬人。

  白岩松:還得是動態的。

  張維慶:等於每天出生2.08萬個人,每小時出生866個人,每分鐘出生14個半人,4秒鐘出生一個人,根據這個算出來的,1月6號就是13億人口。

  白岩松:這一瞬間就是第13億人,為什麼選擇在北京?

  張維慶:因為出生人口時間是在淩晨,有好多婦女要生育,可能同時出生的不止這一個孩子,因為北京是首都,離得比較近。

  白岩松:迎接這個新生兒,大家都有一種喜悅,畢竟是新生兒降臨,又是新的一年開始;另一方面,13億這個數字又沉甸甸的,我不知道您的心情是什麼樣的,如何面對這一瞬間?

  張維慶:中國到13億人口,這是喜憂參半,喜的是我們國家凈增一億人口的時間由過去的五年、七年延長到現在的十年。

  白岩松:這是不是四億人口之後,第一次用十年的時間增長一個億?

  張維慶:對,這個十年説明我們國家成功地控制了中國人口的過快增長,實現了人口再生産類型的歷史性轉變,進入了世界低生育水平國家的行列,對增強國家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綜合國力、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生活改善,都可以説是巨大的貢獻。但是憂的,13億人口日本身就是一個警鐘,中國人口已經到13億,大家又想想13億人是個什麼概念,用溫家寶總理的話來講,他不是算了個乘除法嗎,任何事情你乘以13億都是了不起的大事,除以13億,再大的成績也是很小的數字。所以未來我們擔心的人口問題還是很多的。

  藍慧今年31歲,是北京外企公司的職員,愛人張彤36歲,是航空公司的職員。聽藍慧説她的父輩們生孩子都早,很難想象像他們現在這樣30多歲才要孩子。

  記者:你們生孩子挺晚的。説起來,都30齣頭了。為什麼這麼晚才要孩子呢?

  藍慧:其實我們也沒怎麼想,就覺得現在才玩夠了,還是喜歡二人世界。

  記者:當時跟愛人怎麼商量,怎麼計劃著打算要小孩了?

  藍慧:就覺得歲數差不多了,該要小孩就要小孩,也算是一項任務,完成就好了。”

  藍慧有個弟弟,張彤有個妹妹,父母雙全,家庭幸福。很多像藍慧他們這樣70年代早期出生的人,大多是有兄弟姐妹的,之後由於實行了計劃生育政策,更多的家庭就只生育一個孩子了。

  這些年,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控制了過度膨脹的人口數量,也使普通家庭的結構悄然發生著變化。那麼,計劃生育政策給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了哪些改變呢?

  白岩松: 11億到12億用了六年,12億到13億用了十年,怎麼評價這個十年?

  張維慶:這十年應該説我們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發生了重大的轉變。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在這十年裏發生了重大的轉變,過去是以行政手段為主,我們把它轉變到以優質服務為主,過去光要求老百姓一胎上環,二胎結紮,現在變成在服務中加強管理,堅持依法行政,同時制定許多有利於計劃生育家庭的社會經濟政策,獎勵政策,優惠政策,輔助政策,扶植政策,救助政策等等,包括必要的社會保障措施。經過這些工作,我們要老百姓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有了困難我們幫助你解決,讓老百姓感覺到少生孩子,政府關心我們,是為了我們自身的利益,這樣容易接受。

  白岩松:為什麼溫柔了,反而效果更好了?

  張維慶:不要低估中國人民群眾的覺悟,你給群眾一分,群眾會給你十分,你給群眾一碗水,群眾會給你回報一桶水。

  白岩松:很多的外國朋友以前反對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您怎麼看待這種説法的?

