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新聞訪談

[共同關注]濮存昕:站在你身邊 

------[直面艾滋]他們在行動之四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04日 12:47


  CCTV.com消息(共同關注):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這個紀念日的設立,就是為了更有效地喚醒人們採取措施,預防艾滋病的傳播和蔓延。在為防治艾滋病這項事業而努力的人中,有一個人非常特別。他用自己的職業身份四處奔波,宣傳防治艾滋病的知識,同時身體力行,致力於消除對普通人對艾滋病人的恐懼和歧視。他就是我們熟悉和喜愛的演員,濮存昕。

  12月1日國際艾滋病日是濮存昕最忙的日子。他的日程表上也排滿了和艾滋病有關的活動。自從四年前,他接受委託,成為防治艾滋病預防宣傳員以來,每臨近這個紀念日,他都會格外忙碌。

  濮存昕:白天黑夜拍攝電視劇,22號到上海參加一個晚會的公益頒獎,23號到四川, 24號參加艾滋病民間組織紅樹林的記錄片發行式,28號再去上海參加活動。

  反映艾滋病題材的電視劇《G弦上的咏嘆調》是最近一段時間濮存昕日程表上的重頭戲,戲中濮存昕扮演一個艾滋病女孩的父親。

  因為電視劇拍攝要趕進度,我們的採訪也只能利用濮存昕拍攝的間隙。

  記者:我想知道四年前是什麼原因讓您接了衛生部的艾滋病宣傳員這個任務?

  濮存昕:就是找我了,我就答應了。

  記者:當時您對艾滋病的了解有多少呢?

  濮存昕:特別少,基本不了解。

  記者:四年前您對這個艾滋病宣傳員的認識和四年後的今天有沒有不同?

  濮存昕:肯定不一樣了,接觸了那麼多專家,參加了那麼多活動。

  記者:您覺得作為一個宣傳員的任務是什麼?

  濮存昕:一開始其實很明確,很簡單,就是拍照片,拍廣告,拍公益廣告,後來越幹事越多,越覺得自己不能夠扭頭就走。

  覺得自己不能扭頭就走的濮存昕從2000年到現在,拍攝了許多艾滋病題材的公益廣告和宣傳畫,濮存昕作為預防艾滋病宣傳員的形象也已經被越來越多的老百姓所熟知。

  記者:你知道有關艾滋病的知識都有什麼?

  大學生:一些就是它的傳播途徑啊,血液,然後呢就是母親和孩子之間的這種,然後還有就是體液。然後濮老師告訴我們不要去懼怕艾滋病,應該很坦然的來面對,而且就是應該多給那些患有艾滋病人的一些關心,多給他們照顧。

  通過接近濮存昕,更多的人了解了艾滋病。在這種接觸中,他們越來越清晰地感受到和濮存昕對待艾滋病問題一樣的態度:相互關愛,不歧視。對於濮存昕來説,四年來他宣傳艾滋病知識的腳步遍及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大學、企事業單位、街頭、電視,只要有機會説,他就會聲色並茂地宣傳,同樣的內容重復多次,激情卻從未改變。

  濮存昕:我的作用就是把知識告訴大家,我就想通過我的特殊身份和特殊的一個角度傳播知識,讓大家知道,怎麼去認識這些知識,怎麼去改變態度甚至個人的事情,我的言和行會告訴大家應該怎麼樣。

  為了證明自己説到做到,濮存昕利用拍攝間隙,下樓到自己車裏取了一樣東西送給我們。

  濮存昕:這是帶我形象的安全套。

  記者:這是您的形象啊?

  濮存昕:非賣品,做宣傳啊。

  記者:這不像您?

  濮存昕:應該再找一個畫的更像我,更像一點兒的,再找一個好畫家。我認為這個安全套是很重要的。

  這是一個印有濮存昕頭像和簽名的安全套,是一家國際知名的專業公司贊助的,專門用於艾滋病宣傳的公益事業。在很多公開場合,濮存昕都不忘記發放印有他頭像的安全套。對於他的這一舉動,許多人不理解,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鼓勵和教唆了性亂行為。對這一點,濮存昕有自己的看法。

  濮存昕:我們不可能有有效的手段來制止這件事情的時候,那麼我們就告訴他,請用安全套,不要把疾病傳播給別人,也不要去獲得疾病。安全套是保護你的,也是保護別人的。

  在預防艾滋病的宣傳中,濮存昕更多的是強調人道的關懷。艾滋病是殘酷的,但是對艾滋病的歧視,同樣殘酷。減少乃至消除這種歧視,一直是濮存昕努力的目標。

  濮存昕:你比如説上海的丁家林,他是一個大學畢業生,他第一次的性經歷就是在吸毒房度過的,而不幸染上艾滋病。他在網上發表懺悔,自己的懺悔書《艾滋手記》,招至很多人的批評和嘲罵,我要支持他,我寫公開信支持他。

  行動是最好的宣傳。四年前接受“艾滋病預防宣傳員”這個稱號的時候,濮存昕並沒有想到他生活中越來越多的時間會圍繞著艾滋病來展開,更沒有想到,許多人的生活會因為他有如此多的改變。

  記者:您能告訴我,您接觸過的第一個艾滋病人是誰嗎?能透露嗎?

  濮存昕:他已經去世了。

  記者:已經去世了?

  濮存昕:對,是一個22歲小夥子,他和我一起拍了公益廣告片。我們倆一起拍完公益廣告片四個月他去世了。

  記者:當時什麼感覺?