  張維慶:我認為這是政治上的分歧,而不是計劃生育政策上的分歧。所謂政治上的分歧就是美國有少數人,包括少數決策者和少數敵視中國的反華勢力,他們不希望中國強大,不希望一個社會主義大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這是問題的本質。中國計劃生育有沒有問題呢?當然有問題,這個13億人口的大國能不出一點問題嗎?有沒有一點強迫命令?個別地方有沒有墮胎的情況?個別地方也有,但這不是政府倡導的東西,是我們要糾正的東西,我們也正視我們工作存在的差距、困難,甚至工作上發生的一些侵犯群眾合法權益的行為,我們會堅決糾正,但我們絕不會在他們的攻擊面前改變我們的計劃生育政策。

  白岩松:計劃生育政策讓中國13億人口的到來拖延了多長時間?這個是否計算過?

  張維慶:13億人口日,過去國家規定的目標是20世紀末把中國控制在13億以內,實際上我們推遲了四年,我們把世界60億人口日到來的時間也推遲了四年,因為中國是人口大國,有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類。

  白岩松:接下來很多人開始算筆帳了,13億到14億人大約得用多少年?

  張維慶:我們希望樂觀一點,未來十幾年每年大概在八百萬到一千萬人左右,按八百萬人計算就是12年左右的時間,按一千萬人計算就是10年左右的時間,我們當然希望能夠控制得好一點。我們國家進入了低生育水平以後,相當一部分同志産生了盲目樂觀的情緒,認為中國已經低生育水平了,特別是城市,像上海11年負增長,北京也已經負增長了,大中城市城區大部分都接近零增長了和負增長,老看這麼一小塊地方,就覺得中國控制人口必要性不大了。其實中國70%的人口在農村,而且相當大部分地區是在中西部地區,中部都是人口大省,西部地區都相當一部分還是困難地區,這個地方的生育率還是很高的,所以真正有問題的是在農村,農村是大頭,它決定國家的命運,所以解決好農村生育水平的穩定和下降問題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

  白岩松:過去很長的時間一直是各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一個市的一把手一票否決,會不會一直持續下去?這種壓力會不會始終存在?

  張維慶:我們還要堅持一票否決的制度,如果不堅持,可能會給我們未來的發展帶來一些潛在的隱患,但是要科學地、正確地堅持一票否決制度,也是我們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

  白岩松:相當多人對二胎的渴望前所未有地增長,您怎麼看待這種渴望?

  張維慶:從一般的推算來講,中國的大多數家庭希望生育兩個孩子,但是現在這個情況複雜到什麼程度呢,在城市相當一部分家庭不要孩子,有一些連結婚也不結了,這種情況是非常複雜的問題,但是從中國發展來講,現在實際政策已經是一個半政策了,全國平均下來,城市裏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可以生育兩個孩子,慢慢的這一代獨生子女進入婚姻以後,就自然過渡到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了,農村裏邊生了一個女孩子的,可以再生一個男孩子,將來農村裏獨生子女越來越多,也在過渡。另外,我們控制得再好,中國這麼大,綜合生育率達到80%左右已經很不簡單,這是世界上控制最高的了,你不可能把百分之百的人都管住,現在政策生育率要算1.6,實際上是1.8,還有20%左右的人我們管不住,但是能把絕大多數人管好已經很不容易了,你也不要希望我這個主任把中國百分之百老百姓都管住管死,我沒這個能力,也沒這個本事。

  白岩松:農村的朋友擁有生二胎的機會,但是像上海、北京都是負增長,有教育能力的反而生得很少,這樣會不會導致民族素質發生不好的轉變?

  張維慶:很多人都是這種看法,就是逆淘汰理論,認為中國的生育政策導致了逆淘汰,這種逆淘汰就會導致中華民族素質的降低,但是這個逆淘汰理論值得商榷,首先從教育環境來講,城市肯定好于農村,城市人生的少,農村人生的多,教育環境又不好,對孩子的成才會有一定的影響,這是客觀事實。我考慮幾個因素,第一,中國農村的生産力水平比較低下,農民群眾要維持他的家庭,要維繫他的家族,要保護他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必須從生産力水平的實際情況和覺悟的實際情況給出符合實際的政策。第二,不能籠統地説中國農村的農民素質比城市人低多少,大多數人都是來自農村的,都是在農村長大,而進入城市的,現在城市所有有才能的人,大部分和農村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農村艱苦的環境對人的鍛鍊,對人的教育,對人的綜合素質的培養不完全是消極的,要辯證地看,這個問題確實需要研究,更好地解決好這個問題。

  巧合的是,今天除了藍慧生了一個男孩外,醫院裏和她一起分娩的另外15位産婦生的都是女孩。

  “記者:當時你做過B超嗎?在懷孕的時候?

  藍慧:做過,但是我沒有問性別,現在也不讓問,問也不會説。

  記者:那你想知道嗎?

  藍慧:我覺得無所謂,因為我們男孩女孩都行,都喜歡,只要是健康聰明的寶寶就行。

  記者:他們家裏老人有什麼想法,你們覺得無所謂?

  藍慧:沒有,他們家也沒有什麼想法,還是覺得偏向女孩的多。

  記者:喜歡女孩,為什麼?

  藍慧:覺得女孩乖。

  如今像藍慧家裏人這樣,覺得男孩女孩都一樣的人越來越多了。但是由於中國傳統的重男輕女的觀念,在一些地區,仍然存在對女孩歧視的現象,造成我國新生兒性別比失調。那麼如何扭轉這樣的偏見,怎麼解決我國人口男女比例失衡問題?

  白岩松: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裏,男孩女孩兒出生比例像是一個秘密,但在2004年很多部門都公開了這個數字,為什麼要公佈這個數字?

  張維慶:之所以公佈這個數字,就是我們以坦誠的態度面對目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號召全社會都關注這個問題。出生人口性別比現在比較高,而且持續升高,這個問題會引發很多新的社會問題,性別比失調,主要是女的少了,男的多了,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影響根深蒂固,B超進行胎兒性別鑒定的問題比較突出。我們要通過關愛女孩,改善女孩成長的環境,改善婦女的地位,提高女孩健康成長的條件,制定有利於女孩成長的教育政策、社會政策、經濟政策和保障措施,綜合地把這個問題解決好。我們希望通過法律的手段,嚴厲制裁和打擊那些運用B超等現代科技手段進行胎兒性別鑒定的行為,這是對人權的侵犯,對民族的極不負責任,所以用法律的手段懲處這些行為也是國際社會通用的做法,我們必須嚴格,我們現在正在呼籲人大在修改刑法的時候,加上對B超鑒定嬰兒性別的行為判刑,實際上韓國、印度已經這樣做了。

  白岩松:一些專家説,現在60、70歲的父母們不是最悲慘的,他們很幸福,因為孩子有幾個,都能養活他們,但我們這代人將來養老問題最突出,因為孩子全是獨生子女,他們沒有能力養父母,我們都得到養老院過晚年,您怎麼看我們這代人的境遇?

  張維慶:其實我們這代人的養老問題,從城市來講,一個,他有家庭,他的家庭可以承擔一部分養老的責任;第二,他有社區,社區可以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服務,所以發展社區服務是未來養老的方向;第三,加上政府採取的社會保障措施,綜合解決養老問題,問題不是太大。

  白岩松:人口一直是中國向前發展的巨大壓力,現在13億人是社會發展最難的時候嗎?將來人口增大了會不會更難,還是現在是最難?

  張維慶:人口自身發展的有它的規律,這個規律週期性比較長,如果沒有科學的預見,等問題發生以後,可能帶來十年、幾十年的負面效益。人口發展規律我們必須遵循。中國的生育水平不是越低越好,低到一定程度就要研究怎樣更科學合理。人口發展戰略研究要至少提前十年、二十年到三十年的預見性。第二,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都有密切的關係,人口總量和這些關係內部的規律是什麼,必須研究清楚。

責編:回春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