  濮存昕:當時我第一次見到艾滋病,我也沒有什麼緊張,因為知識告訴我沒有問題的,只是他高燒八個月,40左右高燒,他已經很衰弱很衰弱,頭髮稀疏,手上也有斑瘡。但是他是非常好的,他父母不同意他做,他説我願意和濮存昕一起合作,他懷著一個非常良好的願望參與宣傳工作,當然沒有拍他的正面的臉。

  從接觸第一個艾滋病人到現在,濮存昕擁有的艾滋病感染者朋友已經不可計數。很多艾滋病感染者都有濮存昕的手機號碼,只要他們需要,濮存昕會給他們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而這種幫助是朋友間的。

  小李是一名艾滋病感染者,是國內第一個民間艾滋病組織紅樹林的創始人之一,我們見到他的時候,他因為生病正在北京佑安醫院住院。在醫院裏,小李向我們講述了他和濮存昕之間的故事。尊重他本人的意願,我們只錄下了他的聲音。

  小李:濮存昕不是宣傳員嗎,經常到佑安醫院來,那時候見過他幾次。後來有一次,我們有個培訓班,當時很多感染者的朋友,特別想見到濮存昕,想跟濮存昕聊天、見面什麼的,我就打電話了。我打電話這麼一説,他竟然答應了,開著車到賓館找我們去了。

  見到了濮存昕的小李非常驚訝,培訓班的學員也特別高興。大家紛紛和濮存昕合影留念,還和濮存昕一起縫製有關的紀念品。這裡,他們見到了濮存昕的另一面。

  小李:當時老濮跟我們一起拿著針線跟我們一起縫,縫樹,縫心什麼的,跟我們一起做紀念品。

  記者:他的針線活怎麼樣?

  小李:我們當時很驚訝,還問他來著,他説扣子掉了自己縫的,我們都説他是好男人,還笑話他來著。

  聽了小李講述的這個故事,我們向濮存昕求證。他只是笑笑。對於他和艾滋病人之間的故事,濮存昕自己很少在公開場合講述,因為他尊重他們。

  除了演員和宣傳員,濮存昕還有一個身份——全國政協委員。在今年兩會期間,濮存昕不忘用自己的政協委員身份為艾滋病宣傳提出自己的提案:他建議在人口流動交通密集的地方豎立艾滋病宣傳的廣告牌,他建議國家應該用制度來保障那些為艾滋病事業做出奉獻的志願者,保障艾滋病人的生活就業問題等等。這些行動已經遠遠超出了當初國家衛生部設立的“艾滋病預防宣傳員”的職責了。

  在今年8月份,我們欄目跟蹤報道了數十名艾滋孤兒到北京過夏令營的事。其中記錄了濮存昕邀請這些孩子到他家吃飯的情景。

  記者: 邀請這些孩子到您家裏去作客,我想知道當時您是怎麼跟家裏人商量的?

  濮存昕:這個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我做了這麼多年的這方面工作,他們都是支持我的。這件事情很簡單,就是一句話,那天咱們家裏要邀請這些孤兒來作客,我就是想通過這樣的事情想告訴社會上其他的人,如果對艾滋病還有那麼多擔心,那麼多恐懼感的人不要害怕,你看,濮存昕把他們請到家裏,他們吃完飯我們才吃,都吃的是他們吃剩下的飯,還有很多記者是跟我們一起(吃)的,我很感動。我的孩子我也很滿意。

  那天是開營的第一天,那些孩子還緊張,到了我家以後也很緊張,但是五天之後他們就跟我開玩笑了,會主動地跟我交流。可是看到他們的笑臉的時候我心裏很難過,因為要和他們告別了,他們回去艱難依舊,厄運依舊。他們在北京過了兩天天上的生活,還要回去。據説現在已經有幾個孩子被認領了。通過北京這次夏令營,他們所有的他們的花名單都登記在冊了,我們會逐漸逐漸地幫助他們來做這個工作。

  對於濮存昕來説,只要人們還喜歡他,預防艾滋病宣傳員這個工作他就會一直做下去。宣傳預防艾滋病,為中國的艾滋病事業做點事情,已經成為他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四年過去了,艾滋病的宣傳在中國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徐帆、蔣雯麗、周濤、張朝陽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宣傳員、志願者的行列中來,越來越多的艾滋病感染者願意站出來配合政府的工作,有了對社會的責任感。面對這些,在感到欣喜的同時,濮存昕卻沒有一點成就感,他説離我們的目標還有很遠。

  濮存昕:我們中國解決艾滋病的問題,真正出現了勝利般的成果的是什麼?是艾滋病感染者一起和我們合作來解決艾滋病的問題。沒有艾滋病感染者的合作這個事解決不了,怎麼樣才能合作?有一個農民朋友説了一句話,我為他熱烈鼓掌。我們在青島搞政府培訓的時候,這個站出來的農民朋友説:感染到我為止,就是這一句話。這一句話多麼有責任,有愛心。所以相互關愛,共享生命,不是我們健康人群單方面的對艾滋病感染者人群的關愛,艾滋病感染者人群也應該關愛社會,對社會負有自己的責任。

  開始擔任艾滋病預防宣傳員的時候,衛生部並沒有給他制定過什麼工作目標和任務,但是濮存昕和其他從事防治艾滋病的工作人員一樣,對這份事業有著自己的理想。

  濮存昕:我們的理想就是艾滋病感染者不用擔心社會的壓力,社會環境,在精神層面上不會受到傷害,他們不會為生存問題,就業問題和治療問題擔心,他們應該不用隱姓埋名的生活,這是我的理想。

  相關:艾滋病專題—關愛生命

(編輯:回春來源:CCTV.com)

相關文章:

  • [共同關注]讓艾滋病從這裡走開 (2004/12/01/ 17:38)
  • [共同關注] 陽光家園的志願者 (2004/11/30/ 15:35)
  • [共同關注]奔走在燈紅酒綠之間 (2004/11/29/ 19:50)